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痊癒

顯示第 819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300

婚姻和家庭,本來就是一種互助關係!50後和伴侶在危難時互相幫助,才是親密關係的本質

tCol 2022-04-11

羽茜

婚姻和家庭,本來就是一種互助關係!50後和伴侶在危難時互相幫助,才是親密關係的本質

「無論貧窮、困苦、疾病,都會對彼此不離不棄」的婚姻誓詞,之所以如此令人感動,是因為我們都知道,最珍貴的,是在對方沒那麼討人喜歡、生活沒那麼快樂的時候,仍然選擇為了對方,也為了這段關係而繼續努力的這份心意。如果人們對關係能抱持一種「今天雖然很好,但是不知道明天會怎樣」,那種彷彿面對未知宿命一般,承認自己無法掌控一切的心情,或許,也就會比較懂得珍惜當下,任何時刻都能和別人好好在一起吧!

閱讀更多

「我的肺臟布滿密密麻麻的小芝麻」... 肝癌開刀後3個月發現轉移,北醫教授癌後倖存的3個忠告

tCol 2022-03-08

黃惠如

「我的肺臟布滿密密麻麻的小芝麻」... 肝癌開刀後3個月發現轉移,北醫教授癌後倖存的3個忠告

「我的老師說有重大疾病的人身上有股味道,」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系教授韓柏檉已過世的妻子張幼香在他們合著的《排毒舒食盛宴》中,回憶韓柏檉罹癌的過程。

閱讀更多

一個做到街坊鄰居讚不絕口的「好媳婦」,卻在罹患乳癌後淚崩:這麼多年來,我其實活得好累

tCol 2022-03-01

蔡佳芬

一個做到街坊鄰居讚不絕口的「好媳婦」,卻在罹患乳癌後淚崩:這麼多年來,我其實活得好累

在這個講究女性覺醒的時代,我常看到一種類型的女性,她們不只對內要求自己要照顧好丈夫、孩子和整個家庭,對外更要在事業上表現優秀,甚至還要求自己要維持姣好的外貌與身材,彷彿做到最極致、完美,讓別人挑不出一絲毛病,才是個新時代的女性。

閱讀更多

梅艷芳40歲子宮頸癌逝!醫師揭子宮頸癌高危險群,出現3病兆快就醫

tCol 2022-02-28

郭美懿

梅艷芳40歲子宮頸癌逝!醫師揭子宮頸癌高危險群,出現3病兆快就醫

描述已故香港天后梅艷芳故事的傳記電影《梅艷芳》,去年底上映後以6241萬港幣,登上香港華語片影史票房第2名。電影紀錄她人生各個重要階段,從4歲因家貧到歌廳表演、1982年歌唱選秀踏入歌壇,直到病逝前的紅磡告別演唱會,傳奇一生讓人不勝唏噓。梅艷芳40歲就因子宮頸癌病逝,萬芳醫院婦科主任吳姿宜提醒,早期子宮頸癌沒有病癥,往往出現症狀時都已進入中、晚期。建議30歲以上或有過性行為的女性,每年應進行一次抹片檢查,若出現3項病兆就要趕緊就醫,把握黃金治療期。

閱讀更多

好不容易快復原的菜花,又再度復發!中醫建議:這樣做4件事好得快又痊癒

tCol 2022-02-25

NOW健康

好不容易快復原的菜花,又再度復發!中醫建議:這樣做4件事好得快又 痊癒

過完年後,菜花又復發?過年期間許多人作息紊亂、飲食不忌口、飲酒過量,造成免疫力下降,免疫大軍就難以抵擋病毒的侵襲,讓好不容易快復原的菜花又再度復發!中醫師黃慶雲指出,年後門診的菜花患者明顯增加,一問之下幾乎都是跟過年期間的習慣有關。

閱讀更多

47歲口腔癌靠中醫痊癒?治療2個月後腫瘤消失、中醫藥調理半年,預防復發和轉移

tCol 2022-02-25

NOW健康

47歲口腔癌靠中醫 痊癒 ?治療2個月後腫瘤消失、中醫藥調理半年,預防復發和轉移

隨著中醫養生觀念的普及,民眾對於中醫藥的接受度也隨之提高,以癌症治療而言,目前就有許多大醫院採用中西醫合併療程。即使如此,臨床上仍有民眾不敢告知醫師正在同時接受中西醫治療,導致兩邊醫師重複用藥或恐有用藥排斥問題,甚或疏於追蹤和檢查,種種迷思和盲點,都可能致使錯失最佳治療時機。

閱讀更多

新一波冷氣團報到,北部最低溫下探10度!慎防中風年輕化,保暖防寒大補帖

tCol 2022-02-22

林芷揚

新一波冷氣團報到,北部最低溫下探10度!慎防中風年輕化,保暖防寒大補帖

編按:又一波大陸冷氣團報到,北部最低溫將下探10度!近日因氣溫下降誘發中風、心血管和腸胃道等急重症患者也急遽增加。尤其中風患者有年輕化現象,熬夜滑手機、作息不正常、天候變化未注意補充足夠水分,都會埋下誘發中風的危險因子。屏基神經內科主任陳昶宏提醒,民眾應注意溫度變化加強保暖,不要在最低溫的清晨外出運動、泡溫泉不要超過15分鐘,以免造成心血管壓力引發急症。

閱讀更多

Omicron病程實錄!百萬網紅莫彩曦夫妻爆確診「拉肚子、呼吸困難」 美國CDC回應讓他們「超傻眼」

tCol 2022-01-16

林依榕

Omicron病程實錄!百萬網紅莫彩曦夫妻爆確診「拉肚子、呼吸困難」 美國CDC回應讓他們「超傻眼」

百萬YouTuber莫彩曦與老公Adam,夫妻倆一口流利中文介紹台灣與美國文化,深受許多民眾喜愛,不過15日發佈影片卻透露元旦時老公Adam確診新冠肺炎(COVID-19),接著自己也跟著確診,並拍下影片記錄發病到 痊癒 的所有過程。不少粉絲得知消息,湧入各大社群平台表達關心和祝福,讓夫妻倆深夜感性發文:「謝謝你們一直對我們這麼好。」

閱讀更多

骨髓移植對「多發性骨髓瘤」重要性為何?移植前、藥物選擇要做哪些準備?醫師解析

tCol 2022-01-14

照護線上

骨髓移植對「多發性骨髓瘤」重要性為何?移植前、藥物選擇要做哪些準備?醫師解析

我們都曉得多發性骨髓瘤的患者,有可能需要做骨髓移植,請問王醫師,骨髓移植對於多發性骨髓瘤的重要性為何?

閱讀更多

骨髓移植提升存活率!多發性骨髓瘤常見10大Q&A,醫師完整圖文解析

tCol 2021-12-20

照護線上

骨髓移植提升存活率!多發性骨髓瘤常見10大Q&A,醫師完整圖文解析

「為什麼要做骨髓移植?」「移植後會出現排斥嗎?」「治療藥物好多種,有什麼差別?」「如何知道疾病復發呢?」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