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06
NOW健康
腦中風是與我們生活距離很近的疾病,且好發年齡不斷下降,41歲的藝人納豆、不到40歲的健身網紅「筋肉爸爸」也都因腦血管疾病倒下。綠杏文化事業基金會、台北醫學大學校友會教育基金會、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於5月舉辦公益講座,特別邀請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蔡睿蘋,與民眾分享腦中風的治療與保健。
閱讀更多
2022-05-13
梅姬LU
戀愛中的倆人滿心衝勁,總想為對方做些什麼,浮誇派的想飛上天摘下閃亮星星,人間系的事每一件都是最重要的小事情,會體貼你身體不適幫忙吹頭髮,丟掉你的破襪再偷偷放新的回去,見你累癱在沙發直接撲上去按摩……即使是見過大風大浪的姊姊,也忍不住挖出塵封已久的少女心,噴發、再噴發,事事就要對你好,完美詮釋了—— 服務的行動(Acts of service)。
閱讀更多
2022-05-06
林麗娟
一星期至少有6天,走路、吹蕯克斯風、靜坐1小時以上,幫患者看診6小時。聽起來是位正常、健康的醫師?(原文刊載於2020/8/7,更新時間為2022/5/6)
閱讀更多
2022-05-03
HEHO健康網
近日本土疫情持續升溫,大部分患者皆以輕症及無症狀為主。指揮中心宣布調整輕重症分流收治條件,明訂 69 歲以下、無懷孕或無血液透析的輕症個案可居家照護,以維持醫療量能。 但是「居家照護」、「居家檢疫」及「居家隔離」三者究竟有什麼分別?一樣都是在家為何差很大?如果沒有配合是否會遭到開罰?在這裡整理三者所針對的對象、天數、規定、篩檢形式,讓你不再傻傻分不清楚。
閱讀更多
2022-04-29
陳重銘
努力研究股票,就一定會成功賺大錢嗎?如果投資靠的是聰明才智(IQ),那麼教導投資學的教授們,早就統統住進帝寶豪宅了。能否藉著投資股票而致富,最主要的還是靠心理因素(EQ)。
閱讀更多
2022-04-18
郭美懿整理
近日本土疫情持續擴散,已連3天單日新增破千例,繼新北市啟動輕症在家照護,台北市、高雄市陸續跟進,未來輕症居家勢將成為常態。究竟哪些人屬於輕症在家照護的對象?若居家照護又該準備什麼藥物?可以和未確診的家人同住嗎?
閱讀更多
2022-04-15
老黑看世界
Everybody smiles in the same language.(微笑是所有人的共同語言)
閱讀更多
2022-04-15
留佩萱
我們內心除了有不同「部分」(parts)外,還有一個「自我」。當你的內在部分能夠暫時跟你分離,剩下的就是你的存在、你的本質。
閱讀更多
2022-04-15
蘇益賢
在心理治療時, 心理師會介紹一個觀念給個案, 叫做「主觀不適量尺」(subjective units of distress scale, SUDS),這把尺特別常用在焦慮症患者身上。在協助焦慮症患者時,我們發現一個普遍的現象是,患者在面對引發他們焦慮情緒的人、事、地、物時,很難去「精確」評估這次焦慮的強度、焦慮帶來的不舒服是大還是小。
閱讀更多
2022-04-12
癌症希望基金會
「蔡醫師,現在化療沒效了,該怎麼辦?我還有救嗎?」臺大醫院腫瘤醫學部主治醫師蔡育傑在診治轉移性膀胱癌(最常見的病理分類為泌尿上皮癌)腫瘤病友的過程中,有時會遇到年長病友因化療結果不如預期而灰心,因此對於上述病友的擔憂並不陌生。
閱讀更多
14/ 30
第 14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