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11
林芷揚
智慧手機普及,許多民眾利用App記錄健康資訊。不過,澳洲研究針對手機App對健康行為改變進行探討,調查肥胖、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癌症等項目,發現App能提供的訊息有限,使用者無法依據實際情況獲得完整的健康建議與精確的醫療判斷。
閱讀更多
2018-06-11
國泰綜合醫院
40歲的黃先生是名電腦工程師,下班後的休閒就是去健身房運動,肩頸的痠疼已持續超過半年,起初以為是長時間使用電腦後所引起的,熱敷休息一下就好。
閱讀更多
2018-05-31
陳亭均
丹.布朗訪台導讀新書《起源》,觸及敏感議題,大膽預言未來宗教可能會消失。科學講究實證,宗教講求信仰,衝突不是互斥,而是促進兩造對話。
閱讀更多
2018-05-31
林秀娟
隨著時代演變,就算老味道,也是需要轉型包裝才能被看到,在台北市饒河街附近經營近二十年的原「老店傳承~顏玲麵線」,就是台北市商業處推動「台北市美食店家再造計畫」的最佳案例。
閱讀更多
2018-05-29
林文欣
我們一直以為自己是活在物質世界的宇宙當中,但卻有越來越多的科學報告證實,其實我們是活在自己過去經驗所創造的世界裡,也就是「意識創造宇宙」,是宇宙活在我們的意識當中。
閱讀更多
2018-05-24
健康醫療網
現代人健康意識抬頭,已有定期健康檢查的概念,但面對令人眼花撩亂的健康檢查項目,受檢者多在意檢查結果能否反應真實的身體狀況?提供了多少健康保證?成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副主任李崇豪醫師表示,想要選擇健康檢查,應確認檢查項目是否達到最佳的性價比(C/P值),且是否由醫師提供正確的報告解釋及建議。
閱讀更多
2018-04-19
職場戳戳樂-洪雪珍專欄
如果有一棟透天庴,價值1,450萬元,賣你550萬元,你買不買?你一定買!
閱讀更多
14/ 17
第 14頁,共 1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