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後,夫妻子女懶得溝通怎麼辦?別再你追我逃,試試這樣做突破困局

中年後,夫妻子女懶得溝通怎麼辦?別再你追我逃,試試這樣做突破困局

通常人的成熟度會隨著年紀增加而成長,但有些事情上不一定遵循這原則,譬如一些中年人在親密關係裡卡關,備受與父母、伴侶、子女關係惡化的苦。

「他是不可能改變的,我也懶得理了。」

「沒有期待就沒有傷害。」

「也不是不能過,都這年紀了還能怎麼辦?」

文/諮商心理師林靜君

 

常在一些中年夫妻口中聽到他們的無奈,聽到他們用降低期待的方式在關係裡忍耐。明麗(化名)和先生就處於這樣的狀態。她覺得自己一直在為家庭犧牲,照顧一家老小,老公不僅不感激,即使她想溝通,他如石頭般沒有回應。

 

另一方面,先生則是覺得明麗一點都不了解他,太自以為是,為了不要造成家庭的衝突,先生認為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有意見。

 

「難道要這樣一直過下去嗎?」明麗和先生兩人都覺得被困住了,相處並不愉快。

 

付出與接受間要平衡、被需要

 

要走出這樣的困局,首先要先理解彼此是如何一步一步將關係推到這境地。

 

人是感情的動物,在親密關係裡,自然有著被愛、被照顧、被支持、被需要、被理解、被重視、有安全感等需要,與我們關係愈緊密的人,我們愈在乎的人這些需要的影響力愈大。

 

當我們無法從重要他人處得到這些感受時,我們會覺得到自己被拋棄、被否定、被輕忽,甚至覺得自己沒有資格被愛。

 

這些,是生而為人都會有的共同現象。

 

然後,人的情感的連結也是一來一往之間織就的,親密過程中有彼此的「付出」與「接受」,除了付出與接受之間要平衡之外,要能夠得到彼此需要的

 

給予的方向錯了,努力也白費

 

每個人依據各自成長經驗的不同,所重視的感受需要也不相同。幾乎可以說,我們都希望從對方的身上得到自己沒有的,也期待得到自己認為重要的。

 

問題就出在我們往往會給出自己認為重要的、想要的,而不是對方需要的。

 

在我們給出的同時,我們會希望對方能有相對等的回應,可是因為我們給的不是對方要的,對方也難以有我們期待的回應出現。

 

以明麗夫妻來說,明麗渴望被照顧、肯定、需要有掌控感,於是無微不至照顧先生,家裡的大小的事情一手打點,但是先生渴望的是被需要、被尊重。於是,明麗自認為的犧牲付出,對先生而言是處處的壓制,覺得自己在家無足輕重,最好不要有意見,才不會被嫌棄

 

明麗得不到先生的肯定,得不到就更激烈的抗議,先生以沉默迴避衝突,形成一個愈追、一個愈逃的惡性循環。

 

追與逃,經典劇碼不停上演

 

關係一旦落入惡性循環,就和陷入流沙一樣,愈努力愈受挫,關係愈糟糕。類似的「追」與「逃」在無數的家庭裡上演,在夫妻關係裡、在親子關係裡上演,一個喋喋不休放肆評批的媽媽,一個不願意回家的兒子,這是親子追與逃的經典的劇碼。

 

「追」與「逃」久了,會累人,會受挫。於是,降低對對方的期待、減少接觸避免受傷,可是這不是長久之計。情感需求壓抑久了,會讓身心健康付出極大的代價,或者關係直接斷裂。

 

要停止關係惡性循環的關鍵,最重要的是雙方停止你追我跑這樣的遊戲。通常追的人如果不再苦苦進逼,逃避接觸的人就可以停下腳步有喘息的空間。又或者逃的人不要再躲避了,願意給對方真正的回應,這樣追的人也會靜下來,不用拼命需要對方的表態與保證。

 

放棄改變對方,從自己開始

 

人在追逃時是沒有辦法用理智反應,停止追與逃才能讓理智恢復運作,就是真正去理解對方的需要。給對方所需要的,而不是自己想給的。當人滿足了真正的需求,就不用拼命去索討。如此,才有機會攜手一起面對問題,能讓情感在安全的網內連結。

 

覺得關係卡關了,不要企圖改變對方,不要只想要對方改變,因為單方面的企求改變是行不通的,說坦白一點,如果要求有用不會拖到現在。

 

不要忘記自己在親密關係之中也有責任,我們無法改變別人但可以調整自己,關係是雙人之舞,有一個人舞步改了,另一個也會跟著調整,想一想,自己在關係裡面的樣貌,是追的還是逃的,試試看從自己的改變開始,親密關係不是求生叢林不用你追我逃,而是能夠攜手漫步。

 

人到中年是豐盈金秋時節,如果因情感連結的不順利而成為灰樸樸的嚴冬就太遺憾了,從自己的改變踏出一步,我們都值得更好的生活。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