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8
郭美懿
許多國人把看牙醫視為畏途,特別是長輩遇到蛀牙、掉牙、牙齒痛都寧可尋求偏方或先忍一忍,更別提會每半年定期找牙醫師洗牙一次。而坊間更是充斥許多錯誤偏見,如:「洗牙會讓牙縫越洗越大?」、「罹患牙周病,細菌會跑到心臟?誘發心臟疾病?!」民眾害怕看,卻又恐懼不去會有後果,如此矛盾心情,常讓民眾耽誤了就診時機。
閱讀更多
2023-08-07
NOW健康
現代人受到社群媒體、明星藝人影響,愛美需求更甚,不僅注重自己的形象,對於美齒的要求不只是整齊,更加講究亮白度的提升,為能擁有完美的微笑曲線、增加自信心,不少愛美人士會選擇求助牙醫,諮詢瓷牙貼片或是全瓷冠項目。
閱讀更多
2023-07-04
NOW健康
心肌梗塞不只好發於寒冷的冬天,炎熱高溫的夏天也可能因為人體血管擴張,流汗過多、水分補充不足,導致體內血液變得濃稠,進而出現冠狀動脈堵塞的情形。尤其三高患者、肥胖不運動、飲食過油、好菸酒等,不分季節都是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群,應多加留意。
閱讀更多
2023-06-30
NOW健康
近日天氣「晴雨交織」,尤其北部的溼氣偏重,又是盆地地形,濕氣與熱氣很難散發。聖元中醫診所院長鄭愛蓮醫師表示,下過雨後出太陽,地面濕氣蒸發,濕熱交雜容易引發部分民眾的皮膚疾病,像水泡、濕疹、異位性皮膚炎等症狀就容易加劇。
閱讀更多
2023-05-09
NOW健康
藝人康康在3年前曾因為突然感到噁心、眩暈、想吐,緊急送醫才發現血管已阻塞42%,差點導致腦中風,這些看似常見的症狀,容易使人誤認為「休息一下就會好」,因而錯過黃金搶救期,若能掌握正確的預防觀念,以及出現徵兆時盡速就醫,仍有機會減少發生永久性中風後遺症的風險。
閱讀更多
2023-03-09
謝政言醫師
老年人牙齦疼痛牽涉原因很廣,隨著年齡增長,牙齦組織會逐漸萎縮,當牙齦退縮、變薄,就有可能導致牙齦易受刺激及疼痛。此外,老年人常伴隨慢性疾病和藥物治療,如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抗凝血劑等,這些疾病和藥物可能導致口腔狀況的變化,包括口乾、口臭、口腔感染和牙齦疾病等,也是造成牙齦疼痛的主要原因。
閱讀更多
2022-11-25
游惠捷醫師
牙周病顧名思義就是牙齒周圍的疾病,主要發生在牙齒和牙齦交界的地方,細菌會讓牙齦發生發炎、紅腫容易流血等現象。主要原因是因為沒有確實的清潔牙齒或是使用牙線的習慣,導致細菌在牙齒周圍累積。所以口腔的照護,不能只在乎牙齒,牙齦的健康狀況也是非常重要的,接下來就讓我來跟大家分享關於牙周病的冷知識。
閱讀更多
2022-11-09
郭美懿整理
隨著疫情趨緩,民眾生活慢慢回歸日常,但有些人疫後身材變形,還出現易喘、疲倦無力等症狀,擔心是長新冠後遺症,但到診間檢查,竟發現是甲狀腺低下的問題!
閱讀更多
2022-09-20
郭美懿
許多熟齡人士到了一定年紀,都有牙齒 脫落 的問題,但缺牙要補時,卻往往徘徊在「植牙」與「活動假牙」之間。臺中慈濟醫院牙科醫師林冠佩指出,植牙好處不少,但部份病人涉及手術會有一定風險;活動假牙雖然相對沒有那麼方便,但安全性高、價格也更親民,可以選擇對自己最佳的方案,沒必要跟著潮流做!
閱讀更多
2022-08-22
謝政言醫師
上了年紀,除了外貌的改變,身體健康也是大家最關注的話題。而熟齡世代隨著年紀增長,口腔也逐漸浮現出許多狀況;這些症狀不僅為生活帶來困擾,也可能是某些健康問題的前兆。
閱讀更多
3/ 11
第 3頁,共 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