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越多不會越快樂,中年後「剛剛好」最好!丁菱娟:減法不是匱乏,是讓人生有時間品嘗和沉澱

擁有越多不會越快樂,中年後「剛剛好」最好!丁菱娟:減法不是匱乏,是讓人生有時間品嘗和沉澱

人不到中年不知道減法的好處,熟齡之後才了解東西不是越多越好,名利也不是越多越好。有了名之後壓力更大,有了錢之後煩惱更多,看過太多有名有錢的人分家產的悲傷故事,覺得如何培養凡事「剛剛好」的思維是一種智慧。

 

年輕的時候喜歡加法,越多越好,尤其是童年的時候家境貧窮,總是特別羨慕那些家境良好的同學,我記得小時候我最大的夢想,就是希望家裡有一台冰箱,打開來有滿滿的可口可樂和罐裝飲料。那個畫面在我童年的時候揮之不去,印象深刻,可能是對年幼時貧窮的反撲。

 

對物質越渴望,心情越煩躁

 

剛出校園立志賺錢,對物質特別渴望,越昂貴的東西越渴望想要,但是一旦得到之後,發現並沒有更加快樂,反而因為擁有這些不適合自己的東西,增添了許多煩躁感。後來發現衣櫃裡有很多還沒剪標的衣服,而我卻一直不停的購買,代表我的心理生病了,卻不自覺。

 

反應在工作上也是如此,為了業績,來者不拒天天加班完成,為了更大的成就感,就將行事曆排得滿滿的,當我的會議越多,就越沒有時間思考,然後為了補償自己的辛苦,東西越買越多,那一段失去自我的日子,物質很多,但一點都不快樂。

 

現在很多人都說「剛剛好」最好,錢剛剛好就好,名剛剛好就好,但什麼是「剛剛好」的概念呢?大概就是對自己擁有的感到滿意,不奢求得不到的,不妄想不屬於自己的東西,節制自己慾望不會大過自己的能力,所以甘心,所以安然自得,能夠有這樣的思維大概就是接近智慧吧。

 

 

減法不代表匱乏,「剛剛好」最快樂

 

然而人到中年之後會有一種焦慮,就是我在演講時經常被問到,「退休之後發現自己的錢不夠用該怎麼辦」?老實說,如果退休之後還要汲汲營營去想賺錢的事情,實在辛苦,也有點晚了。但什麼才叫夠?如果慾望不要太多,或許就夠了,如果真覺得不夠,還不如訓練自己開始過減法生活吧。

 

減法生活不代表匱乏,不代表沒有,而是用剛剛好的思維去過日子。我們一生的時間有限,可能消化不了這麼多的「餘額」,所以加法人生反而成為我們的負擔,使我們的人生變得複雜、不快樂。

 

有限的體能和能力是滿足不了無窮的慾望。我們以為人定勝天,但那都只是一時的假象,直到有一天,發現事情努力不一定有結果,知道「多」不全然是對的,原來「少」並不影響快樂,減法也可以安然過日子。

 

學習減法人生,享受「慢」趣味

 

我也開始學習減法的人生,開始享受慢的樂趣。以前我總是將行事曆排得滿滿的,空檔總讓我覺得沒有安全感。現在的我懂得留白,懂得放空。學習自己與自己對話,學習「無聊」的感覺。

 

我現在懂得拒絕,做不到的不答應,也不會硬撐,東西少買,空間更清爽;錢少賺一點,壓力更少;朋友不必多,談得來比較重要;沒事幹也不急,學習獨處的美感。應酬少一點,身體更健康。

 

學習減法的人生後倘若不會覺得匱乏,我想那就是一種剛剛好的感覺。

 

減法的好處是讓我體會到以前未曾注意到的感受。吃東西不再囫圇吞棗,可以細細的品嚐美味留在舌尖的滋味。旅行不再匆匆趕行程,我刻意停留,懂得欣賞,感受更深、體會更多。工作少一點,將舞台讓給年輕人,自己反而輕鬆。珍惜當下,學習聆聽,包容不同個性的人,朋友反而變多了。

 

人生的韻律自有它的節奏,太快無法細細品味,太多不會珍惜,精神的匱乏有時候不是因為少,而是因為多。少一點,讓生命回歸簡單、純樸。當時間留白出現,生命更有時間品嘗和沉澱。若我們懂得感激,「剛剛好」的感覺才會有層次的出現。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