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成為蝴蝶,自然吸引到蝴蝶!家族會追尋你讓自己蛻變,有什麼比這更有價值的愛

當你成為蝴蝶,自然吸引到蝴蝶!家族會追尋你讓自己蛻變,有什麼比這更有價值的愛

示意圖,非當事人。圖/達志

父親去世以後,我鼓勵媽媽再找一個男朋友試著去交往,看其是否能成為合適的老伴,但是她總是有很多顧慮。

 

她單身了好長一段時間,一次我跟她聊這件事,她說:「我這把年紀很難再找到合適的了,年齡合適的很少有單身的,還有……」總之,跟我分析了一大堆原因。

 

我說:「不一定非要找比你大的呀,比你小的也可以啊。我的朋友,那個XX的媽媽,就找了一個比她小七歲的男朋友。」

 

我媽立刻說:「那只是少數,特例。」

 

孩子跟父母說:「我想學畫畫,當藝術家。」

 

這時,很多父母會對自己的孩子說:「這事很難做,養不活自己的,還是踏實點,做些安穩的事吧。就算有人能做成,都是極其有天分的人,但那個人肯定不是你。」

 

這就是骨子裡的匱乏感,簡言之,他們深信:世界上不會有那麼好的事情發生;就算發生了,也跟我無關,並且會很自然地把這種匱乏感投射在自己的孩子和其他與之關係親密的人身上。

 

我們父母那代人,幾乎人人都有很強的匱乏感,而且這種匱乏感絕不僅僅是在金錢方面,而且是在生命的很多領域都呈現了出來。

 

而匱乏感強的人,配得感必定會很弱。(配得感:認為自己值得被認可,值得去享受更好的東西。)

 

配得感弱就很容易有各種糾結,因為內心深處渴望美好的東西,但又不敢真正去要、去爭取,自我認同中不相信自己可以(值得)擁有好東西。

 

在我的《弄丟自己的你,過得有點辛苦吧》這本書中,第一個故事的主角蘇卉就是這樣一個人。她因為內心的配得感不夠而放棄最喜歡的人,退而求其次地找到一個次佳的,但會讓自己安心的人結婚,過著不甘心又有各種糾結的生活。

 

匱乏感是最容易在無意識狀態下從原生家庭承襲的。

 

這是我們的生活很難有突破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父母留下的存款數量本身並不會影響三十年後你的銀行存款,但把你鎖定在和你父母同一個生活層次的是你,你將毫無差別地全面接收了他們的思考方式。

 

匱乏感很強的人有以下兩種狀態:

 

一種是陽剛性狀態

 

這時,他們盡力占取更多。陽剛的一面呈現時,他們就防禦被掠奪和主動掠奪。這些人的注意力永遠都在外面,他們對自己能創造出新的資源和新的機會沒有絲毫的信心(也沒有興趣)。

 

他們的注意力絕不會放在自己身上,不會讓自己去成長、去創造,而是永遠關心別人的一舉一動,嚴防死守。彷彿別人只要多得到一分好處,那一分都是從他們身上剜下來的肉,所以他們也是被嫉妒心折磨得最多的一群人。

 

比如,匱乏感很強的父母,看到鄰居家的女兒結婚了,心裡就會不是滋味,覺得別人家女兒又把一個適齡的單身好男人搶走了。自己家女兒還沒有著落,現在機會又少了一點。如果看到自家孩子還一副不著急的樣子,就怒火攻心,覺得自己家孩子不如別人家孩子積極!

 

當他們下次有機會跟自己家孩子見面或通電話時,自然會不由分說地表現出自己的匱乏感和焦慮:

 

「再不找人,好男人都被別人挑光了!」

 

「婚姻對一個人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女人!」

 

另一種是陰性狀態

 

有時他們的匱乏感以陰性狀態呈現。這時,他們會盡力避免衝突、避免失望,會壓抑和退讓。比如,當那些自己的婚姻不幸福,覺得伴侶讓自己失望的人,萌生想離婚的念頭時,最先阻止的也是他們。此時,他們會說:

 

「算了,跟誰結婚都一樣。」

 

「你離了,怎麼知道不會遇到比這個更糟的?」

 

有多少人毫不質疑地接受了這些信念,並以為這就是世界的真相?

 

這種認為機會和資源是「稀少有限」的匱乏感是從我們的祖輩那裡傳承下來的,一代又一代,現在又傳到了我們這代人身上。並且,還有很多家庭正繼續往下一代傳遞著。

 

這些信念並不是世界的真相,但對我們的父母來說,這確實是他們的真相。而當我們毫不質疑地接受這些想法時,這些就會變成我們世界的真理。

 

這些思考方式以及其所帶來的對世界的感覺和自我感,會變成我們人格的基本背景。於是,我們會在此基礎上思考、反應、表達、行動、做選擇,好像我們有做選擇的自由,或者表達和思考的自由。

 

但是,只要你的人格背景被固定下來,其實你所有的選擇就都只能在這個框架之內了。你以為你做了選擇,但你的原生家庭對你的影響已經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了你的人格背景。

 

其實,在你選擇之前,已被固定的人格背景注定了。你只能做出這個選擇,根本無法看到其他的可能性。

 

在我們古老的文化裡,這個人格背景還有另一種說法—命,而匱乏感就是其中一個非常不為人覺察的背景。之所以叫背景,是因為它「彌漫」在你生命中所有的方面,就好像你戴上一副灰色的眼鏡,而且你不知道你戴著它。

 

無論你是往上看還是往下看,你所感知到的世界都在你不知覺的情況下被過濾、加工過了。於是,你自然會認定灰濛濛的樣子就是這個世界的全部真相。

 

匱乏感分為以下三個層面,三位一體地全方面覆蓋著我們的生命,即:資源的匱乏、愛的匱乏和時間的匱乏。

 

尋找優秀伴侶,是一種機會,更是一種可能性

 

那些對愛不停索求,或者總是在急躁狀態中的人,都跟愛和時間的匱乏有關。我就不在這裡討論了,我們主要來談談資源的匱乏感。

 

資源包含顯性的資源和隱性的資源,比如,金錢、能源(石油、煤礦等)、名貴的物品(珠寶、藝術品等)都是顯性的資源,工作機會、人脈、曝光機會等是隱性的資源。

 

尋找優秀的伴侶,屬於隱性資源的一種。這是一種機會,一種可能性。無論是顯性資源還是隱性資源,一旦我們有了匱乏感,就會形成一種錯覺,認為資源是一種固定的、有限的存在:別人獲得了,資源就會相應地減少了。

 

這時候,我們自然會聚焦在在爭取資源上。卻不明白,事實上資源並不是一個常量,而是一個變數,這個變數取決於「自己」。我們雖然都生活在同一個地球上,但是每個人都活在不同的世界裡,你的人格背景是怎樣的,你就擁有怎樣的世界。

 

你身邊的人都是有那種相同屬性的人,比如,同樣的匱乏、同樣的焦慮、同樣的固執、同樣的乏味,或者同樣的自信、同樣的豐盛感、同樣的好玩。

 

從外在可觀察到的人和人的差異可能是收入、圈子、愛好、健康狀態、情緒狀態、婚姻狀況等的不同,但這些表層特質的差異之下運作的動力,都是人格背景的差異所造成的。

 

當一個人開始成長而不斷重新洗刷自己過去的人格背景,所帶來自身能量狀態的變化時,他能感知到的世界是完全不同的。當然,他也能發現這時候身邊的人完全不同了。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裡的「道」,實質就是指不同的能量層級。

 

不管是夫妻還是朋友,會享受彼此在一起的前提,就是可以在同一個層面溝通和碰撞,聽得懂彼此在說什麼,並能給予回應。有碰撞、有火花,有啟發、有共鳴,有分享、有回應,這才是建立一段關係的樂趣所在,否則對雙方都是折磨。

 

比如在電視劇《我的前半生》裡,我實在無法想像,現實中如唐晶這種極其重視自我成長和高效率的人,怎麼可能花那麼多時間去容忍羅子君在她開會期間、加班後回家休息期間,占用她的時間和注意力,聽她抱怨?

 

而且,在工作中果斷、幹練,在自己的原則面前寸土不讓、和上司據理力爭的唐晶,又會沒有一點界線地一次又一次地動用自己的工作資源,幫羅子君去調查小三的背景?

 

就像霸道總裁愛上「瑪麗蘇」的情節一樣,這些情節並不會出現在一個真正想講好一個邏輯通暢的故事裡,只可能出現在只想鑽研那些逃避現實的觀眾想看什麼,而用來討好這些觀眾好賺收視率或票房的影視作品中。(瑪麗蘇:MarySue,通常用來表示影視作品當中,原本平凡而低微卻突然變得無所不能、過度理想化的角色。)

 

如果你不想躲在虛擬的世界中幻想自我安慰,而是真正想在現實生活中突破原生家庭帶給我們的匱乏感,打破原來的人格背景,那唯一能幫到你的只能是—進化!

 

進化需要依靠強大的學習力和冒險精神(也是行動力),不斷學習,同時放下焦慮和擔心,勇敢去做一些在過去陳舊人格背景中不敢想、不敢做的事情,並用行動來加強和鞏固新的意識狀態。

 

當你進化到一個不同的能量等級時,你將會看到資源是無限的。因為當你所處的位置和視野改變時,你就能看到有別於過去視野的可能,並不斷加強這種可能,直至變成你世界的現實。

 

就像毛毛蟲和蝴蝶。在毛毛蟲的層次,最好的配偶資源就是那些爬得最快的毛毛蟲,毛毛蟲可能會和其他的毛毛蟲為了那隻爬得最快的毛毛蟲而爭得頭破血流。

 

其實,你根本不需要參與這場戰爭,你只需要專注地讓自己進化成蝴蝶。當你飛上天空時,你才能看到原來漫山遍野飛舞的全是蝴蝶,只是這個景象是你做毛毛蟲爬在樹枝上時想都想不出來的。

 

如果進化得夠澈底,相較於過去的你和你的家族,你會成為一個和他們完全不同的全新的「物種」。

 

這時,他們的處事規則已經和你無關了,也完全不會影響到你了,因為毛毛蟲的規則只適用於毛毛蟲,不適用於蝴蝶。

 

如果你還會被你的原生家庭影響,因為他們的催促而引發你內在的焦慮或愧疚,其實只有一個原因:你沒有進化,或者說進化得不夠澈底。不要為了安撫他們的焦慮和恐懼而將就自己的生活,去開始一段乏味的婚姻或是一份無趣的工作。

 

 

這種對自己生活的委曲求全,是不會讓你的家人幸福的,只會牽扯進來更多的人一起不幸,我們並不需要愛得這麼悲壯。所以,你需要做的,是把他們的恐懼和限制性信念在你這裡過濾掉,讓你自己不斷進化。

 

當你成為蝴蝶時,你吸引的自然也是蝴蝶,並開啟絢爛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在你蛻變的過程中,你將會對你的毛毛蟲家族展示一種全新的可能性。由此,在他們準備好時,也將會追尋著你的足跡讓自己蛻變。難道還有什麼比這更有價值的愛嗎?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本文摘自《承認自己不那麼好的你,會愛得更好》,時報出版,周梵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