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19
郭美懿
一般人都知道肝臟會纖維化,卻少有人知道 肺臟 也會纖維化!2個月前一名病患因跌倒骨折就醫,住院時照X光才發現他有「菜瓜布肺」,也就是「特發性肺纖維化」。醫師指出,「菜瓜布肺」雖然罹患率低,但如果沒有及早發現並適當治療,5年存活率比許多癌症還要低,是致死率很高的疾病,值得大家留意。
閱讀更多
2024-02-05
照護線上
「65歲民眾可以接種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囉!」台大醫院北護分院家醫科曹玉婷醫師指出,「為了長者提升保護力,避免因感染肺炎鏈球菌而導致嚴重併發症,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對象已從71歲放寬至65歲,並納入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PCV13),大家一定要趕緊帶家中長輩到醫療院所接種!」曹玉婷醫師說明,肺炎鏈球菌可潛伏在鼻腔,並透過飛沫傳染,許多人原本就處在健康帶菌的狀態,但是在免疫力下降的時候,肺炎鏈球菌便趁虛而入,造成感染,例如在感染流行性感冒病毒之後,可能出現次發性肺炎鏈球菌感染。
閱讀更多
2024-01-11
NOW健康
依據衛生福利部109年癌症登記報告,國人10大癌症發生排行中,大腸癌已連續15年居冠!大腸直腸癌因初期症狀不明顯,所以很多人難以察覺,有些患者發現時常是中後期,癌症已轉移到其他部位,往往增加治療的難度。
閱讀更多
2023-12-27
NOW健康
依據衛生福利部109年癌症登記報告,國人10大癌症發生排行中,大腸癌已連續15年居冠!大腸直腸癌因初期症狀不明顯,所以很多人難以察覺,有些患者發現時常是中後期,癌症已轉移到其他部位,往往增加治療的難度。
閱讀更多
2023-09-26
照護線上
「醫師,我的胸口最近都會痛。」80歲的王女士指著胸骨說。王女士是在10多年前發現乳癌,並接受手術切除,確認是荷爾蒙陽性、HER2陰性乳癌,於是接受抗荷爾蒙治療,也持續在門診追蹤。
閱讀更多
2023-07-17
照護線上
「醫師,我的脖子有摸到一顆硬硬的東西。」28歲的林小姐指著頸部左側說。「會痛嗎?」醫師問。「不會。」林小姐搖搖頭。
閱讀更多
2023-07-04
營養醫學博士 劉博仁
多年來,癌症一直高居台灣十大死因首位,所幸,進步的醫療為眾多癌友爭取到更多生存的機會,也因此,除了勇敢對抗,病人更需學習如何與癌細胞和平共處。本書從治療、調理、日常保健三個面向切入,解除大家對癌症的各種疑惑,幫助癌友用最有效,也最適合自己的方式,重拾健康。
閱讀更多
2023-07-04
鄭閔聲
編按:據國健署109年癌症登記資料及衛生福利部111年死因統計顯示,前列腺(攝護腺)癌在台灣男性癌症中排名第五,死亡率則同樣位居第五位,長期觀察排名更有往前趨勢,近40年來台灣攝護腺癌發生率增加約70倍,死亡率則加約20倍,並好發於50歲以上男性。近年不少名人飽受攝護腺癌之苦,包括藝人余天、前衛生署長楊志良、衛教專家潘懷宗、以及作家李家同等;而太電前董事長孫道存更在2021年因攝護腺癌惡化離世。攝護腺癌是個進展緩慢的癌症,早期沒有症狀,許多患者在發現攝護腺癌時,常常已經進入晚期,甚至轉移到骨頭、 肺臟 、肝臟、腎上腺等處,會出現骨頭轉移、內臟轉移的,屬於進展較快速、惡性度較高的高風險攝護腺癌。想要早期發現攝護腺癌,新光醫院董事、亞洲泌尿外科醫學會秘書長邱文祥表示,有一種很好的血液腫瘤標記「攝護腺特異抗原」(PSA),建議50歲以上男性每年固定抽血檢驗,當PSA異常升高,下一步就是要進行攝護腺切片,因為第一期攝護腺癌的10年存活率可達95%,如果早期發現,就不必擔心會死於攝護腺癌。(原文刊載於2021/3/10,更新時間為2023/7/4)
閱讀更多
2023-06-16
癌症希望基金會
根據衛福部2023年所公布的資料顯示,肺癌已連續19年高居癌症死亡第一位,成為國人的致命殺手。肺癌當中,以肺腺癌發生率最高,而最常見的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基因突變(EGFR)所致。肺癌越早期發現,手術切除範圍越小,生活品質愈佳,長期存活率也愈高,研究發現,EGFR 肺腺癌病人,手術後使用輔助性藥物治療,特別是口服TKI標靶藥物,可有效降低復發率,預防腦部轉移。想知道肺癌如何早期發現? 如何開刀? 如何預防復發嗎? 快來看林口長庚胸腔外科趙盈凱醫師的最新臨床治療經驗分享,好好保護自己的肺!
閱讀更多
2023-06-02
彥寬
人一旦氣血不足,血液循環受阻,各部位器官就會出現功能衰退,相對便會引起睡眠障礙。
閱讀更多
2/ 10
第 2頁,共 1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