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買房、買車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父母卻將財產全給弟!即便不被愛,也別忘記愛自己

自己買房、買車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父母卻將財產全給弟!即便不被愛,也別忘記愛自己

讓孩子嫉妒的不是物質,而是愛。

 

但是愛是不能強求的,意識到這點之後,有些孩子就放棄了。

 

因為疫情,和停課在家的孩子相處時間變長,不可避免地,會想起很多自己還是孩子時的事情。

 

以前家裡有訂報紙,每個周末會有作家小野,分享自己家庭生活的文章。

 

我很喜歡,所以每次都會在周末早上唸出來給家人聽。

 

當然,當時的我不知道,爸媽應該就像現在的我一樣,多半是抱著沒什麼興趣,但被迫聽小孩說話的心情去聽的吧!

 

為了不讓小孩覺得爸媽都不在乎他的心情, 做爸媽的有時要拿出各式各樣的演技,例如:對於興高采烈想和父母分享事情的孩子, 必須表現出「聽得津津有味」 的感覺。

 

順帶一提, 排除那些真的打從心裡喜歡聽孩子說話的父母,我想世間的父母,也是有演技拙劣和精湛的差別。

 

不過那不重要, 重要的是「 孩子說, 爸媽聽」,我有這樣的印象。

 

除了唸出報紙上小野又說了什麼以外,我還會把報紙很珍惜地剪下來收藏。

 

有一次,還沒剪的報紙被哥哥拿去畫得亂七八糟。

 

我有沒有哭已經忘了,但總之是非常生氣,而爸媽也責備了哥哥,問他「為什麼要做這種事?」而他到底是嘻皮笑臉還是一臉後悔,我也已經忘了。

 

過了二十幾年之後,身分從父母的孩子變成孩子的父母,我突然想起這件事情,然後有了新的領會:為什麼會做那樣的事情?哥哥的心情,應該是出於嫉妒吧?

 

對於能夠博取父母的注意力,在講故事的當下,和父母形成某個別人暫時打不進去的小圈子,身為另一個孩子自覺被冷落,很自然會嫉妒。

 

因此,想要破壞那樣的愉快時光,希望爸媽把注意力轉回自己。

 

有的孩子是即使是不好的關注也比沒有的好,於是就會故意搗蛋;也有的孩子則會更努力地表現好的一面。

 

但無論如何,我想孩子對手足的嫉妒心,都是出於對愛的渴望。簡單來說,身為孩子就是會想獨占父母,獲得更有安全感的愛。

 

但更進一步想,這種對愛的獨占欲,或許即使長大成人了,也還是一樣吧!

 

我在想起這段回憶時,也想起了朋友的事情。

 

被父母認為比較獨立的孩子,內心可能更孤獨

 

朋友身為家中的長女,一直被用比較高的標準加以要求,反觀父母對弟弟卻從來沒有這麼多意見。

 

她出社會之後房子是自己買、車子也是自己買;而弟弟呢?擁有的都是父母給的,父母甚至連周末也會去幫忙弟弟打掃、幫忙帶小孩什麼的。

 

爸媽給她的理由是:「妳比較讓人放心」、「妳就是比較獨立,會自己照顧自己」。

 

雖然弟弟也早就成年甚至結婚成家,但爸媽對他,那份彷彿對待年幼孩子的疼愛卻絲毫不減。

 

「做得好的人得到的關注,好像比不上做不好的啊......」她在說這件事情時,臉上浮現的是苦笑和寂寞的神情。

 

和其他因父母重男輕女,而明顯得到不同待遇的朋友不同,她的父母非常希望孩子能感覺「 公平」, 所以每次見面就會強調:「 以後我給妳弟弟什麼,也一樣會給妳。」話雖如此,還是知道父母私下給了弟弟很多東西,而她也沒有和父母提出什麼要求。

 

我說「 因為妳一直都是乖的, 爸媽都會比較注意不乖的那個吧。」

 

「但是現在不乖也來不及了吧。」她開玩笑地說。

 

依我對她的了解,比起像弟弟那樣受父母照顧,她其實覺得自己的獨立是比較好的,所以並不是在價值觀上,真心羨慕可以依賴他人的人。

 

但就是在父母對弟弟付出的關愛,明顯比她多的時候,還是會感到失落, 好像內心深處, 還是有著希望能依賴父母的渴望。

 

這種依賴不一定是現實的、物質上的依賴,而是感情上的。

 

通常,被要求獨立到某種程度的人,會覺得在對方面前不被允許表達脆弱,或是表達了也不會被接住而是會被否定。這種在對方面前,只能表現自己堅強一面的感覺,會讓人覺得自己和對方的關係並不完整,好像不能坦承真實的內心。

 

「只會說什麼以後財產會分一樣多給我,但是只要他們對我好一點,一毛也不給我也沒有關係啊。」

 

如果是不了解她的人,或許會覺得她只是嘴硬,但是我完全能明白她的心情。

 

從他人身上得到的感情,不能期待絕對公平

 

有些父母認為, 物質的分配一人一半, 給完全一樣的「 量」就是公平。畢竟在過去,傳統的家庭還會因為性別、出生排行等,給兒子女兒或長子完全不同的比例, 所以現在「 每個孩子都有一份」,被認為是很重要的。

 

但是不知為何,即使物質上做到公平的家庭變多了,孩子卻還是能夠說出「父母比較偏心誰」。我想,那就是因為愛是一種很重視感覺、無法完全被量化的東西。

 

父母和誰相處時有快樂的笑容、對誰說話和顏悅色、對誰的不成熟更能包容,這些東西外人或許看不出來,但身為子女,應該都可以很敏銳地察覺到吧!如果是自己犯錯,不知道會被責備得多慘,也可能會被捨棄,但是當另一個手足犯了同樣的錯誤,父母就像在強調「孩子一輩子都是父母的責任」一樣,用「真拿他沒辦法啊︙︙」的態度去幫忙善後,甚至是袒護。

 

我常常在想,被父母認為「正確地長大了」的孩子,比起一直長不大、讓人操心的那個,好像總是得到父母更少的愛。

 

因為說到底,愛就是一種感性的、無法用理智去控制的東西。

 

理智上覺得孩子長大獨立很重要,但感性上,有些父母非常依賴孩子。當不夠獨立的孩子對自己撒嬌,自己就能滿足「想要被依賴」的心情。很執著要在物質上「一人一半」的父母,是不是內心自己也察覺到,非物質的部分不可能公平呢?但是,在物質上能做到公平,是不是已經很好了呢?還有更多人在對待孩子的時候,是連物質上的公平都做不到呢?

 

在我看來, 每個人都渴望得到的那種父母的愛, 好像是一種「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東西。

 

即使想抗議父母偏心、對手足永遠比對自己好,但仔細想想,比起在孩子還小時不聞不問,只在孩子成年後,對孩子需索無度的那種父母,自己的待遇或許也不是最糟糕的。

 

和朋友在聊這類話題時, 總會想著這種拿別人來比較, 來開導自己的做法好像不太好,但是任何事情一旦牽涉到家庭和感情之後,所謂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又好像沒有在精神上更超脫、更能讓人徹底放下的做法了。只能去想人生本來就是不公平的,即使是同一對父母的孩子,也不一定能得到和手足一樣的父愛或母愛,每個人想要的那種待遇,好像總是會有些理想和現實的落差。

 

所以,放不下,或許只是對自己的為難。

 

父母要為孩子付出多少、怎麼付出,比較喜歡哪一個孩子,那都是父母的選擇,而不取決於孩子的努力。

 

感情的事情本來就不能強求,無論是親子還是伴侶,皆是如此。我們能做的好像只能認清「要不要愛」、「怎麼愛」都是對方的自由。

 

而我們能努力的,是不要因為不被愛這件事情,而再給自己更多的責難。要對自己說,即使不被對方所愛,也不要忘記愛自己。

 

親子關係的失落,會衍生為親密關係的課題

 

講到偏心會覺得可怕,是因為自己也是父母,會擔心自己是否會在無意間,也讓孩子覺得父母偏心了呢?但比起物質上的公平,我更重視的是相處的態度。

 

到了一定年紀,只要好好溝通,孩子其實都能理解父母在物質給予上,可能會有所差異;有時候就是沒辦法每個人都得到一模一樣的東西,也會有需要他們彼此分享的時候。

 

在我看來,父母對孩子的不同態度、相處時的表情,才是最讓孩子耿耿於懷的。

 

所謂的成長,或許也包括了回顧自己和父母的相處之後,更明確地知道了自己渴望的是什麼,並學習放下無法操之在己的部分,努力不讓自己童年的失落,影響到自己未來的其他選擇吧!

 

比起談教養,去提醒父母要公平地愛每一個孩子,我更想談的其實是這個,就是:怎麼樣不讓親子關係的失落,變成未來親密關係的課題。

 

沒有被無條件地愛過,就容易失去自信

 

因為是好孩子, 所以一直得不到父母的關注, 或者說, 得不到父母包容的那一方,其實在感情上,也會有患得患失的傾向。

 

因為從父母那裡所得到的一切都是努力得來,反而不知道如何放鬆自己,去體會「沒有條件的」愛情。

 

為此,心裡就會產生矛盾,在關係中,明明希望對方不是因為自己「很好」才愛著自己,懷疑那不是真實的愛,卻還是努力想要「做到更好」,覺得唯有如此,才不會失去對方的認同。

 

也就是說, 有一種「 只知道用這種方式爭取愛」的感覺;在親密關係、家庭關係中,都不知道怎麼放鬆,只知道埋頭努力。

 

因為這樣的孩子知道, 做一個好孩子, 就能得到父母願意給一個好孩子的「愛」;雖然覺得那樣的愛有所不足,卻也不知道什麼才是對的。

 

長久以往,當身上的角色越來越多,就會變成在交往時想做個好女友、婚後想做個好妻子,甚至是好媳婦。

 

有了孩子之後,更想做一個好母親。

 

總之這一切的「好」,都是為了證明自己有「被愛的價值」。

 

比起一直都我行我素,卻從來沒有失去過父母善意的孩子,那些過得像拼命三郎,什麼都要求自己要「做到好」的人,其實就是這樣被造就出來的。

 

因為從小到大只要他們不夠完美,父母就會把該給的愛收回,讓他們也不太敢去嘗試, 該如何在關係中, 先大聲主張「 這就是我」。

 

更甚者, 正因為他們在內心深處有著「 只要我不夠好, 別人就不會愛我」的恐懼,所以更容易就會選了和這樣的猜想不謀而合、時刻會用「你這樣,我要怎麼愛你」來威脅對方的伴侶。

 

最終,那些做自己的願望,和單純只是做自己就能被愛的那種期盼,會被這樣的對象徹底摧毀,走上只能一直忍著疲憊、看不到盡頭、不斷努力的道路。

 

愛自己,就是接受自己眞實的模樣

 

在我看來,能對自己的內心恐懼有所察覺,比什麼都還重要。

 

要知道自己的努力是出於對未來的嚮往,還是出於童年時期只要自己不夠好,就可能被父母捨棄的恐懼。

 

我們都應該放下「愛就是條件交換」這樣的誤解,肯定自己存在的價值;因為真實的愛,本來就不是因為你夠好才給予的。

 

有人說成長就是學會了不再怪罪父母, 能意識到「 父母其實也是凡人」,但我覺得,光做到這樣還只是一半。

 

但說實在的,連這一半都要十分費力才能做到,因為在我們心中,可能都已經存放了很多「父母不應該這樣」的想法,比方說父母「不應該偏心」、「不應該言行不一」、「不應該不愛孩子」、「不應該只想著自己」等應然的觀念,這些觀念,會讓我們很難去承認父母就是凡人。

 

所謂凡人,就是會做出很多原則上不應該、但其實只有聖人才能百分之百避免的事情。

 

話雖如此,當自己有不被父母所愛的感覺之時,要平心靜氣地去接受父母也是凡人、對孩子的愛也有偏好,而且自己剛好是不被偏好的那一個,說到底,其實並不容易。

 

所以,在掙脫原生家庭影響的路上,光是走到「認知」的這一步,就要突破很多障礙,更不用說後面還有承認和放下。

 

承認自己是比較不被愛的那一個,放下「要更努力去爭取愛」的想法,重要的不只是在做孩子的時候,停止爭取父母的愛,還包括在面對親密關係時,也要放下「努力爭取」的念頭。

 

那種明明就是我對他/ 她更好、明明就是我比較愛他/ 她,為什麼卻事與願違的糾結,就是誤解了愛的本質。

 

以為愛就是要非常努力地去爭取,就像一場比賽,只有證明自己比別人更好、更努力,才有資格得到的東西。

 

接受愛、得到愛,其實是一件自然的事情

 

如果在一段關係中,一直感覺到如果自己不夠好,這份愛就會失去;有這樣的恐懼時,或許就是該適時停下來,檢視自己內心,是否有過去沒有痊癒的傷口。

 

我認為,過去的親子關係、父母給我們愛的方式,會間接影響到我們認為「愛」是什麼。

 

在父母那邊無法得到包容,可能會讓人更努力地想要從伴侶身上獲得彌補,但是問題從來不是「你還不夠努力」,或者是「你不夠好」,而是你不夠愛自己。

 

你不覺得平凡的自己是可愛的,沒有自信用原本的樣子去得到愛,無法相信不夠好、不夠完美的一面即使呈現出來,也會有人能接受和包容。

 

為此,如果想要打破這樣的觀念,一開始需要改變的就是自己對愛的感受和認知,別讓自己一旦踏入感情,就掉回原本的窠臼:陷入越努力、內心越空虛的惡性循環。

 

即使父母沒有給過你無條件的愛,總是否定你不夠好的一面,也要相信這個世界上,一定有人能接受真實的你。

 

只是你必須轉移目光,讓自己看見和父母不同的對象,才可能體會到那種你過去未曾得到,但確實存在的,一種令人安心的感情。

 

說到底, 在親子關係裡有所失落的人, 如果真的有什麼需要努力的,那就是努力放下「自己不夠好」的感覺吧!雖然「努力放下」聽起來就有點自相矛盾,好像越是努力,只是越證明了放下這件事情有多難,但是,至少要有意識地提醒自己。你已經很好了,真正愛你的人,會愛你真實的樣子。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本文摘自《今天雖然很好,但不知道明天會怎樣:別怕受傷,生活就是懂得擁抱傷口再緩慢前行,這樣就很幸福了》,幸福文化出版,羽茜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