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06
偉文隨筆
有一天在開車上班途中,沒頭沒腦的聽到一小段廣播中的採訪,不知誰說的,但是印象很深刻:「晚上躺上床睡覺,假如不到五分鐘就睡著,表示你也許是睡眠不足。」
閱讀更多
2022-12-18
翁申霖 整理
過去曾是《聯合晚報》、《中時晚報》記者,後來踏入政治評論界,闖出一番名號的政治評論家陳立宏,2015年確診第四期腦癌,儘管醫生透過「開頭爐、摘腦瘤」想跟死神搶命,他卻仍在2017年不幸逝世,知名主持人鄭弘儀近日在《新聞挖挖哇》揭露陳立宏生前因一場場車禍,發現「異狀」到醫院檢查後才得知長腦瘤。
閱讀更多
2022-11-01
黃明惠
一名19歲女大生眼睛出現類似飛蚊症的症狀,求助醫生檢查竟是乳癌轉移到腦部,導致顱內壓升高影響視力,她積極抗癌半年,最後仍過世。醫師呼籲,若自己突然發現有飛蚊症,或是症狀加劇,都應儘速就醫,而一般飛蚊症都是因眼睛退化或過度使用3C產品導致,極少數因為癌症引起,這起案例堪稱罕見。醫師指出,國內乳癌最常發生年齡為45至69歲,這名女大生才19歲,非常年輕,而乳癌續發腦部轉移的比率約為15至25%, 5年存活率只有28%。
閱讀更多
2022-08-12
照護線上
近視主要原因是眼軸拉長,導致遠方的影像無法聚焦成像在視網膜上。近視是遠方的景物焦點落在視網膜前方,而非在視網膜上,形成一個模糊影像;因看遠處會較模糊、看不清楚;看近處會較清楚,故稱為「近視」。
閱讀更多
2022-07-14
郭美懿
國內新冠疫情逐漸降溫,但每天仍有2萬上下的新增案例,有人確診康復後更出現長新冠症狀。作家蔡詩萍昨天在臉書分享自己染疫經驗,並自爆因不信邪在解隔後去跑馬拉松,沒想到免疫力低下導致帶狀皰疹發作,幸好太太林書煒警覺性高,堅持帶他二度就醫。蔡詩萍呼籲,感染新冠肺炎即使是輕症也要好好休息,勿太快投入劇烈運動,以免併發其他後遺症。
閱讀更多
2022-04-08
照護線上
50多歲的張女士是一位音樂老師,在年輕的時候接受過近視雷射手術,視力可以達到1.0,但是年紀增加之後,老花眼的狀況越來越明顯。看遠處很清楚,但在幫學生上課時便需要戴上老花眼鏡,外表還保持得很年輕的她非常無法接受學員們的竊竊私語「原來老師已經老花了」。
閱讀更多
2022-04-01
郭美懿整理
相信不少人對健檢時看圖卡念數字,以測試有無視力缺損都不陌生,但近日網路上瘋傳一張「視覺錯覺圖」,卻難倒上萬網友。因為圖中隱藏7個數字,多數人卻僅看到5個或3個。醫師透露,這可能與8大眼疾有關,營養師也提醒,無法正確看出6位數字的人,代表身體缺乏某些營養素,建議可多攝取葉黃素與維生素A等改善。
閱讀更多
2021-08-20
照護線上
近視雷射手術是透過改變角膜弧度來矯正近視,目前常見的近視雷射手術有PRK雷射屈光角膜切削術(Photo Refractive Keratectomy)、LASIK雷射屈光角膜層狀重塑術(Laser Assisted in Situ Keratomileusis)、與SMILE微創角膜透鏡萃取術(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等。
閱讀更多
2021-02-25
照護線上
聽到青光眼,大家都會想到眼壓高,然而有些人量到的眼壓正常,但視野缺損卻持續惡化。臺大醫院青光眼科主任王清泓醫師分享,有位五十五歲家住南投山區的林太太(化名),每次回診林太太測得兩眼眼壓都大約10毫米汞柱,遠低於一般所謂的正常眼壓,但是她的右眼視野卻持續惡化。確定點藥的方法、頻率與時間都遵照醫囑之外,也排除腦部或其他 視神經 病變的可能和全身性疾病,諸如;血壓、血糖、血脂肪等因素。於是醫師建議她購買可以在家中測量的眼壓計。
閱讀更多
2021-01-29
照護線上
青光眼是一種會持續惡化的 視神經 疾病, 視神經 傷害一旦造成,目前醫學水準無法使它回復,甚至會導致失明。
閱讀更多
2/ 5
第 2頁,共 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