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逃避

顯示第 26127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300

人生是不斷失去的過程,但我們有能力重燃希望!「這樣」了解安慰的藝術,即使死亡也能穿越!

tCol 2019-12-10

大衛.懷特

人生是不斷失去的過程,但我們有能力重燃希望!「這樣」了解安慰的藝術,即使死亡也能穿越!

得到安慰是受邀來到可怕的美之大地,我們無從避免的死亡站在那裡,有個聲音不是在虛假地安慰,而是觸碰傷痛的核心,道出失落的本質,替我們解放了生與死,這兩個同樣與生俱來的權利。

閱讀更多

媽媽對不起我沒資格做你女兒!這條命還給你...為何刀子嘴豆腐心的母親,讓孩子選擇跳樓?

tCol 2019-12-03

賴奕菁

媽媽對不起我沒資格做你女兒!這條命還給你...為何刀子嘴豆腐心的母親,讓孩子選擇跳樓?

頂樓遺留的手機,存著女兒剛剛發給她的訊息──「媽媽,對不起。我沒資格做你的女兒。我好累,努力不下去了,這條命就還給你吧……」

閱讀更多

等我有空就去做?「待辦清單」卻愈拖愈長?注意「這個」原因,正阻礙你的幸福道路

tCol 2019-12-02

廖文君

等我有空就去做?「待辦清單」卻愈拖愈長?注意「這個」原因,正阻礙你的幸福道路

整理之路的「動手」就從「清掃」開始,好好面對清單上每一件未處理的待辦事項,正是走向理想居家、夢想人生的過程。就像是翻土、打地基,這樣的清掃非常重要。

閱讀更多

想哭就哭出來吧!人活在世上,誰不曾難過?「四個原則」安慰受傷的人,尤其在生離死別

tCol 2019-11-29

許禮安

想哭就哭出來吧!人活在世上,誰不曾難過?「四個原則」安慰受傷的人,尤其在生離死別

我一直都說:「沒血沒淚的,不能來安寧病房工作或當志工。」所以我對兩群公立醫院的護理人員說:「如果護理教育訓練讓你們只剩下專業,讓你們變成沒血沒淚,我勸你們還是趕快別當護士好了,因為那已經不是人了。」

閱讀更多

平淡的老夫老妻:就這樣「將就」一輩子,我會甘心嗎?

tCol 2019-11-22

愛心理

平淡的老夫老妻:就這樣「將就」一輩子,我會甘心嗎?

如果找不到理由分手,常常愛拿「老夫老妻」來安慰自己,翻譯成白話大概是「反正也沒什麼不好,感情到最後都是這樣」的意思吧!

閱讀更多

40歲後學會「放鬆」,到老都不怕慢性病!舞蹈家華碧玉:養生,其實首重「養心」

tCol 2019-11-20

小虎文

40歲後學會「放鬆」,到老都不怕慢性病!舞蹈家華碧玉:養生,其實首重「養心」

當我們逐漸認識、認清自己,隨時與自己對話;你會發現,我們可以掌握自己,擁有較高的自主權,如此一來,便不會太去依附外界的評價,或是太依賴其他人事物在過日子。愛自己不是自私,更不是不管別人,而是先發現自己內在的力量、感受到為自己而活的價值。

閱讀更多

買東西不殺價、時常感恩上天...她用「這些」方法,十年還清上億元債務

tCol 2019-11-18

周思潔

買東西不殺價、時常感恩上天...她用「這些」方法,十年還清上億元債務

因為錢雖然不是我花的,但這個厄運會找上我,應該有其意義。後來我發現,要不是我這麼努力還債,根本看不到原來自己有這麼多潛力。我堅信,當我給出美好的能量,相對的,對方也會給出我想要的價值。我總是這樣對待這個世界。

閱讀更多

30年戰勝3癌症,身體狀況愈來愈好!抗癌名醫陳衛華:只要勇敢活下去,你的人生肯定更精彩

tCol 2019-11-08

吳思瑩

30年戰勝3癌症,身體狀況愈來愈好!抗癌名醫陳衛華:只要勇敢活下去,你的人生肯定更精彩

是家醫科醫師,同時也是心臟內科名醫的陳衛華,在30年間罹患了三種癌症:骨癌、腎臟癌、甲狀腺癌,抗癌至今,身體狀況愈來愈好,且聽他如何與癌細胞和平共處,成功戰勝癌症。他也在對抗癌症成功後,勉勵自己,以及每一個人:只要勇敢活下去,你的人生肯定更精彩!

閱讀更多

「我擔心你就是愛你」好媽媽的關心,好女兒不這樣想...中年之後「這樣」想,人生才有空間與自由!

tCol 2019-11-01

洪仲清

「我擔心你就是愛你」好媽媽的關心,好女兒不這樣想...中年之後「這樣」想,人生才有空間與自由!

愛本身包含不少正面的情感,可是擔心又干涉,那常給人壓力。如果今天男女朋友談戀愛,互動過程中,不管哪一方一直只表現出擔心,又干涉對方的生活,我不知道這段關係可以持續多久?

閱讀更多

每一天練習「疼惜自己」,有同理心的你閃閃發光,即使在困境中也能「發現幸福」

tCol 2019-10-28

吳錫昌正念照護講師

每一天練習「疼惜自己」,有同理心的你閃閃發光,即使在困境中也能「發現幸福」

調整的方法就在如何待壓力的心態? 覺知到生活中,外在或許自己無力控制,但是可以做到的是,自己內在訓練。正念所採用的方法,就是有力的自我覺察與情緒調整方法,不是以舒壓為目標,而是建立「不累的生活態度」。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