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降低

顯示第 24125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300

酪梨降膽固醇、血壓還能防中風…驚!「這份量」熱量等於一碗飯,1吃法藏地雷「越吃越胖」

tCol 2023-08-17

黃明惠 整理

酪梨降膽固醇、血壓還能防中風…驚!「這份量」熱量等於一碗飯,1吃法藏地雷「越吃越胖」

酪梨原產於美洲、台灣產期為每年6月至隔年2月,由於營養密度高被喻為「窮人的奶油」。但你知道,酪梨其實不是「水果」嗎?從營養學上的分類來看,酪梨在6大類食物中屬於「油脂類」,含有豐富的單元與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A、C、E、膳食纖維及鉀,因此有「幸福果」的美名。要注意的是,雖然酪梨營養多多,但要注意一顆熱量相當於一碗飯,若想吃酪梨養生、瘦身也要適量。

閱讀更多

不留遺憾與負擔!50後啟動「終活清單」,為最後旅程做準備:人生清爽了,更能自在安享老後

tCol 2023-08-16

盧亞屏

不留遺憾與負擔!50後啟動「終活清單」,為最後旅程做準備:人生清爽了,更能自在安享老後

「終活」,是少子高齡化先驅的日本,向高齡人士積極推動的理念:人的出生無法選擇,但希望至少能按照自己的意思安排歸路,「終活」便是對人生最後一哩路的事前準備。

閱讀更多

大話小說、重話輕說、狠話柔說!別把話說得太死,對方聽在耳裡也覺得舒服

tCol 2023-08-16

李勁

大話小說、重話輕說、狠話柔說!別把話說得太死,對方聽在耳裡也覺得舒服

雖然我們很喜歡說話不含糊的人,但在很多場合回答別人的問題時,我們卻不太喜歡給出明確的答案,而習慣使用「大概」、「可能」、「也許」、「好像」等詞語。為什麼會這樣呢?這跟我們的文化性格有關。有句古話:「滿招損,謙受益。」具體到說話上,也同樣如此,因為話說得太滿,使得自己沒有迴轉的餘地,很容易造成一些問題。

閱讀更多

別讓心臟過勞!主動脈瓣膜狹窄恐猝死,「3徵兆」出現餘命剩2年…林口長庚1手術換瓣膜免開胸

tCol 2023-08-15

數位內容部

別讓心臟過勞!主動脈瓣膜狹窄恐猝死,「3徵兆」出現餘命剩2年…林口長庚1手術換瓣膜免開胸

台灣已是高齡社會,隨著年紀增長,心臟瓣膜會增厚鈣化而失去正常開闔功能。但高齡長者常因為害怕手術而延誤就醫,其實現在可經由導管進行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提供高齡者及高風險手術者一個安心的治療選擇。

閱讀更多

我不要讓她繼承我的財產,「繼承」與「贈與」該怎麼選?天使律師吳挺絹這樣說

tCol 2023-08-14

吳挺絹律師/理財規劃顧問(AFP)

我不要讓她繼承我的財產,「繼承」與「贈與」該怎麼選?天使律師吳挺絹這樣說

「請問今天是王伯伯要來討論什麼問題呢?」我詢問著。女兒代為開口了「吳律師,我爸爸是想問,有什麼方法,可以讓他現在的太太,不要繼承他的遺產?」

閱讀更多

高燒、痠痛、起紅疹…出現6症狀要留意!登革熱「退燒也不算痊癒」:這情況死亡率飆升數十倍

tCol 2023-08-11

郭美懿、趙閎毅

高燒、痠痛、起紅疹…出現6症狀要留意!登革熱「退燒也不算痊癒」:這情況死亡率飆升數十倍

登革熱在南台灣持續發燒,僅8月第1週(2023年8月1日至8月7日)就新增 264 例登革熱本土病例,截至8月9日總體病例已達1260例,創近10年同期新高,疫情甚至燒進台北市,為10多歲少年前往台南活動後返北發病。目前全台千例患者中,又以60歲以上熟齡者占41%,疾管署呼籲,長者是登革熱重症危險族群,但症狀不典型,應注意嗜睡、噁心、胸口不適等徵兆。

閱讀更多

驗血抽出「半管油」,醫貼「血油照」勸世!每4位成人就1人高血脂,2方法改善:不要吃太油

tCol 2023-08-05

郭美懿整理

驗血抽出「半管油」,醫貼「血油照」勸世!每4位成人就1人高血脂,2方法改善:不要吃太油

台語用「血油」來稱呼「高血脂」,但這傳神名詞並非沒有根據,臉書粉專《Icu醫生陳志金》日前貼出病患的血液檢驗照,只見試管中的血液呈現「油血分離」貌,厚厚一層油脂觸目驚心,特別PO照衛教病人「不要吃太油!」

閱讀更多

糖尿病患者吃什麼好?5種低GI食物,吃了幫你控制血糖

tCol 2023-08-03

NOW健康

糖尿病患者吃什麼好?5種低GI食物,吃了幫你控制血糖

糖尿病會帶來重大的健康風險,包括心臟病、腎臟病、神經系統疾病和視力問題等併發症。在美國有超過3400萬人患有糖尿病,占總人口的10.5%,其中大多數是罹患第2型糖尿病。

閱讀更多

他沒打疫苗染新冠重症「引發免疫風暴」!加護病房搶命25天、換血2.5萬cc…醫示警「這情況」很致命

tCol 2023-08-01

郭美懿

他沒打疫苗染新冠重症「引發免疫風暴」!加護病房搶命25天、換血2.5萬cc…醫示警「這情況」很致命

本土新冠疫情雖已脫離高原期,但仍不可掉以輕心,近日彰化有位62歲男子快篩新冠肺炎陽性就醫,病情竟急轉直下,引發「細胞激素風暴」(也稱為「免疫風暴」),急送加護病房住了25天,歷經5次血漿置換術,才搶回一命。由於男子沒有慢性病史,過去身體也很健康,但從未打過新冠疫苗,因此專家呼籲,沒打過疫苗者還是要施打,以 降低 重症機率。

閱讀更多

病人把命託給你,怎能不給他電話?陳晉興沒外科醫師大架子,陳文茜陳佩琪肺癌都找他

tCol 2023-08-01

楊雅馨

病人把命託給你,怎能不給他電話?陳晉興沒外科醫師大架子,陳文茜陳佩琪肺癌都找他

編按:原任臺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副院長的陳晉興,今(8/1)日升任臺大醫院外科部主任。56歲的陳晉興是知名肺癌外科醫師,曾醫治前副總統陳建仁,而有「副總統的醫生」之稱,知名主持人陳文茜、台北市長夫人陳佩琪等也都是他的病人。多年來,陳晉興致力推廣肺癌篩檢「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簡稱LDCT),去年7月國民健康署終於將LDCT列入第5癌篩檢,上路僅1年就揪出531個確診肺癌個案,其中8成5都是早期患者,對於四期存活率極低的肺癌患者來說,不啻是爭取到更大的生機與時間。面對已連續19年高居國人癌症死亡率首位的肺癌,陳晉興的使命,是早一點找到肺癌初期的病人,出生在彰化王功偏鄉的他,是如何走上這條防治「新國病」之路?《今周刊》曾於2021年專訪陳晉興,暢談自己從醫心路歷程,以下為專訪內容。(原文刊載於2021/1/20,更新時間為2023/8/1)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