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7
財團法人台灣癌症基金會
我整整抖了兩天,不是因為酒精、咖啡的戒斷症狀,而是來自內心深處升起的恐懼,這是我剛發現鼻咽癌第四期時的心情。「鼻咽癌四期,腫瘤已侵犯到大腦。」當下真的只有「傻眼」可以形容。鼻咽癌從發現到治療的進程速度非常快,因為無法開刀,治療方式只能選擇放療加上化療,距離確診到開始療程,僅僅只有兩週的時間。
閱讀更多
2022-09-26
林暐鈞
植物不僅能療癒生活,也能學到種種智慧,原來人生,可以這麼活著。古碧玲老師的新書著作《不知道的都叫樹》給每一個人不一樣的生活啟發,原來,透過植物可以不斷自問,你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人際關係,如何養育子女,又如何,經營自己的家庭?
閱讀更多
2022-09-26
黃大米
當你自己是一塊「錦」時,誰愛不愛你都不重要,都只是錦上添花的點綴而已。
閱讀更多
2022-08-29
張明志
有一位爺爺八十四歲,得到第三期的惡性淋巴瘤,起初病得嚴重,腹水、肋膜積水、裝著氧氣管,在醫院接受化學治療。他育有三男、三女,除了最小的兒子在美國外,其餘都在臺北。所以子女們成立照顧群,除了僱請看護工外,他們兒女與媳婦分成四組,白天夜晚輪流換班照顧。而且還有一本病房日誌,每隔二十分鐘登記爺爺的狀況,例如:何時打化療、何時輸血、三餐內容與健康食品為何,化療藥水、排便狀況等詳細記載,完全不亞於護理紀錄。因為二媳婦本身就是護理師,每次輪班的人都可以清楚爺爺目前的狀況,以及治療上的進度,包含何時檢查,又該注意什麼。
閱讀更多
2022-08-05
邦妮
性教育,一般在學校都是青少年時期的課程,大約會在十三到十四歲左右接觸到性教育。亞洲國家普遍都是在這時候才開始有性教育。而談到關於性教育,很多都是避而不談,或是抱持著錯誤的觀念,覺得性是很可恥的事,總是認為談論性是很骯髒的事情。相信跟我同世代的人,甚比我年輕更多的人,都被教導認定性教育是難以啟齒的話題。如果有女性談論到性話題,就是傷風敗俗。
閱讀更多
2022-07-06
職能治療師徐瑜
編按:藝人黃嘉千與加拿大籍丈夫夏克立被爆出婚姻觸礁,雙方正在打離婚官司,由於兩人過去幸福形象深映人心,消息一出讓不少人跌破眼鏡。黃嘉千也透過律師賴芳玉發出124字聲明回應,表示「離婚的決定與過程非常的艱難,這個決定也是很不得已」,希望不要因為媒體報導,而傷及無辜的孩子。黃嘉千與夏克立是在2006年結婚,2009年底生下愛女「夏天」,夫妻倆攜手走過異國婚姻的文化、觀念差異,對女兒的教養方式也備受推崇,一家三口幸福模樣羨煞許多人,未料16年婚姻仍劃上句點。夏克立去年返回加拿大之後,IG發文多為居家生活,或是女兒夏天在加拿大上課、生活照片,不見人在台灣的老婆黃嘉千,黃嘉千臉書則僅有工作相關發文。黃嘉千聲明稿只有簡短3段,除了說明離婚決定艱難、對驚擾親友與佔用社會資源感到抱歉,最具重量的恐怕還是那一句「誠摯不希望因為媒體報導傷及無辜的孩子」。在離婚過程中,夫妻雙方難免壁壘分明,甚至搞到撕破臉,但大人可曾想過,孩子是如何解讀離婚這件事?該如何陪伴孩子走過爸媽的離婚風暴?(原文刊登於2021/12/29,更新時間為2022/7/6)
閱讀更多
2022-06-23
許皓宜, 凌柏瑋
如果你要我說當初為什麼去死,我實在無法回答你;我只是好奇你們有沒有問過自己,人到底為什麼要活著?
閱讀更多
5/ 19
第 5頁,共 1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