2022-04-28
郭美懿整理
本土疫情大爆發,單日確診人數突破萬人大關,民眾排隊爭搶購買家用快篩試劑,各地醫院急診也被塞爆,究竟我們在後疫情時代,將邁向流感化的今天,民眾應該如何自保? 亞東 醫院家醫科醫師鍾曜任從外出、居家、個人保健、出現症狀等方面提出防疫指引,呼籲民眾別心慌,一起努力邁向與病毒共存的後疫情時代。
閱讀更多
2022-04-27
譚偉晟
國內細胞治療市場今年可望通過新法規,加速發展。然在此之前,長聖國際生技在有限的市場裡,已經拚出虧轉盈的成績。醫師出身的長聖董座劉銖淇,是如何找出致勝優勢?
閱讀更多
2022-03-28
郭美懿
迎接清明連假到來,歡聚出遊之餘,可要注意諾羅病毒來襲!據疾病管制署急診就醫監測資料顯示,從228連假後急性腸胃炎就開始在全台流行,每週逾10萬人腹瀉就醫,檢測多為諾羅病毒感染。醫師提醒,雖然諾羅引起的上吐下瀉通常在3天內緩解,但長者、慢性病、腎或心臟病疾患易發生嚴重病例,有相關症狀還是要儘速就醫。
閱讀更多
2022-01-03
老莊
「誰說忘齡之年,就要滿臉皺紋與白髮、不能開深棗紅色保時捷?又有誰說做了家庭主婦,就不能自創品牌,只要當個貴婦乖乖待在家,不能去工作?」當空姐13年,又做了10年全職主婦,錢亞玲打破這些世俗成見,近年還去念了EMBA!她努力忘記年齡,每天出門依舊維持年輕時,初出校門在華航當空姐的習慣-梳妝打扮、美麗整齊。
閱讀更多
2021-12-10
照護線上
「醫師,最近天氣比較冷,我先生早上起床的時候都一直咳,咳到胸口很痛,咳出來的痰還有血絲,已經吃過感冒藥,但是沒什麼改善。」王太太擔憂的說,「疫情期間得戴口罩,可是他只要戴口罩就覺得很喘,吸不到空氣。」「咳多久了?」醫師問。「應該持續了3個多禮拜。」王太太想了想說。
閱讀更多
2021-09-22
楊雅馨
行醫23年,專門處理別人血管的麻煩,沒想到自己卻被「血管反咬一口」。 亞東 醫院神經外科主任蔡翊新,6年前發現得到冠狀動脈心臟病(冠心病),當時僅41歲。《2019年全球衛生評估報告》指出,心臟病是疾病中的頭號殺手,它也是台灣10大死因的第2位。
閱讀更多
2021-07-31
翁申霖
擔任 亞東 醫院6年院長的心臟外科名醫林芳郁於2021年7月29日卸下重擔,交棒給同為心臟外科專家的邱冠明。林芳郁曾任衛生署長、台大醫院與台北榮總院長,衛福部次長石崇良致詞時特別將林芳郁對後輩的提拔形容為「走在巨人的肩膀上」,林芳郁卸任院長一職後,將轉任董事長特別顧問。林芳郁的兒子,同時也是創投經營者、現任台灣大哥大集團總經理的林之晨,在爸爸退休的那一天,也在臉書上有感而發地寫下他眼中的父親。
閱讀更多
2021-07-12
李易紓
20210928編按:9/16到貨的108萬劑莫德納疫苗,將在9/28配發各地疫苗接種點,施打對象為「曾打過第一劑莫德納,已超過10周的70歲以上長者,以及60歲以上原住民」,約105萬人符合資格。而COVID-19疫苗施打意願登記與預約系統第10期,也開放9/30前接種第一劑AZ滿10周以上的64歲至50歲民眾,登記接種意願,並將在雙十節連假前施打。但仍有不少連第一劑都沒打到的民眾,很希望能早一步施打,因此目前18歲以上都能預約的「疫苗殘劑」,就成為鎖定標的。有民眾漏夜在北市和信醫院門口排18小時,就為了搶到預約號碼牌,連台大醫護同仁也都在開放時間前,聚精會神蹲在電腦前面、等著為家人搶殘劑有限的名額!哪些疫苗接種合約醫院有開放網路預約「疫苗殘劑」呢?本文特別整理「雙北14家大型醫院」疫苗殘劑預約連結與規則,提供民眾參考。
閱讀更多
2021-07-01
李易紓
為了讓第一線抗疫醫護人員,在忙碌之餘能吃到現做熱食,上夜班餓了不用再只吃泡麵,扶田資本與美國自動販賣機新創公司Yo-Kai Express捐贈的「自動拉麵販賣機」,正式進駐 亞東 醫院啟用,從點餐到取餐僅需45秒!
閱讀更多
7/ 15
第 7頁,共 1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