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她把長久以來埋在心裡的悲傷和負面情緒說出來,試著接納痛苦的感受和狀況後,情況開始慢慢轉變。她說,放下了想要做到最好的心態,先從自己可以做到的開始做起,心情便輕鬆許多了,而她臉上的表情也漸漸變得柔和。她察覺到自己的痛苦,是因為渴望獲得更多的愛,消除內心匱乏的感受後,幸福感竟跟著增加。
當照顧先生和孩子,不再是希望從他們那裡獲得回報,而是發自內心自然而然地去做這些事時,就不會再像之前一樣,強迫自己付出更多,心也漸漸感到踏實安穩。
B小姐從小在重男輕女的家庭中長大。她心裡總認為自己不夠好,覺得沒有人會喜歡她。即使長大後,有人向她示好,也總是把對方推開,過了四十歲後,依然不想結婚。
幼時差別待遇的傷害,比想像中還嚴重。母親犯下的錯誤,讓她一直深陷痛苦中,久久難以釋懷。她花了很久的時間,才終於明白,自己的價值並非由別人決定。
在諮商室裡,那些她受傷的故事,反覆了說好幾百遍,我聽了也很難過不捨。為了讓她明白並不是她自己不夠好,而是母親重男輕女的觀念的錯誤,身為諮商師的我,一直陪在她身邊,去體會她的感受。經過療癒修復的過程,她慢慢從傷痛中走出來,找回完整的自己。
恢復自信後的她,原本恐男症的問題也解決了,現在正陷入熱戀中。
S小姐從二十幾歲開始,每次結束戀愛的模式都一樣。只要一談戀愛,就會非常黏對方。每隔一小時,就會拚命打電話確認男友在哪裡?想知道對方在做什麼?到最後總是因為男生受不了,而向她提出分手。雖然她也知道,自己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對愛情沒有安全感,但知道歸知道,卻很難改變。
關於在愛情中缺乏安全感的問題,大部分可以追溯到與父母間的依附關係。世界上沒有完美的父母,因此,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依附關係的問題。如果情況嚴重,可能會因為害怕身邊的人離開自己,內心感到極度不安和恐懼,因而產生迷戀執著,甚至出現類似跟蹤的行為。
明知道越是執著,會讓對方越想離開,卻難以改變。要結束這樣的惡性循環,必須抱著破釜沉舟的決心,進行自我療癒。
S小姐也是流了無數次的眼淚,花了很長時間做心理治療。當傷口癒合後,她找回了自我價值,談戀愛時,便擺脫了過去緊迫盯人的模式。
並不是遇見了誰,和誰結婚,就一定會幸福,也不是非得結婚不可。想要遇見真愛、婚姻幸福,必須先完整自己。假如因為過去的事,讓我們感到痛苦,內心世界崩塌,覺得自己很糟糕。那麼,不管遇見的對象是誰,都無法讓我們獲得幸福,只會讓彼此變得更不快樂。
會摧毀掉自己,讓對方陷入痛苦的愛不是愛。
「如果不是因為愛你,我會這麼做嗎?我的世界只有你!」
愛情,很難不執著。一旦相愛,就很容易想依賴,覺得沒有對方不行。然而,若對愛情太過執著,不斷想從對方身上索取愛,填補自己內在的缺口,那麼關係只會惡化不會更好。
不管是男朋友、女朋友,先生或太太,如果另一半因為自己而感到痛苦,就必須要意識到,這樣的愛其實是為了自己,不是真正愛對方。
要先療癒自己的傷口,才能放下內在的不安全感,不再像之前一樣,拚命的向人索取愛。
即使沒有人在身邊,也要清楚地知道,自己絕對有被愛的資格。就像上述這三位女性,她們鼓起勇氣,走過漫長的療癒旅程,相信你也一定做得到。
(本文摘自《年屆四十,中年迷路:不安是人生課題未解,重新盤點現狀,找到最值得努力和期待的事》,采實文化出版,姜善英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