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19
HEHO健康網
「我的昨天消失了,明天還是未知數,我該為了什麼而活?」電影《我想念我自己》帶出阿茲海默症的早中晚期變化,觸動了失智患者與家屬的心聲。每年的 9 月 21 日為國際失智日,讓全世界更重視失智症的防治與照護,共同打造失智友善環境。
閱讀更多
2023-01-17
陳亭均
蔡惠卿穿著剪裁合宜的深藍色西裝,搭配一襲千鳥格紋及膝裙,很優雅地走進會客室。活過一個歲數後,她便不再染頭髮了,頂著銀白雜黑的俐落短髮,笑盈盈坐了下來,比起過去蓬捲的黑長髮,短髮蔡惠卿的氣質看起來更加從容了。
閱讀更多
2022-12-05
財團法人台灣癌症基金會
一次健康檢查發現乳房腫塊,因堅持回台灣參加姪子的婚禮而延後原本預計在美國的手術治療,等到再次回到美國,手術前檢查時,腫塊竟消失了!後來,每半年的例行性檢查,都不見腫塊蹤影。直到七年後的一次健康檢查,開啟了我的抗癌之路。短短的半年內,我罹患三個癌症。
閱讀更多
2022-12-02
偉文隨筆
長達將近三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了許多事物,也打亂了許多人的生涯規劃,包括這本書的作者,伯恩˙韓瑞希,八十多歲的生物學家與超級馬拉松多項紀錄的締造者。
閱讀更多
2022-11-18
呂宜芳, 陳偉婷
靜婷與婆婆同住在一個屋簷下,因此常需要 調適 自己,去適應與婆家人的相處,對於靜婷來說,這樣的 調適 常會讓他感覺到壓力,於是回娘家變成是靜婷期待可以放鬆並照顧自己的時刻,然而卻也因為常常回娘家,引發靜婷婆婆的不滿。「我過去還沒結婚時,在外面工作,通常兩個禮拜就會回家一趟。今年跟老公結婚後,我還是一樣兩個禮拜就會回去,婆婆知道以後就對我說,很少嫁出去的女兒,還這麼常回娘家的。我以前也沒有像你這樣三天兩頭就跑回娘家。」靜婷說著在婆家遇到的困擾。
閱讀更多
2022-11-09
萬年生
《今周刊》1350期「當憂鬱症來敲門」近期出刊後獲得不少回響,本文再透過60歲憂鬱症患者、牙醫師C醫師匿名受訪,現身說法說出憂鬱症患者的苦與難,並從「切身之痛」鼓勵正確面對,及就醫、用藥的重要。以下是她的第一手告白。
閱讀更多
2022-11-08
嫺人
回想起來,為什麼我剛退休的頭2、3年對於退休準備金會有高度的緊張感,是因為我雖然有理財的習慣,但有4件關鍵的事我從來沒有具體思考過:
閱讀更多
2022-11-01
吳明來
過新年的時候,不少退休的同仁都會回承大科技跟我祝福,我們也會一起聊聊近況,當然除了對於新的一年,大家都會互相關心,也彼此祝福彼此身體健康。現代人都注意養生,我也會詢問他們退休生活還愉快嗎?彼此的互動相當良好。他們會跟我說:「吳總,還是懷念上班的時候,有事做不用擔心錢,心裡有重心,人也比較不會生病。每天上班的路程當運動,現在大門都沒有踏出一步,早上起來就坐在電視機前面,健康也每日遞減……」,我當下聽了就很緊張,這樣的退休生活真的比較好嗎?
閱讀更多
2022-10-31
郭美懿
7年前,作家張曼娟88歲的父親被發現罹患思覺失調症,母親也在1年半後被診斷為失智症,從此成為一個獨力照顧者。7年來歷經慌亂、挫折等心情跌宕,至今仍常質疑自己這樣做「夠嗎?對嗎?」她說,對照顧者而言,永遠不知道明天、甚至今天會發生什麼,只能學會活在當下,並把握日常的每一刻美好,提醒自己:「這樣就很好了!」
閱讀更多
2022-10-28
林靜君談心室
最近政壇名人墜樓身亡,引起大眾一陣驚愕:「以為他過得好好的,怎麼會這樣?」有人緬懷他的風度,有人懊惱沒有再多關心他一些。到底在那一躍而下之前,他經歷了些什麼,以致於這麼決絕的告別?
閱讀更多
7/ 19
第 7頁,共 1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