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02
林暐鈞
「願更多人知道臨終靈性關懷,好好與家人走往生命最後一哩路,也撫慰留下來的我們。」擁有護理師、心理師與靈性關懷員等多重身份的李昭慧,13歲歷經父喪,60後遭遇二哥中風昏迷、大哥猝死,去年則送走老母。生離死別未曾令她膽怯,反倒生出智慧,今年70歲的她與子女暢談生死、安排身後事,「我50歲就開始準備和 世界 道別,也陪伴他人學習好好告別。」
閱讀更多
2024-08-02
蔡康永
「對自己好」絕對不止一種活法,但絕對可以遵循一個原則,那就是「停止那些對你自己不好的事」。
閱讀更多
2024-08-01
我年過60,又怎樣? 黎兒人生相談室之119
Q:我是依琳,49歲,在室內裝潢設計界還算小有名氣,接件接不完。39歲生日那天,小我5歲的丈夫以想要孩子為由要求離婚,而我早已設定自己不想要小孩,只好答應他。失婚1年多後,我又認識並交往現在的54歲男友,他當時已離婚十幾年,有2個已婚的女兒,父女關係密切。多年來,母親把我栽培成她理想的樣子,因此反對我再婚,72歲的她認為我上當了,夾在學歷遠不如我的男友跟他女兒之間會吃苦頭等,我是否應該再婚呢?前夫跟我同在室內設計業,或許因為我太忙,讓他覺得不像個老婆,尤其他想要孩子,讓我很難拒絕離婚。由於我跟前夫有許多共同業界朋友,離婚把我搞得很慘!而且那一年,長年支持我的父親也過世,我真的很難承受這樣的打擊,在最崩潰時候,跟曾有失婚之痛的男友吐訴,才越走越近。我的設計事務所在台北,他則是台中甜點舖的第3代繼承人,他從小學做甜點,高中畢業就開始工作,把老店打理得有聲有色。他早婚、也很早離婚,兩個女兒分別32、33歲,也是長年幫忙家業,跟著他長大。我雖然認識他多年,但因為父親抽菸罹癌而過世,因此對抽菸男人很抗拒,一直沒把他當作男人對待過。直到我離婚後才比較常跟他見面,甚至因為只當他是談得來的異性朋友,因此每次去台中找他時,都穿得很隨便,沒想到他很早就意識到想跟我交往、甚至結婚!我41歲時,開始意識到他或許是好伴侶,那次隔了3個多月才去找他,他說自己戒菸了,讓我對他的觀感瞬間一變。他跟我前夫是完全不同型的人,前夫嘴上說支持我的事業,事實上只想爽快花我的錢,要我做好家事、又要生兒育女,我一直感受到很大的壓力。因此他要求離婚時,我馬上就答應了。我跟現在的男友交往至今8年,也形同遠距婚了,他從不要求我為他做什麼,真心尊重我所做的事,我也很尊敬他經營事業的才華。他兩個女兒原本強烈反對我們在一起,但經歷婚姻及人生挫折,現在也比較不排斥我了,只剩下重視學歷、履歷的母親還在反對。男友等我多年想結婚,我也想要有能一起終老的好伴侶,我是否可以答應他呢?
閱讀更多
2024-08-01
蔡康永
「無論如何,不要認真想取悅全 世界 。沒有全 世界 ,只有一個一個對你而言重要或不重要的人。」
閱讀更多
2024-07-31
林永勝
「由布院之森」,九州最受歡迎的觀光列車。清晨博多車站的月台上,大家都興高采烈地與列車合照。接近發車的前一刻,駕駛艙前依舊是長長一列等待合影的人龍,直到站務員的登車廣播聲響起,才匆忙地跳上車廂。列車一開動,乘務員仔細地介紹著車上的各項設施及沿途風景,乘客們又迫不及待地拿出各式精美的鐵路便當來拍照。每個人都難掩心中興奮的情緒,沉浸在自己的 世界 裡,對於乘務員的解說,並沒有太多人在意。
閱讀更多
2024-07-30
葉庭均
思考一下,那些最貴的公寓、別墅或養老院,是不是大部分都是擁有無敵海景或者山景呢?無論文化、性別、職業、教育程度如何,人類都是一種喜歡欣賞優美景色的生物。那麼,當我們看到這些優美的景色時,我們的大腦內發生了什麼變化呢?
閱讀更多
2024-07-27
彭冠宇
我站在那個親戚家的雜貨店(柑仔店)前站了許久,想起許多年少時關於雜貨店的二三事情,我的笑顏逐開,彷彿聞到那個夏天鹹鹹海風的味道…
閱讀更多
2024-07-24
有川真由美
與人進行討論時,基本上可依序進行下列三個步驟:「聆聽對方的觀點」、「表達意見」、「解決問題」。換句話說,傾聽是溝通的起點。當我們願意敞開心房聆聽,對方也會願意聽你說話。
閱讀更多
2024-07-21
黃明惠 整理
衛福部繼去(2023)年針對15至30歲年輕朋友,推出「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後,再推出「15-45歲青壯世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將適用年齡層向上延伸至45歲,盼能給予青壯世代更多心理支持與陪伴,而中央各部會也會持續結合地方政府及民間力量,共同促進全民心理健康。「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提供3次免費心理諮商機會,推出時短短一個月就近乎額滿,顯示政策「投對藥」;今年8月1日起上路的「15到44歲青壯世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預計投入3.36億元,同樣提供每人3次免費心理諮商,期限至明年12月31日。哪些機構可申請免費心理諮商?符合什麼條件可以申請?8大QA提供民眾參考。
閱讀更多
2024-07-18
吳淡如
假如有人向您提出一個投資方案,聲稱每年能獲得高達10%的固定收益,這聽起來是不是像是一個難以置信的承諾?吳淡如舉了一個簡單的例子:如果您的錢在銀行只能賺取1%的利息,卻有人向您推銷一個每年可以獲利10%,並且保證本金安全、每季支付利息的方案,您會毫不猶豫地加入嗎?若您是一位理性的讀書人,當您聽到這樣的投資方案時,心中一定會有所警覺。畢竟,如果真有如此高報酬低風險的賺錢途徑,為什麼其他人不自行佔盡便宜?背後是否隱藏著風險陷阱?
閱讀更多
9/ 30
第 9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