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後,夫妻都能直接表達想法,才是理想關係!這樣「互相對話」,才有舒適生活

退休後,夫妻都能直接表達想法,才是理想關係!這樣「互相對話」,才有舒適生活

在一個對謙虛客氣的態度給予高評價的社會中,開門見山的拜託人、或是說話直接切中要點,就容易被譴責是「不禮貌的態度」、「說話欠缺謹慎」。

由此衍生出「沉默是金、雄辯是銀」的普遍觀念,至今,社會裡仍然存在著女性要保持沉默才符合水準、才夠謹慎的這種風氣。

 

由於總是不直接用言語傳達想法,比起溝通,更常使用「體會對方的想法」、「讓對方體會自己的想法」這種相處模式。結婚多年的夫妻,只要丈夫說「去幫我準備那個」,妻子就會立刻準備好外出服;丈夫只要說「口渴了」,妻子就會端出溫度恰到好處的茶。

 

這種情形簡直就像是日本文化的結晶。

 

只不過,對於高齡者也同樣要求如此高程度的「只能意會,不能言傳」,其實是很困難的事。因為,要領會對方的想法並且讓對方知道自己的想法,其實需要相當程度的集中力和能量。

 

我不贊成因為堅持這是日本的美德,就要求六十歲以上、即將開始享受二次人生的人也繼續保持這種高度的領會能力。到了退休的年紀,能夠直接表達想法、讓溝通順暢,才是理想的關係。

 

如果丈夫堅持「男人不下廚」的想法,而其實妳知道「這個人只是不想幫忙廚房的事而已」,那就假裝不知情,直接對他說:「可以請你來幫我一下嗎?」像這樣丟出直球就好了。

 

「互相體會」只是比較好聽的說法,其實就是「互相謙讓」的意思。要是日常生活一直要求「互相謙讓」的話,只會累積壓力讓身心俱疲而已。

 

退休之後就要面臨體力衰退的狀況了,沒必要再製造更多的壓力和怒氣。比起在這種事上消耗力氣,還不如兩人互相交換意見、集中精神討論要怎麼讓之後的生活過得舒適,這樣不是更有建設性嗎?

 

如果之前都是太太在做菜的話,那就慢慢引導丈夫做一些簡單的料理吧。像是打蛋、切菜,對他說一些「哎呀,沒想到你還蠻厲害的」、「你還滿有做菜天分的耶」這種鼓勵的話,說不定會發現新的樂趣。

 

話少卻能心意相通的夫妻固然很美好,能透過輕快的言語在對話上丟接球的熟齡夫婦,不是更好嗎?試試看從「互相體諒」升級到「互相對話」吧?

 

(本文摘自《靜心:練習不生氣的31個法則》,柏樂出版有限公司出版,保坂隆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