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6
林靜芸醫師
58歲的蔡先生是彰化人,初中畢業北上念書,學成之後留在台北工作,過年過節才會返鄉省親,蔡爸爸最近以87歲的高齡往生。蔡先生返鄉奔喪,回憶這些年來,自己與父親講話,只有「吃飽了嗎?」「你好嗎?」這兩句,一年直接對話不超過十句。父親一生打拚,老年孤獨寂寞,蔡先生省思才發現,自己與兒子正在複製同樣的人生,瞬間不懂該如何面對這樣無言的晚年。
閱讀更多
2020-11-09
寬寬
女兒出生後,我請了一位阿姨幫我料理家務。阿姨姓王,四十多歲,半輩子待在農村,老家有二十畝薄田。晉北土地貧瘠,二十畝全種了玉米,豐年時,全家年收入四萬多。來我家打工,是她第一次從村裡出來,也是她們村第一個敢獨自出來打工的女人。這麼勇敢,是為了掙錢供女兒上學。王姐有兩個女兒。農村 重男輕女 ,旁人勸她:「好歹得再生個男娃,不然老了誰養你。」她不聽。
閱讀更多
2020-09-10
姜善英
四十歲的E小姐,過了結婚適齡期後,在家人和親戚朋友的催促下,隨便找了條件還算適合的對象,就匆促結婚了。但沒有愛情的婚姻,讓她感到很孤單。為了獲得丈夫的愛,她努力學做料理,可惜情況並未改善。生完女兒後,她的憂鬱症變得更嚴重。陷入憂鬱固然痛苦,因為憂鬱症,而年幼的女兒疏於照顧,更令她自責。
閱讀更多
2020-09-03
李佳蓉
乍看之下,是因為這些父母太溺愛孩子,才造成孩子「啃老」,其實不然。我認為,這些父母愛自己勝過愛孩子,太害怕孩子背棄他們,於是透過滿足孩子的物質欲望、金錢需求,希望孩子一直愛他們。
閱讀更多
2020-05-21
小虎文
「每天我們回到家,變成一件非常放鬆的事,我們睡前一定會聊聊今天發生的各種『小事』,然後彼此都會笑得很開心,白頭偕老就是與自己所愛在一起,一點都勉強不來。」結婚20多年,又一起創業,感情不減反增;誰說婚姻裡沒有愛情、靈魂伴侶?熟齡下半場,沒有他(她)不行。
閱讀更多
2020-05-04
吳若權
適時對外舉手求援,並非懦弱的行為,而是開放機會,讓大家可以一起參與照護長輩,並在這個經驗中學習。
閱讀更多
2020-04-21
張曼娟
「為什麼在我做了這麼多事之後,得到的不是感激,而是責怪?」「為什麼其他的手足可以完全置身事外,只有我孤軍奮戰?」「為什麼成為照顧者之後,忽然變成家中等級最低下的那個人了?」到底是什麼情況,讓不能休息的捕手成為如此孤獨、等級低下的人呢?當然是坐在高台上的「觀眾」。
閱讀更多
2020-04-16
葉惠君 護理師
這是我與他們的故事, 因為他們, 我體會到世事無常……。那是在一個飄著細雨又悶熱的五月天,我結束上午的居家訪視,匆匆回到安寧病房,與阿中和三姊一同討論出院計畫。
閱讀更多
2020-04-11
李佳蓉
從事保險業多年,一路走來,很多客戶都變成了朋友,我也看著他們的孩子一天天長大。理論上,當孩子踏出校園、進入社會,父母就可以卸下肩頭重擔,過起輕鬆的人生,然而,成年兒女無法經濟獨立,倚靠父母的收入度日,這樣的「啃老」例子也時有所聞。
閱讀更多
2020-02-20
咪蒙
作家楊熹文說:「我愛錢,愛那種來路清白乾乾淨淨的鈔票,帶有一點踏實的辛苦味道,可以讓我和男人約會時,一把搶過帳單瀟灑地說我來付;可以讓我在傷心難過的時候,去最貴的餐館大吃一頓,不必對著菜單上的價格斤斤計較;也可以讓我在失戀後,依舊住得起兩室一廳的房子。」
閱讀更多
6/ 8
第 6頁,共 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