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蘇達貞
2009年夏暑,為了青春不留白的一群大學師生展開獨木舟環台灣島的壯遊,途中因遇上八八水災,這群師生放下船槳,拿起圓鍬,深入台東太麻里嘉南村去救災,環島的壯遊因而功虧一簣, 但此趟勇敢追夢的旅途卻換得感恩與惜福的成長。
2014年,電影公司看上這故事,重組這群師生組成夢想海洋團隊,再次展開獨木舟的壯遊。這次他們以「漂洋過海的背包客」姿態,計畫從台灣划向日本,最後卻因錯過南風而鎩羽,夢想團隊的成員誓言此生不留遺憾,相約南風再起之日,必將重整旗鼓,再次出發!
2017年,不老水手們結識這批夢想水手,迸出火花,最後由九位不老水手出錢出力,資助當初的夢想團隊,並共同組成「南風再起」團隊,打算一起划著三萬年前的竹筏划出台灣,划到日本。這群忘年搭檔執著地認為天底下沒有不可能的事,只有很困難的事,必須歷經困難,此生才會值得。
▲宣誓出航的時刻。(圖/蘇帆海洋文化基金會提供)
這九位不老水手中,除了岳哥(64)和我(64)是人人喊打的月領18%的退休公務人員之外,沒有一位是閒賦在家的「櫻櫻美代子」,其中
一哥(78)是藥劑師,從事藥材批發生意;
槐哥(70)是長白山上的某農場負責人,南風再起計畫長達半年的時間,他幾乎從未缺席的往返花蓮參與訓練;
詹哥(68)是台灣某外貿企業的負責人,也是長期以徒步與腳踏車環遊世界的旅行家;
標哥(67)在大陸投資石材事業,經商買賣屢敗屢戰,卻越挫越勇,是典型打不死的拼命三郎台商;
健哥(49) 某醫院急診室醫生;
怡姐(61) 某媒體企業總經理;
真姐(45) 在家除相夫教子,還得服侍公婆,在職場還是個專職護士。
真不曉得這群人是怎麼說服家人,並安排出時間,能夠隻身前來花蓮參加這被當時大多數人認為是天方夜譚、癡人說夢的活動,「划三萬年前的竹筏,從台灣划到日本」。
▲自己的「客船」自己造!(圖/蘇帆海洋文化基金會提供)
首先何謂三萬年前的竹筏?一艘沒人見過,甚或沒人相信它曾經存在過的竹筏。到底長甚麼樣子?一艘憑空想像,只夾帶少許推理,但完全無法考證的幽靈船。要如何把它建造出來?與其花錢請師傅來量身打造而被嗤之以鼻,不如自行摸索來得實際,有些時候反求諸己反而單純,於是這群忘年忘我的不老水手與夢想水手開始上山砍竹、運竹、理竹、綁竹……。
又綁竹的繩索從哪裡來?可不能拿現代的鐵線、束帶、尼龍繩來綁,一切都得回到三萬年前,用三萬年前的材料、三萬年前的工具和三萬年前的工法,於是大夥兒又開始採月桃,取其纖維成絲,再搓絲成索,然後再七嘴八舌、七手八腳的嘗試各種專用月桃繩綁麻竹的特殊繩結工法。所謂「最好的技術來自於最錯誤的經驗」,在歷經三個月的綁了又拆,拆了又綁的過程,終於完成人類航海史上的第一艘遠洋客船。
船是造好了,但此船是否能浮能漂?能划?能渡過黑潮?能航行到150公里外肉眼看不到的小島,而不會因風吹浪打而肢解?可是要驗證過才行,所謂「最偉大的冒險家不做冒險的事情,周詳的計畫、謹慎的執行,才是冒險的本意」,於是將此竹筏丟進屋後的荷花池測試其浮力,推入花蓮溪測試其漂流能力,划出海岸測試其是否耐得住海風、海浪、海流的摧殘;又歷經約三個月的測試與改良,前後共建造出四艘竹筏,從笨重的長方形,到輕巧的流線型,到最後立體的船型,這艘仿三萬年前祖先的手工竹筏總算是差強人意的完成了。
▲正式出航前,不老水手們經過一次又一次的陸上操舟演練。(圖/蘇帆海洋文化基金會提供)
對船是有了些信心,但不老水手對自己的體力與長期海上操舟的耐力可是人人無信心,個個沒把握,但不知道是早已老到活得不耐煩,還是自以為人生七十才開始,於是老當益壯的不老水手和年輕的夢想水手夥伴約定,展開為期二個月的魔鬼體能訓練,早晨六點上天台練氣功,七點慢跑八公里,八點重量訓練…
出發前的最後一個月再展開海上操舟和迷航、翻舟、落海、漂流…等海上遇難與求生技巧的演練。
這段超過二年的凝聚共識,一年的整備,半年的造船,二個月的魔鬼集訓,一個月的齊心協力、破釜沉舟式的海上模擬演練,這群忘年忘我的夥伴終於在今年5月23日那天的清晨悄悄地從花蓮出發了。
▲面對無邊無際的大海,竹筏顯得極為渺小。(圖/蘇帆海洋文化基金會提供)
勇敢追夢的旅途是興奮?是艱辛?還是危險?海上景色是否怡人?是否聽見鯨豚歌聲?是否見到龍宮景象?這些都如人飲水,只有追夢的他們自己知道。他們驗證了天底下沒有不可能的事,只有很困難的事;他們悟出了勇敢追夢的果實是感恩與惜福,很少人可以像他們那樣,很驕傲而滿足的對自己說出:
此生活得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