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醫療正夯!手機App搭配人工智慧 提升長照品質

智慧醫療正夯!手機App搭配人工智慧 提升長照品質

智慧手機普及,許多民眾利用App記錄健康資訊。不過,澳洲研究針對手機App對健康行為改變進行探討,調查肥胖、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癌症等項目,發現App能提供的訊息有限,使用者無法依據實際情況獲得完整的健康建議與精確的醫療判斷。

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指出,目前已發展許多遠端醫療,結合手機App之後,若能以醫學研究的方法進行試驗,所產生的演算法將能大幅提升影響力。

 

善用AI人工智慧

提供精確醫療照護

 

陳亮恭主任解釋,AI人工智慧的優勢就是可以將龐大的數據資料進行演算,得到比較精確的結果,而我們可以再將演算的結果進行試驗,進而獲取精確的治療策略。

 

去年就有美國研究以醫學臨床試驗的精神,透過AI人工智慧將數十萬筆的資料進行追蹤,最後驗證行走步速估計的演算法,可以預測心臟病發病的結果。

 

也就是說,有了AI人工智慧的協助,數據不只是數據,而是能深入日常生活提供醫療照護,未來甚至有望讀取斷層影像、診斷疾病、找出致病機轉、開發新藥等。

 

陳亮恭主任也分享,臨床上常遇到糖尿病患者每天認真紀錄血糖,三個月後回診,就帶了多達360個血糖紀錄值到診間,甚至有使用光學血糖機測量血糖的病友,一次可以提供數千筆資料。

 

這些數據雖可供病友自我監測使用,但醫師難以在短暫的門診時間中馬上解讀,這就是AI人工智慧可以介入協助的地方。

 

人工智慧照護輔具

提升失能照顧品質

 

另一方面,台灣已邁入高齡社會,隨著身體衰退逐漸出現失能問題,需要長期而全面的照護。推估台灣目前65歲以上的失能長者約有50萬人,家屬背負長期照護責任,身心俱疲,無論是失能者還是照顧者都容易壓抑情緒,影響健康。

 

陳亮恭主任指出,除了透過智慧醫療協助,醫療照護輔具也是發展重點。比如,機械行走輔具(Robotic legs)可幫助失能者獲得自主行動的能力,溝通輔具則能透過AI演算強化語音辨識,改善使用者的溝通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英國研究發現,聽力損失的老年人的失智風險比聽力正常的老年人更高。陳亮恭主任提醒,聽力變差,腦部需要花更多精神處理聲音的雜訊而產生更多耗損,也會因為長期處在感官微弱的生活中變得自我封閉,加速身心功能退化。

 

隨著智慧醫療蓬勃發展,銀髮照護品質將不斷提升,再配合照顧者的人性關懷與體貼,長輩將能獲得更完整的健康照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