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了解預防乳癌的方式前,我們可以先從乳癌的危險因子著手。討論乳癌危險因子時,我們可以分成「不能改變的因素」與「能改變的因素」。
「不能改變的因素」包括了我們天生帶有的基因條件,親屬的罹病狀況(有沒有家族史),還有年紀變大、性別這類型的因素。而關於乳癌「能改變的因素」通常是說自己的生活選擇、生活習慣。
不能改變的乳癌5大危險因子
身為女性:
其實男性也有機會得到乳癌,只是機會很低很低。
家族史:
媽媽、姊妹、女兒等曾罹患乳癌的話,會增加此人罹患乳癌的機會。尤其當這些親屬是小於四十歲以前罹患乳癌的話,影響更大。記得,先生的媽媽(婆婆)、舅媽等沒有血緣關係的親屬罹患乳癌就不屬於家族史。
基因突變:
帶有乳癌基因BRCA1或BRCA2突變的話,80歲前罹患乳癌的機會高達七成。其他還有幾種基因突變會增加乳癌的機會。
胸部放射治療:
曾經因為淋巴癌等其他原因,在十幾歲時接受過胸部放射線治療,會增加乳癌機會。若是於超過四十歲以上再接受放射治療則不會有明顯影響。
太早來月經、太晚停經:
小於12歲來月經,或超過55歲停經,都會拉長女性這輩子暴露於女性荷爾蒙的時間,因而增加乳癌機會。
以上這些因素是我們改變不了的,即使有,也無能為力,但以下就屬於一些與生活習慣有關的乳癌危險因子。
值得注意!能改變的乳癌危險因子
喝酒
喝的酒愈多,乳癌機會愈大。每天喝一份酒的女性與不喝酒的女性相比,乳癌機會微幅上升;但每天喝二至三份酒的話,罹患乳癌的機會就變多了!且各種酒類都會提高乳癌的機率,並不會因為是紅酒就不傷。
體重過重、肥胖
停經後體重過重是極大的乳癌殺手。停經後女性的卵巢不再製造女性荷爾蒙,但脂肪組織會繼續帶來女性荷爾蒙影響乳房組織,提高乳癌機會。但這並不是說停經前肥胖就沒關係,研究認為停經前的肥胖會增加女性罹患「三陰性乳癌」的機會。
久坐不動
久坐不動時,不僅容易讓體重上升難控制,也會影響身體荷爾蒙分泌和發炎指數,雖然目前研究還無法告訴我們,到底一星期要做多少活動才能減少乳癌發生,但研究發現,即使動的不多,累積起來一周只有短短幾小時的運動,也能比都不運動還好,乳癌風險也較低。(久坐會生病,要活就要動)
未曾生育
從未生育小孩,或生頭胎時已經超過30歲,都屬於後來罹患乳癌的危險因子。相對來說,生多胎一點,或是年紀比較輕的時候就生頭胎,則能減少女性罹患乳癌的機會。這與女性累積的荷爾蒙波動起伏刺激有關。
未曾哺乳
哺乳時能延後女性產後恢復月經的時間,因此能減少乳癌機會。
使用避孕藥
多數研究認為使用避孕藥會稍微提高女性罹患乳癌的機會,在停藥之後,危險性會降低,停避孕藥十年後其乳癌機會就降到與一般人相同。
停經後荷爾蒙補充療法
如果是使用雌激素加黃體激素的補充療法,使用期間超過兩年就可能會增加乳癌機會。而很多人認為使用純天然的荷爾蒙就不會增加乳癌機會,但目前關於此乳癌論點並沒有研究證據證明。補充天然荷爾蒙還是會與藥物性的女性荷爾蒙帶有同樣的健康風險。
如果患者已經切除子宮,是單獨使用雌激素的荷爾蒙補充療法,則不會增加乳癌機會(但會增加中風機會)。
降低乳癌風險
看到這麼多因素,相信大家一定都很心急:「那我究竟要怎樣減少自己罹患乳癌的機會呢?」
其實就是修正一下剛剛我們講的乳癌「可改變的危險因子」!像是:
★ 保持健康體重
★ 養成運動習慣
★ 喝酒不過量
看到這裡你可能覺得心裡並不踏實:「這些就是老調重彈啊!難道沒有更有效率的預防乳癌方式嗎?像是能不能吃藥預防呢?」
其實如果要從「最根本」來預防乳癌發生機率,大概就是兩種方式:一種是用藥物阻斷女性荷爾蒙對乳房組織的影響;另一種則是用手術移除所有乳房組織。然而這兩種方式都是比較激烈的,並不適合所有女性,僅適合極少部分的乳癌高風險女性。
藥物阻斷女性荷爾蒙對乳房組織的影響
藥物選擇通常有兩種:
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物(Selective estrogen receptor modulators):
這類藥物可以阻止雌激素影響乳房組織,包含tamoxifen及raloxifene,但可是可能會加強了雌激素對身體其他組織的影響,而帶來嚴重的併發症,像是增加血栓的機會,或是增加子宮癌症的機會。
芳香酶抑制劑(aromatase inhibitors):
可阻止其他荷爾蒙轉化成女性荷爾蒙,副作用包括熱潮紅、肌肉骨頭痛、骨質疏鬆與骨折。
由此可知,兩種能用來預防乳癌的藥物其副作用都不少,因此目前仍多運用於「治療已經罹患乳癌的患者」,而不是拿來做常規性的預防乳癌藥物。若真有需求,很擔心自己有乳癌家族史或基因突變等問題,可以與醫師好好討論。
乳癌預防性手術
「手術切除兩側乳房」對許多女性來說就更嚇人了,但知名影星安潔莉娜裘莉就是因為自己於基因檢測時,發現體內帶有乳癌基因,而決定用手術切除雙峰,降低自己罹患乳癌的機會。
另外一種手術方式則是指切除卵巢,減少女性荷爾蒙的分泌。同樣地,在還不是確診為罹患乳癌前,要下這樣的「預防性」治療決定是很困難的,請和醫師好好討論,了解自身的罹癌風險,再做決定。
(本文獲「照護線上」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