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心理學家阿德勒說,人類所有痛苦皆來自人際關係。不管是伴侶、家人、老闆、朋友、陌生人等等,而所有的痛苦都像是鏡子般,映照出你最不想面對的自己。」
諮商心理師蘇予昕說,「女人何苦為難女人?」這句話有跡可循;中年後不再迷路、真切地感受幸福,你仍需要去看那面映照真實的鏡子,找到自己,才能愛自己。
為了成為別人眼中的「美麗」,殘忍地逼自己折翼
「曾經我也扭曲過自己,去做符合他人要求的樣子,人生的低潮一個個走過後,我到底是誰?我想過什麼樣的人生?我又能為這個世界做些什麼?我的人生終於站對位置,而我真心認為,每個人都可以。」
一頭黑髮如夜的蘇予昕,19歲那年當過演藝圈的「練習生」,為了要扮演大眾喜歡的女生特質─呆呆的、瘦瘦的,只能長期地委屈、扭曲自己的身體與心靈,每天吃生菜配眼淚,可是還是被罵醜、被罵胖......要做大家喜歡的樣子,代價不只是辛苦難過,而是失去自我價值。
可是當蘇予昕放棄明星夢,被父母要求做一份「正常」的工作時,朝九晚五的日子卻帶來內心無止境的空洞感......直到遇到職場挫折與朋友鼓勵後,她內心的渴望才慢慢戰勝腦中的恐懼:
「女人不要再扮演別人眼中理想的樣子。從今天起,我想要順從內心的渴望而活!」
女人總要花了大半輩子,或是深陷各種刻苦、低潮後,才願意回首來時路?蘇予昕說,也許我們有時候不小心服膺了社會的潛規則,而「女人何苦為難女人?」,其實有可能就是「厭女症」。
女人為何總愛為難女人?說不定你有「厭女症」
「我覺得『厭女症』很隱微地藏在我們生活中的細節裡。我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如果社會還是很男尊女卑,想要向上階層流動,我們就不能『太柔軟』,最好要打扮、表現以及在行為舉止『Man』一點。其實這就是崇拜男性,覺得跟男性一樣就是好的、被認可的、有權力的。」
「有些女生容易被稱為『做作』,我認為會這樣批評別人的女性,內心也有這樣的渴望,所以會羨慕她們很有勇氣,她們做自己又受男生歡迎,同時被批評做作的女生又代表著威脅,威脅著自己進入男性世界的通行證......可是我們靜下心來想想,女人擁有溫柔、脆弱、感性的這些特質,並沒有任何問題。批評的人,是不是自己被壓抑住了呢?」
每一個女人為難女人的背後,都有不能做自己的壓抑。包括了婆媳、母女、朋友、同事等等。
男人的原罪:愛與愁都像一杯酒,什麼都往肚內吞
「但我認為,世界的風向也慢慢地在改變中!已經愈來愈沒有『男人該怎樣,女人又該怎樣』的束縛,也從極度崇拜陽性能量,轉向尊重陰性能量。做為一個女人,或是做為一個人,愈是自在地展現自己,就能愈快樂、愈平安。」
她談到,若人生遭逢挫折打擊,男人與女人,誰容易在家借酒澆愁、一蹶不振?答案應該大部分都是男人吧!因為女性很像吸管,富有彈性;男性太剛硬,反而遇到打擊就斷了。這不是男性的原罪,女性要做自己、愛自己,也同樣要給男性空間,擁抱自己的「陰性能量」,也就是感性與脆弱。
「為什麼我會不斷講女性容易顯現的『陰性能量』呢?因為真正的溝通是陰性的,當我講出我的不安時,關係才會有很深的感情交流。」
女人的勇氣:中年卸下武裝,做最真實的你自己
可是如果過去都是為了他人而活?中年後才講「做自己」,會不會太晚了?
「想要改變自己的決心與勇氣,與年紀沒有直接關聯。什麼時候開始,我們的人生就會有新的可能。」
蘇予昕說,所有你不喜歡的關係,其實都是一面提醒的鏡子,這面鏡子映照出我們也很想逃的那一部分。但內在整合有三個關鍵,第一個就是「認識自己」,再來就是面對自己,最後就是接納自己。
「像是有婆婆指責媳婦懶惰,但在這份反射性的生氣中,會不會隱藏著:『我也想跟她一樣』的訊息呢?或是媽媽在對小孩生氣時,我們可以先沈澱下來,在這份情緒裡,有沒有自己不滿足、也想滿足的部分。當我們更認識自己的真實面貌,而不是人期待中的『角色形象』,我們會活得更輕鬆。」
「如果你愈能接受自己的各個面向,就愈不容易箝制住自己的人生。」
聽起來好像很多負面特質?沒錯,就是擁抱自己的陰影面。
「當我們關心了內在的陰影面,我們就不會讓這些陰影面在生活中流竄,讓它破壞自己的人際關係。我們是它的主人,不會被控制住。」
愛自己的路能通往幸福,3重點天天練習、時時覺察
既然已經做到了認識自己、面對自己、接納自己,那要如何愛自己呢?蘇予昕又提供了三大覺察,很重要,請筆記!幸福不是抽象的概念,它能在生命中確實地感受。
1. 放掉評價:
我們仔細想看看,我們平時腦中在說些什麼話呢?假使我們今天手機忘了帶,你會不會說:「我怎麼這麼笨?」這就是自我否定的習慣。我們可以練習換句話說:「這件事我沒做好,但我願意再試試看,我肯定願意試試看的自己,與自己內在的能量重新連結。」
宇宙底下沒有好與壞之分,每個特質都有他的故事與原因。你可以說一件事是好事、是壞事,可是不需要斷定一個人是好人、是壞人。
2. 身心平衡:
我們先來聊聊,什麼是身心平衡。當你的腦袋、身體、情緒、靈魂,沒有任何一個部分在勉強另一部分,當自己處在身心平衡狀態時,就是真正的「紓壓」。
有人說大吃大喝、去玩樂就能紓壓。可是你覺察一下,是否情緒逼迫自己的身體去進食?但其實自己要吃多少,應該睡多少,自己一定知道。當愈有意識維持身心平衡,愈能跟愛的泉源連上線。
3. 照顧自己等於照顧全世界:
其實很多人不敢照顧自己,擔心照顧自己就被當作自私的人。但在沒有照顧自己的情形下,一味付出,是很嚴重的消耗,也容易產生「我對你這麼好,你怎麼這樣對我」的情緒。
照顧好自己,才能有餘裕照顧別人,當每個人都擁有美好的身心平衡時,世界就會少了暴戾之氣。
「最後我想跟大家說,生命有它的流動。讓自己放鬆,也許生命疑問與答案,會自然地出現在自己面前。鬆脫了過往的許多執著後,其實說不定生命要給我們的禮物,比我們預期的還要好!」
在人人都在鼓勵做自己、愛自己的世代,也別把「愛自己」視為目標、圭臬,變成另一種壓力或逃避的藉口。放鬆下來,就像蘇予昕在著作《活出你的原廠設定》所說,回到內在愛的源頭,你會發現,你光是存在,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