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流連在交友軟體,千萬別一昧責罵!1方法拉近關係,陪孩子確立愛與情感的價值觀

當孩子流連在交友軟體,千萬別一昧責罵!1方法拉近關係,陪孩子確立愛與情感的價值觀

前幾天應某個中學的線上演講,與家長談如何跟孩子談兩性情感問題。之後在我臉書粉絲團的私訊就立刻收到某個擔心的家長詢問,她發現她的女兒離家求學後,好像假裝自己已滿十八歲,在社交軟體上交男朋友,她不知道該怎麼辦。

 

我相信面對這種情況,任何家長一定都會擔心的,畢竟網路交友對方是誰都不清楚,遇到別有機心的壞人,機率是相當大的!

 

但是對於進入青春期的孩子而言,限制他們不做什麼事,基本上是沒有效果的,因為實際上,家長根本就沒有辦法真正的執行這些規範,何況孩子逐漸長大,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跟他們保持非常良好,甚至很親密的親子關係之下,在很舒適愉悅的氣氛中,很理性地跟他們一起思考,如何判斷哪些是危險情人的徵兆,如何確保自己的人身安全……

 

再強調一次,絕對不要只是不分青紅皂白的限制,甚至批評責罵孩子,有些家長或老師對孩子的親密關係態度非常保守,通常只以高壓且堅決的語氣告訴孩子:「你們還太小,不准交男朋友(或女朋友)!」

 

可是,父母親必須面對的現實是,在台灣已有百分之十以上的中學生有性經驗,國內青少女懷孕的比例也有百分之四,當父母只會用「你們還太小」這一句話來訓誡孩子,其實並沒有太大的說服力。

 

在我們的祖父母輩那一代,女生不都是十八、九歲就結婚了?在生理上,只要有了月經,理論上就是個適合懷孕的年齡。

 

父母親似乎也忘了,傳頌古今的中外的《羅密歐與茱麗葉》主角正是十六、七歲的年紀,《紅樓夢》裡的林黛玉十三歲、賈寶玉十四歲,他們都可以發生動人的愛情故事,為什麼到了現代,同樣年齡的孩子卻不被與允許?

 

或許我們可以利用看電影時,在或輕鬆,或溫暖的氛圍下,討論這個在生活中大人總是隱而不談的議題。該如何談,我在「電影裡的愛情學分」這本書中有非常多的範例。

 

電影真的是非常好用的工具,因為它是居家生活最普遍也最自然的休閒活動,在電影所形塑出的氛圍當中,父母可以不動聲色的分享一些自己的經驗與看法,我們只要講就好,不必期待他們說:「我懂你的意思了!」更不能逼他們回答,有時候表面上我們的話似乎被當成耳邊風,但是只要是我們誠懇真心說出的感受,一定能留在他們腦海裏的。

 

其實孩子很需要父母的協助,當然不只是性知識而已,而是要幫孩子確立愛與情感的價值,以及面對情感的創傷或挫折時,找到復原的力量。

 

當然,若是家裏有女兒的,更要提醒她們要有約會地點的主導權,學會適時的拒絕,當然認識危險的情人以及妥善處理分手的過程,這些都是必須事先學習的。

 

如何判斷恐怖情人

 

後面附上這這本愛情學分後面的附錄──「如何判斷恐怖情人」這篇文章的部分內容供大家參考。

 

「……在陷入愛情前,要先觀察對她有好感的男生。反正這個時代,網路搜尋功能強大,臉書等等社群軟體盛行,花點功夫,一定能掌握對方的交友情況,興趣喜好或思想言行表現。如果萬一找不到任何資料了,那就更值得懷疑,也許就直接把他列拒絕往來戶。

 

所有研究顯示,恐怖情人的共同特徵就是佔有慾很強,情緒起伏大。

 

在交往初期,這種佔有慾很容易被解讀成非常貼心,是一位令人非常羨慕的情人,但是從另一方面來看,當一個人是用整個生命強度在愛你時,是不是也代表他除了你之外什麼都可以放棄,包括他自己的人生。

 

換句話說,一個人假如生命中只有愛情,沒有其他生活重心,沒有好朋友,沒有參加社團,除了網路遊戲跟你,沒有其他任何興趣,甚至對自身以外的事情,都抱持冷漠、負面的想法,那麼這個當初很棒的情人,也許就會變成我們的夢靨。

 

另外無法掌控自己的情緒,常有突如其來的暴怒,摔東西,甚至會打人,但是第二天又捧著鮮花跟你下跪,或者痛哭流涕地自責,這種內心矛盾,無法控制自己的人,以及會用自殺或殺人來威脅的人,基本上就是恐怖情人。

 

我跟女兒提醒,如果你能事先知道對你有好感的人思想偏激,生活中沒有與朋友正常的互動,或者沉迷於電玩,菸酒等不良習慣,能不來往就不要與他們來往。

 

可是即便看起來很正常的人想追你,也要保持一定的分際,不要太早接受告白,交往的時間長一點,在還沒有確認對方是適合自己的伴侶之前,不要接受他們過於貴重的招待禮物或者超乎一般朋友有來有往的幫忙,頂多只接受自己能夠回饋的招待,否則也許會讓對方覺得「我都對你那麼好」,而產生是「你背叛,你對不起他」的憤怒情緒……。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本文獲「偉文隨筆」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