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1
卓良珍
目前臺灣對失智症的診療,以「神經內科」或「精神科」門診為主。由於失智症是一種症候群而非單一疾病,為了找出原因,醫師通常會探究以下問題:
閱讀更多
2023-05-18
林靜芸醫師
手術後得靠身體的修復來復原,組織修復所需的蛋白質由肌肉供應,運動可以增加肌肉。術前補充蛋白質可增加總量,使身體的修復功能最大化。
閱讀更多
2023-01-03
李雅雯(十方)
編按:很多人都知道,理財作家富媽媽十方,因為一場家庭火災開始學習理財而致富。但大家不知道的是,她跟科技業的先生,兩人實際上如何安排薪水?如何計算目標?做哪些事來達到目標?在他們家會做簡單的家庭財報,每年認真看待邁向自由的「業績」。比如: -為加速存下本金,他們有幾年時間選擇不出國旅行。-為了資產累積效率,他們尊奉「不買自住房」的鐵律。-在他們家,不檢討「年收入」,而是檢討「被動收入」的目標達成率。 直到幾年前,先生因科技業工作壓力太大,長期飲食不正常不僅得了糖尿病,甚至患上 重度憂鬱症 ,嚴重到無法下床去上班,而在46歲那年,毅然離開職場。以當時情境說是「被迫提早退休」也不為過。只不過,多虧多年來長遠布局,使得他們當時被動收入已大於家庭支出,早就財富自由,先生本來就隨時可以「主動」提早退休。 或許有人會覺得,科技業薪水高,當然可以財富自由。真的是這樣嗎?有多少高薪的人,還身陷高額房貸、家計負擔,或者為籌措孩子未來教育費用,而不敢想像自己何時才能退休?事實上,薪資高低並非主因,有計劃的分配、運用有限的上班族薪水,打造出被動收入系統,才是真正的關鍵。很多人會自我設限「以我的條件,不太可能達到財富自由……」,但事實上,下定決心的那一刻,你的命運就改變了。以下舉出1個激勵人心的真實故事,沒有高學歷、家計負擔重、低薪工作者,他們都做到了。
閱讀更多
2021-07-09
NOW健康
魚油普遍被認為有益於心臟健康,但近來1項新研究發現,魚油可能也有助於對抗憂鬱症,研究結果發表在《分子精神病學》(Molecular Psychiatry)上。
閱讀更多
2020-09-18
雪兒Cher
網友說,自己國外打工度假回來之後職場工作,發現總是悶悶不樂,去醫院檢查被判定得了 重度憂鬱症 ,原本以為男友會陪她度過人生的低潮期,結果男友卻選擇離開,讓她很難過。人生到底怎麼了?為什麼像自己這麼開朗的人也會得憂鬱症呢?
閱讀更多
2020-09-01
林芷揚
台灣邁入高齡社會,失智症已是不可忽視的問題。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估算,國內目前約有28萬失智症患者。提醒民眾,健忘與失智症的記憶衰退不同,但若懷疑失智可能,應儘早就醫檢查。另外,與壓力相關的憂鬱、焦慮等心理病症都是大腦健康的警訊,未經妥善治療的憂鬱症也是失智症的危險因素之一。
閱讀更多
2020-07-23
楊淑媚、蔡昆道
憂鬱症患者會有長時間的情緒低落,對日常生活失去興趣,食欲下降或食欲大增,失眠或過度睡眠,全身倦怠,失去活力,無價值感,注意力減退,有自殺意念,甚至企圖自殺。
閱讀更多
2020-07-02
林芷揚
憂鬱症是大腦無法正常運作而導致的病症,而大腦掌控了我們的情緒和思考,當憂鬱來襲時,病人會反覆出現負面想法、悲傷想哭的情緒,甚至萌發輕生念頭。因此,對憂鬱症的患者來說,讓大腦恢復正常功能是最重要的事情。除了服用抗憂鬱劑之外,「經顱磁刺激」也是治療的另一種選擇。
閱讀更多
2020-04-16
葉惠君 護理師
那是一個悶熱的夏日午後,我和住院醫師一如往常地拉著行李箱,前往一個新個案家裡進行拜訪,正對著門牌核對地址,就聽到一陣咆哮。「X!我到底是不是妳的女兒?妳一定要這麼折磨我嗎?」讓初次訪視的我們愣在門外。
閱讀更多
2020-03-13
姜善英
當夫妻步入40歲後,看到彼此的臉不再像年輕時那樣悸動,甚至還會覺得煩,年輕時如此小心翼翼呵護的愛情,究竟消失到哪裡去了?
閱讀更多
1/ 3
第 1頁,共 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