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詢/台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邱瀚模
拜醫療檢驗技術發達所賜,檢驗的項目越來越多,近來流行的「一滴血(或一管血),就知道有沒有癌症!」讓民眾躍躍欲試。但這到底是什麼玩意?
台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邱瀚模解釋,人體有腫瘤時,癌細胞與正常細胞會分泌不同的物質,一旦這些物質含量升高,就有可能有癌細胞了,這些特殊物質被叫做「腫瘤標記」。醫界將癌症患者與腫瘤患者體內的濃度做統計比較,訂出所謂的基準值範圍,由於檢驗方便,作為癌症病人治療後追蹤使用。
生意人頭腦動得快,想到既然可以追蹤癌症有無復發,那也可以來看是否有癌症,在健保壓縮下就成了各醫院另一條生路。只是這條路走到現在卻製造了一些問題,民眾在各健檢中心做完後,看到紅色報告就先緊張起來,等到到醫院做完一連串檢查後,雖然檢查沒事鬆口氣,但也已精疲力竭,心情還是不穩定。
腫瘤標記(tumor marker)豐富了健檢項目,但也讓很多人檢查完很緊張,紛紛搶進門診看名醫,希望確診並提早治療。
但民眾不知道的是,腫瘤標記數值高不等同於罹患癌症,邱瀚模解釋,腫瘤標記本身與癌症的相對性並不專一,有些雖號稱與某種癌症相關,但特異性過低,許多非癌症因素如發炎或抽煙等,也會影響到數值高低,其他如檢驗方式等都可能影響結果,醫界並不會單以腫瘤標記數值高低用來「確認」是否罹癌,而是作為一個參考,仍需要專科醫師做進一步檢查,才能完整判斷。
邱瀚模說,如果癌症在早期時腫瘤標記不會明顯上升,而要等到第三期、第四期時才會有所變化,這種腫瘤標記本身作為篩檢工具意義並不大,畢竟等到癌症第三期、第四期,病人本身就會有症狀去就醫。目前最常拿來篩檢的腫瘤指標是甲種胎兒蛋白(AFP,alpha fetoprotein),特別是高風險族群(罹患B 型或C型肝炎),可再搭配超音波篩檢肝癌。
此外,也有民眾以為腫瘤指標都正常,等於沒有癌症。邱瀚模提醒,這也不對,有些癌症的初期,指數不會升高,而其他如體重減輕、食慾不振等其他症狀,也必須由專業醫師判斷是否要進一步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