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20
研之有物 / 劉芝吟
不論老後是否靠自己,爸媽總期待孩子離家有了一片天,仍會時不時回家探望陪伴。中研院家庭動態調查費時 20 年,追蹤台灣家庭的互動模式,東吳大學經濟系教授陶宏麟從中發現單身女兒最常探視父母。研究成果挑戰了西方經典示範論觀點,反映性別差異影響家庭互動,也預示臺灣未來可能將由大齡女子承擔較重的 養老 壓力。
閱讀更多
2019-11-15
清福養老院
骨質疏鬆症是高齡社會常遇到的疾病,根據國際骨質疏鬆症基金會(IOF) 研究發現,50歲開始是疾病的好發期,台灣50歲以上人口中,擁有骨質疏鬆症的民眾佔了12.3%,女性為15.5%,男性則為8.6%,女性好發率大於男性兩倍。
閱讀更多
2019-10-29
恩典法律事務所
曾經有個判例,有位媽媽希望兒子能夠返還房屋。(本案例為實際個案分享,期盼每一個人的老後,都能夠保護自己,使家庭和樂為最高主旨;法律只保護懂法的人,切記。)
閱讀更多
2019-10-29
吳挺絹律師/理財規劃顧問(AFP)
財產處理上,因為考量的重點不同,也會有多種法律規劃方式,在專業人士的協助下,規劃最適合自己的方式,才能在達成目的的同時,也保障自己與家人間的關係!畢竟「房子」能買新的,但「家」要重建,就沒那麼簡單了!
閱讀更多
2019-10-28
理財+1課 / 駱潤生(CFP)
好的退休品質,除了安排適合的居住環境之外,做好退休理財準備是必要的,畢竟經濟無虞是安心退休的最好後盾。以下幾點提醒......
閱讀更多
2019-10-28
陳志武
美國石油大王洛克斐勒曾說:「如果你想讓一個人殘廢,只要給他一對拐杖,只要幾個月就能達到目的。換句話說,如果在一定期間內你給一個人免費的午餐,他就會養成不勞而獲的習慣。別忘了,每個人在娘胎裡就開始有被照顧的需求了。」他進一步說:「資助金錢是一種錯誤行為,會使一個人失去節儉、勤奮的動力,而變得懶惰、不思進取、沒有責任感。更重要的是,當你施捨一個人時,你就否定了他的尊嚴。你否定了他的尊嚴,你就搶走了他的命運。」
閱讀更多
2019-10-28
樂透人生─吳家揚
小陳夫妻今年42歲,育有2子女,兒子國一,女兒小五。結婚時,夫妻都還是上班族。兒子出生後,雙薪家庭養一個小孩,生活品質還過得去。女兒出生後,夫妻考慮後決定由太太回歸家庭,專職照顧小孩。
閱讀更多
2019-10-08
小虎文
《今周刊》今(8)日舉辦第三屆幸福熟齡台日交流論壇,邀請金牌製作人王偉忠與會座談,現場笑聲不斷,熟齡族群不斷點頭稱是,來看他分享的幸福秘密,老了要快樂,看看王偉忠怎麼做。
閱讀更多
2019-09-25
今周刊編輯團隊
于美人日前在「什麼道理?」節目上討論到老後照顧問題,擁有一對龍鳳胎子女的于美人有感而發地說:「我也提倡到機構照護。」
閱讀更多
28/ 30
第 28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