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花很多錢買的耶!」斷捨離的第一個自省:囤積不是收藏,你要丟掉的是不甘心

「這花很多錢買的耶!」斷捨離的第一個自省:囤積不是收藏,你要丟掉的是不甘心

過去已經過去,我們不需要留著舊衣服緬懷過去,也不需要買未來衣服來囤積,我們要的,是重視現在。即便是當時花了不少錢買的,也跟現在的你沒關係了。

 

衣服,代表的是人的各種階段

 

小嬰兒時期寶寶穿包屁衣,小朋友穿童裝,國中生、高中生穿制服,出社會穿套裝,媽媽穿媽媽裝,老了穿阿嬤裝。衣服代表的是人生階段,無論這個階段分得多細,每一種衣服,都象徵你人生中的某個時間點。

 

很多時候,我們會看著自己過去亂買的衣服,不停的懊惱。年輕的時候覺得自己身材好,一定要盡情展現,所以很敢穿、穿很辣,或是刻意表現得成熟穩重,買超齡的老氣衣服。可是,現在若回頭看那些衣服,除了回憶,你留下的是更多的感慨和重新省思。

 

「喔!老天爺啊~我以前怎麼敢穿著露肚臍的、露屁股的?」

「噁……我為什麼20歲會買這麼老氣的套裝?這根本是40歲在穿的!」

 

很多人總是覺得,留下衣服等於留下回憶。留下寶寶的嬰兒服懷念當時可愛的樣子;留下所有制服、社團服;留下初戀第一次約會的戰鬥服;留下第一次面試的衣服……但這是為了什麼?是害怕丟了衣服就丟了回憶?

 

要記得,回憶是回憶,物品勾起的只是一時緬懷,留下其實是本末倒置,它們充其量是囤積的大量垃圾而已。長大的孩子不會因為穿了包屁衣變回寶寶;你穿了制服也回不去求學的年齡;穿回初戀時約會的衣服,分手的情人也不會回來找你。我們每分每秒都在向前,應該重視的是:活在這個當下。

 

過去已經過去,我們不需要留著舊衣服緬懷過去,也不需要買未來衣服來囤積,我們要的,是重視現在。即便是當時花了不少錢買的,也跟現在的你沒關係了。

 

看看鏡子裡的自己,你穿的衣服代表某個時期的你,但現在的你是你要的嗎?是你想要過的日子嗎?如果可以藉由不一樣的衣服,改變人生,你想要怎麼穿?快謝謝那些過去的舊衣服造就了現在的你!我相信,現在的你想要嶄新、清爽的人生!

 

 

囤積不是收藏,遠離不甘心

 

關於買東西、囤貨,是我幾乎到每一個人的家都有的習慣。無論是女裝童裝、3C產品、文具玩具、鞋子美妝,任何你想到能買、能賣的東西,每個人總是為了它們,留下一個房間的空間,但其實這些舉動都是囤貨。

 

「把它們處理掉吧!」我說。

「這花很多錢買的耶!」這是標準的錯愕表情和回答。

 

親愛的,我非常清楚你在想什麼,因為,我也一樣。很久以前網拍盛行的時候,我批了一些女裝,進了大量的衣服,希望能有多一點的收入。所有拍照、修圖、上架全自己來。但最後還是累垮了,不但沒什麼賺還賠錢,也因為不熟悉網拍經營模式,比不過大廠商的低價競爭,沒有能力掌握出貨、進貨的比例,最終:我就是做生意失敗了!

 

但是我不甘心,甚至還留下那滿滿一手一手用塑膠袋一件件包好,用紅色繩子捆起來一疊疊的衣服。在我心中、在我眼中,那像就是一疊疊捆起來的鈔票,是我用存款換來的!我總覺得這些衣服的價值,等同於我當時進貨的價值,要留著、要留著期待有一天我能再找到時機賣掉它們,換回我的辛苦錢。

 

但是,就這樣過了一段時間,每每看見那些占據空間的囤貨,漸漸過時的衣服竟然一點也不吸引人了,縱使當初我有多在意它們的進貨價,但那些囤貨卻也回不去當時的價值。

 

後來我變得焦慮,不開心也不舒服。看著這些囤貨,突然發現,囤在那裡的已經不是錢,而是一堆像垃圾一般的雜物。它像毒瘤一樣,一點一滴侵蝕我的靈魂、我的空間。我花了這麼時間挑選,花了這麼多錢買這些東西,用了這麼多空間囤積它們,最後我到底得到什麼?

 

沒有,什麼都沒有!所以該是面對自己失敗的時候了,我突然清醒了。然後,我前往夜市用很隨便的最低價錢賣出它們,幾乎是認賠殺出的情況賣出。最後剩下的,有合適的則是送給朋友們,沒人要的就直接丟進資源回收箱。

 

在我狠狠把最後一包衣服塞進資源回收箱,蓋上沉重鐵蓋的那一刻,我站在綠色的資源回收箱前,看著自己的空出來的那雙手,突然如釋重負。曾經執迷不悟的堅持,最後換來的是更壅塞的人生。然後,將緊抓住的手鬆開後,才知道能擁有的更多。

 

承認失敗,是處理囤積最核心的心態。當你釋懷了,你會發現,你丟掉的不是那些錢買來的囤貨,是「不甘心」。

 

作者簡介_廖心筠

日本JALO一級認證 整理規劃師、台灣第一位收納教學專家、中華收納整理推廣協會‧理事長

曾在百貨公司當了10年櫃姐(衣物穿搭也是專長),在整理櫃位倉庫時發現自己的收納天賦,利用自創的「聯想性收納法」,將所有物品的款式、顏色、尺寸和數量轉化成圖像,記憶建立在腦海裡,因此比一般人更了解物品特性,能在短時間內掌握空間收納概念。

 

本文摘自PCuSER電腦人文化  《從家開始的美好人生整理:台灣收納教主的奇蹟空間整頓術,真正克服囤積,找回更好自己的日常幸福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