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4
理白小姐(梁靖悦)
當時,我最大的渴望就是:「時間自由」、「工作自由」和「工作三年存到一桶金」。因為有「工作三年存到一桶金」這個非常明確的目標,所以我渴望挑戰自己,看著自己的資產一天一天成長,會讓我非常有成就感。也因為這個渴望,常常當我陷入「要做」、「不做」欲望糾纏拉扯之間,就很輕易地能夠控制住自己的購物欲,加上「極簡思維」,我把對物質的渴望降到最低。這樣的堅持與專注,而不是單靠意志力,以強烈的渴望和動機,所以一切都是自動自發,不需要他人督促:按時存錢、按時發部落格。同樣的道理也運用在理財上,按時存好退休金,對我來說,未來想要自由工作的前提,除了擁有多元化的收入來源,也必須要有 100 萬元這桶金做為基底燃料,讓股票利息生生不息,讓複利不斷湧現。
閱讀更多
2024-06-12
林峰丕
不要不相信,很多人在中年之後的大筆開銷是花在牙齒上面。我記得有一次跟淡如聊到這個話題,她說她曾經跟一個Uber司機聊天,司機說光是花在他太太的一口假牙上的錢,居然快把他的退休金用光!這種事情時有所聞,很多有過植牙經驗的病人都會開玩笑說,他們是把一部進口名車給植進自己的嘴裡,由此可知其費用之昂貴。
閱讀更多
2024-06-12
理白小姐(梁靖悦)
對一般人來說,自律是違反人性的。例如,想要每天早晨 6:00 起床,並且慢跑 30 分鐘,這件事大部分的人都做不到,但是睡覺、耍廢、滑手機,這些事做起來卻不費吹灰之力,為什麼?因為內建的驅策力很強烈,所以不用鞭策,自動自發會去做。所以,想達成自律,必須找出「內心強烈的驅策力」,這個驅策力需要跟情感連結越深,越強烈!
閱讀更多
2024-06-12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最近動了一次攝護腺手術,讓我有兩件深刻體會的事。一是要開始面對隨時發生的身體警訊,二是夫妻能老來相伴是多麼地重要。
閱讀更多
2024-06-03
玩股特派員
理財專欄作家嫻人還在職場時,風險資產與非風險性資產比重約為44%與56%。直到被退休後重新調整理財規劃,風險資產比重反而提高了。退休後少了現金流,又可能有醫療等大額支出,為什麼還會如此安排呢?
閱讀更多
2024-05-26
中國時報 謝佩樺
侯昌明跟老婆曾雅蘭育有1子1女,他女兒「侯塞蕾」先前完成義大利的大一學分後,今年準備前往美國紐約FIT攻讀服裝設計。就讀高中的兒子Ken明年也將出國念書,粗估2個孩子大學4年的支出要燒3000萬台幣以上,若物價、房價持續上漲,總金額可能突破4000萬,讓侯昌明不禁感嘆:「真的要再努力賺錢。」
閱讀更多
2024-05-20
黃明惠 整理
撇除低薪問題,一般人想存錢很難嗎?日本媒體《LIMO》訪問前銀行員的觀察,統整出「不良儲蓄人」都有5大特徵,因此總是荷包空空、時常缺錢;同時分享佔日本全體人數2.7%的「富裕層」和「超富裕層」有哪些特點。前銀行員提供理財建議,告訴大家存錢最難的就是起步,不過只要開始改變觀念,就能更懂如何儲蓄。
閱讀更多
2024-05-18
中時新聞網 吳美觀
很多人在職場打拚,繳了一輩子的勞保,就是希望退休後,能夠領到更多退休金,其實參考平均壽命,來估算月領的請領年紀,男女大不同,理財專家試算出男性63歲、女性67歲是開始請領勞保的黃金年齡,只要挑對年紀就可多領70多萬元。
閱讀更多
2024-05-15
樂透人生─吳家揚
最近一大堆統計資料顯示,台灣人越來越有錢,淨資產1億台幣以上的有錢人,竟然超過11萬人。淨資產超過10億台幣以上者,也超過7000人。而法拉利(台灣密度世界第一)、保時捷等超跑在台灣更是賣得嚇嚇叫,顯然台灣人的財富和購買力已受到世界的重視。
閱讀更多
2024-05-06
元氣網 / 編輯陳學梅整理
今周刊編按:58歲藝人何篤霖善於理財,出道至今靠著買房致富,手上擁有逾5戶。由於3年前好友羅霈穎驟逝,告別式上于美人提醒大家趁早寫遺囑,加上隨後疫情肆虐全球,他才意識到「用嘴巴講的沒用,對你好的人,沒有寫下來,你就給不了」,正式找律師立遺囑做好財務分配。據《聯合新聞網》報導,何篤霖近年開始預習退休,也利用立遺囑機會梳理手上資產,被律師認證「這生錢花不完」。他決定扣掉生命終程可能臥床、跑醫院的時間,算出還能好好吃喝多少年,「現在清楚剩下的人生很珍貴,房子也不留了,都正掛牌賣出」。他自認就算手上資金充裕,也不會因此任意揮霍、過天天吃米其林的奢華生活,「我喜歡在市場裡吃陽春麵、乾麵,東西好不好吃跟米其林沒關係,我的個性,就是不會亂花錢的那種。」倒是覺得退休需要預習,才不會一退下來就憂鬱,計畫去不同國家嘗試不同生活,「冬天去曼谷,夏天去加拿大」,不需要移民,只需跟著舒服的季節去長住就好。何篤霖的退休計畫讓不少人為之稱羨,如果「擁有一輩子花不完的財產」,你會怎麼規劃老後生活?(原文刊載於2024/5/6,更新時間為2024/10/3)
閱讀更多
6/ 30
第 6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