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教養

顯示第 20121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288

為什麼她總是很好命?40歲後別太獨立了!創造「被需要」的機會,這就是幸福的感覺

tCol 2019-10-15

洪仲清

為什麼她總是很好命?40歲後別太獨立了!創造「被需要」的機會,這就是幸福的感覺

一個人覺得「還有人需要我」,會比較珍惜自己,不會輕賤自己的存在。不過,這中間也一個微妙的心理變化,當一個人覺得被需要,這種「感覺」可能很好;但是當一個人覺得自己沒有能力滿足我們的需要,這就變成了「壓力」,反而可能不利於關係。

閱讀更多

「這世界不缺抱怨的人」50歲後要子女孝順、人緣好!用「1件事」取代舊習慣

tCol 2019-10-15

洪仲清

「這世界不缺抱怨的人」50歲後要子女孝順、人緣好!用「1件事」取代舊習慣

我常想,抱怨的時間拿來修養自己,都足以產生小的改變了。然後,有小改變才能引發大改變,自己改變慢慢才有機會引發別人改變。阿里巴巴的馬雲說:「這世界不缺抱怨,缺的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閱讀更多

是你們過日子,就別把家人拖進來!劉墉給孩子15個叮嚀:別讓男女間的吵鬧,成為爸媽精神負擔

tCol 2019-10-02

媽媽經 / Reese

是你們過日子,就別把家人拖進來!劉墉給孩子15個叮嚀:別讓男女間的吵鬧,成為爸媽精神負擔

新娘只穿了件典雅的白婚紗,頭髮自然的垂放,沒有首飾也沒有伴郎、伴娘,除了攝影機之外,婚禮全程禁用手機,希望參與者全心全意投注在當下...

閱讀更多

有教養的人才懂得孝順父母?安寧醫師許禮安:了解人性,對末期病人不要說「你要看開、放下!」

tCol 2019-10-01

許禮安

教養 的人才懂得孝順父母?安寧醫師許禮安:了解人性,對末期病人不要說「你要看開、放下!」

安寧療護其實是要陪伴末期病人和家屬「帶病生活」!病人只不過是帶著嚴重的疾病,甚至直到末期與臨終,他們都仍想要繼續過生活、繼續活下去。臨終關懷與「幽谷伴行」,不是將我們想要的「善終」和各種標準強加到末期病人身上,而是尊重病人的自主權與個別差異,因此,陪伴他們「帶病生活」才是安寧療護真正的目標。

閱讀更多

50歲後的時間更寶貴!打造快樂美麗人生,不妨從「這5件事」下手

tCol 2019-09-27

保坂隆

50歲後的時間更寶貴!打造快樂美麗人生,不妨從「這5件事」下手

人生到了五十歲左右,長年在職場奮鬥的女性早已對工作駕輕就熟、足以擔當重任,也更加肯定工作的價值。至於擔任家庭主婦的女性,這時孩子大概都已獨立單飛,或許也開始懷念起,年輕時剛加入工作「戰場」那段忙得不可開交的日子。

閱讀更多

乍看以為是姊妹,其實卻是母女!40歲後把握1原則,天天年輕、快樂自在

tCol 2019-09-27

保坂隆

乍看以為是姊妹,其實卻是母女!40歲後把握1原則,天天年輕、快樂自在

現代女性從外表看起來大多比實際歲數年輕,乍看以為是姊妹、其實卻是母女,這種情況並不稀奇。而且不僅是外表,連心態也十分年輕,這一點真是令我訝異。前幾天,診所的某位員工與女兒一起去聽現場演唱會,據說過程中她一直都站在走道上揮著螢光棒、手舞足蹈,不禁讓我驚覺,自己是不是太老派了?

閱讀更多

40歲之後,不保養「這裡」會暴露真實年齡!日本女星的保養術,年輕至少5歲

tCol 2019-09-26

保坂隆

40歲之後,不保養「這裡」會暴露真實年齡!日本女星的保養術,年輕至少5歲

她知道自己已不年輕,但也明白豐富的經驗可以彌補這項不足,所以到現在仍能持續工作,她感到十分自豪,也從不認為年紀大是一種扣分。只是身為女性,當然還是希望自己看起來年輕一點,因此她才會在採訪或面談之前認真地保養手部。她告訴我:「沒想到雙手特別容易暴露真實的年齡啊。」

閱讀更多

帶有「回憶」的物品,也要斷捨離?50後學著和不捨的人生說再見,生活更清閒、更快樂

tCol 2019-09-25

保坂隆

帶有「回憶」的物品,也要斷捨離?50後學著和不捨的人生說再見,生活更清閒、更快樂

無論是回憶或收藏品,留存的分量記得要控制在八分、七分,甚至六分滿左右即可。老後的生活想要過得清閒、安穩,這樣做就不至於讓自己陷入兩難的困境。

閱讀更多

永遠不要告訴子女「自己多有錢」!500個千萬富翁經驗:靠這10守則養出會賺錢的孩子

tCol 2019-09-18

湯瑪斯・史丹利, 威廉・丹柯

永遠不要告訴子女「自己多有錢」!500個千萬富翁經驗:靠這10守則養出會賺錢的孩子

這本書是作者根據過去20年所做的研究與統計,跟超過500位富人面談,以及與11,000名高收入或高資產人士所做的問卷調查。作者定義「富人」是依據資產淨值——是「資產」,而不是「所有物」。淨值的定義是,某人的資產減去負債(信託帳戶的本金除外)的現值。資產淨值高於100萬美元(約合台幣3千萬元)以上的人稱為有錢人(富人)。 依據這個定義來看,1億個美國家庭中只有350萬人(3.5%)可以被稱為有錢人。95%的有錢人其資產淨值在100萬到1,000萬美元之間。透過研究,作者開始找出有錢人是什麼樣的人?有什麼共同特點?他們都怎麼 教養 小孩?從這些調查中,找出有錢人的特徵,繼而使讀者可以從中學習,靠著自己的力量,翻身做個有錢人。

閱讀更多

當你擁有舒服的關係,你就不會需要父母—40歲後想擁有幸福快樂,不為母親的眼淚負責

tCol 2019-09-18

吳姵瑩

當你擁有舒服的關係,你就不會需要父母—40歲後想擁有幸福快樂,不為母親的眼淚負責

說來有趣,當那股原諒的感受出現後,她看伴侶的眼光也變得不同了。從原本總是批判、易怒,容易不滿足與不開心的狀態,慢慢地變得開放,讓她能看見對方更多的好、欣賞對方,也開始能感謝對方的付出。她自己也慢慢地褪下盔甲,接納心中的幸福與被愛的感受,好好享受愛與被愛的狀態。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