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05
謝曉雲
哪些運動適合減重?運動前後怎麼吃更能瘦?運動量愈多愈容易減重?運動後會痠痛才有效?⋯⋯減重名醫、瘦身達人、營養師從科學、專業的觀點為你一一解析。
閱讀更多
2018-04-16
林芷揚
孫夢萍女士原從事 舞蹈 教學工作,獨自撫養兩個子女長大,日前發生車禍,幾乎使她全身癱瘓。為了不讓孩子未來在她病床旁忍受悲傷的同時,還要為了做出醫療決策而痛苦,孫女士根據《病人自主權利法》,預立醫療照護諮商與預立醫療決定,與孩子達成臨床情境的共識。
閱讀更多
2018-04-14
林芷揚
台灣失智症協會設立的「young咖啡坊」是全台首家由年輕型失智病友服務的咖啡館,由年輕型失智症者接待客人,並進行介紹、備餐、出餐、結帳等工作,透過人際互動延緩退化、增加自信。日前媒體報導,咖啡館生意冷清,許多民眾趕緊到場支持,讓失智者與家屬都非常感動。台灣失智症協會感謝大眾相挺,今(28)日特別提供交通與菜單資訊方便民眾參考,也期待社會對失智者多一點理解與體諒。(2019/08/28更新)
閱讀更多
2018-02-12
陳亭均
41歲的藝人連靜雯,是演員,也是瑜伽老師,今年國際瑜伽日(6/21)她在臉書上分享她練瑜珈已經超過15年了,從瑜伽練習者到瑜伽老師,最重要的東西就是「堅持」。「堅持撥時間出來站到瑜伽墊上,給自己的身體跟心靈對話的空間;堅持持之以恆的努力,不比較,不執著,從每一天自己新的身體出發,面對自己的困難,慢慢從自己的位置前進。」以下是《今周刊》2018年的專訪:
閱讀更多
2018-01-18
梁瑜珊
「有一些人,一輩子從來沒有進餐廳享用過桌菜料理,不是他們不願意,而是不得不,因為他們坐在餐廳裡可能會引起騷動,有的人甚至覺得他們的存在會造成不便。所以對一般人而言,上館子吃飯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但對他們來說卻是遙不可及。」
閱讀更多
2018-01-11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很多人說,要擁有幸福的「退休人生」,一定要具備以下「五老」:老伴、老友、老本、老居,和老身,然而我卻認為這些都太被動、太消極,好像如果不能牢牢抓住,晚年就會非常淒涼。誰說老來就不能有「新」意?
閱讀更多
2017-12-06
健康傳媒 - e 起 i 健康
婦女約在45到52歲時,由於女性荷爾蒙分泌逐漸減少,可能會產生熱潮紅、盜汗、陰道乾澀、骨骼痠痛、失眠及心情低落等情形,稱之為更年期。
閱讀更多
2017-11-21
麥田出版
退休之後如果只是為了「不能不做點什麼」而焦急地找一件事學習,理所當然地無法從中感到快樂,因為你從一開始只是將興趣的養成當作一種義務。
閱讀更多
2017-11-02
陳亭均
去年一場車禍,讓停不下來的林懷民,終於把腳步緩了下來⋯⋯。即便如此,他創作精力仍然旺盛,新舞作,他要展現「濁水溪以南的活力」。
閱讀更多
2017-10-09
王炘珏
長照財源仰賴政府預算、企業投入意願低、離職照護者苦無援助,這些是台灣照護的困境,在台日交流論壇上,日本分享經驗,談他們如何在政策、產業、醫療協力,減輕照護者重擔。
閱讀更多
11/ 13
第 11頁,共 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