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藥最有效?生病為何不會好?想要健康一整年 ,名醫提醒必做3件事

什麼藥最有效?生病為何不會好?想要健康一整年 ,名醫提醒必做3件事

吃藥病沒好?自己當醫師?虛弱不運動?錯誤觀念將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新春伊始,本期特別由台大與北榮名醫群,告訴大家如何建立新的健康觀念。

「奇怪,我明明就有吃藥,為什麼病不會好?」「前幾天血壓沒高了,怎麼又頭暈起來?」「我膝蓋不好,不能運動啊!」醫師診間充斥著這類小問題,但後果卻都是大麻煩;新的一年,哪些是名醫要提醒的健康觀念?

 

患者在確診疾病後,最愛問「有沒有什麼藥物比較有效?」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副院長、神經內科權威醫師劉宏輝說,民眾寄望仙丹一顆見效,但疾病的延緩惡化或是預防。

 

需要的是長期均衡飲食與規律運動,這些基本的事情最重要,否則如同沒有基礎往上蓋房子,很容易就倒塌。

 

 

第一、三餐要均衡,少油少鹽少糖保健康

 

被問到如何健康一整年?台大醫院北護分院院長、家醫科醫師黃國晉第一句話竟然說:「一定要『均衡飲食』。」少油、少鹽、少糖,多吃蔬菜與水果。

 

再簡單不過的一句,你我都知道。黃國晉解釋,民眾容易相信「生酮飲食」(Ketogenic Diet)等「特殊」的飲食方法,但從醫師的角度來看,身體只要營養不均衡,就不健康。

 

甚至會有危險。以生酮飲食來說,大量的油脂取代碳水化合物,若是糖尿病患者會有低血糖的問題,腎臟病患者則可能導致酮酸中毒,非常危險。

 

黃國晉說,烹調的方式以汆燙、蒸煮代替油炸為宜,民眾容易忽略看不見的油,例如雞腿肉,食用時要去皮,免得在不知不覺中愈吃愈胖。

 

而台灣人喜歡服用保健食品,黃國晉提醒,保健食品與藥品間的交互作用影響不容忽視,以紅麴來說,若與降血脂藥物史他汀類(statin)一起食用,會有副作用。提醒民眾,吃任何保健食品前,務必與醫師討論。

 

 

第二、要動才能活,適度運動可強化筋骨

 

台大醫院副院長孫瑞昇說,要保持適量運動的習慣,不拘限種類,能流汗、促進新陳代謝的運動都行。

 

若要好活動,膝關節的保養不能少。台北榮民總醫院副院長、骨科權威陳威明指出,膝關節要好,控制體重不能少。

 

體重每增加一公斤,上階梯時膝蓋負重增加約三公斤,下階梯則膝蓋負重增加約五公斤。若是做蹲與跪的動作,膝關節負重甚至高達體重七倍左右。

 

「多運動會傷膝蓋」、「膝蓋不好不能運動?」這些都不對。陳威明說,很多運動員膝蓋都很好,事實上,膝蓋不好的人更要動,「要動才會活」。

 

 

他進一步解釋,適度運動可以讓軟骨更健康外,強化肌力能分散膝關節的壓力,才是真正保養膝關節的方法。

 

此外,他也提醒,除了多運動,多食用乳製品、蔬菜,多曬太陽強化骨密度,都是存好骨本的祕訣。

 

第三、請遵從醫囑,三高病人務必規律服藥

 

「遵從醫囑、規律服藥」聽起來非常八股,但卻是名醫在診間最頭痛的問題。

 

心臟科權威、北榮副院長陳適安說,高血壓患者大多需要長期服用降血壓藥,儘管藥物已不會傷肝腎,但仍有許多民眾有刻板印象,求助偏方或其他自然養生療法。

 

陳適安解釋,藥物經過層層把關,被證明有效才能使用。雖然需要長期服用,但三高病人如同機器需要保養一樣,服用藥物是保養血管的方法,若不願意規律控制,心臟病來得快,猝死風險也提高。

 

劉宏輝說,很多民眾放假時,「服藥」也跟著放假。但血壓控制是長期性的,唯有規律服藥,才能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畢竟,心血管疾病都不是突然發生。

 

 

劉宏輝還說,不少民眾不敢跟醫師說實話。有些人用藥不規律,或自以為好了就停藥。但心血管疾病往往因為不規律用藥,造成病情惡化,誤導醫師又再加藥。

 

北榮院長張德明也指出,許多風溼免疫的病人,明明控制得不錯,但病人卻會自動停藥,反而導致病情惡化。

 

最重要的事,往往最普通,也是大家都容易忽略、做不到的。名醫呼籲,民眾別以為這些是「老生常談」,一定要身體力行才能健康一整年!

 

名醫提醒三族群必做的保健秘招

▲圖/林思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