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神經迴路

顯示第 11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13

練習「正念生活」的8週課程!心理學博士:培養正念覺察,讓工作效率提升40%,找回內心安定

tCol 2024-11-05

趙安安

練習「正念生活」的8週課程!心理學博士:培養正念覺察,讓工作效率提升40%,找回內心安定

「你累了嗎?」是臺灣人都熟悉的一句廣告臺詞,累的值得不打緊,瞎忙一場才令人想哭。長年為企業提供專業的壓力管理、職業心理健康評估的心理學博士趙安安強調,不瞎忙的關鍵,就在於自我的覺察。首先,覺察自己是否設定了明確的目標,確保目標是清晰且具體的。其次,覺察自己是否培養了正念的態度,不讓負面情緒消耗我們的能量。接著,覺察自己是否養成了行動方案的執行力。為幫助初學者實踐正念與自我覺察,趙安安表示,在當中覺察自己的慣性模式,當發現偏離軌道時,及時暫停,反思並調整,以新選擇引領自我回歸正軌。

閱讀更多

老得漂亮,是一種本事!中年是人生的轉折點,學會「減法生活」避免成為討人厭的大人

tCol 2024-08-14

千里淳風

老得漂亮,是一種本事!中年是人生的轉折點,學會「減法生活」避免成為討人厭的大人

一個人究竟是如何活成他年老時的樣子的? 簡單來講就是四個字:積習難改。

閱讀更多

當心「一心多用」造成腦神經疲勞!1個親身實驗提升專注力,擺脫容易分心的困擾

tCol 2023-07-05

丹尼爾.高曼, 理查.戴維森

當心「一心多用」造成腦神經疲勞!1個親身實驗提升專注力,擺脫容易分心的困擾

多工任務(multitasking)的想法是一個迷思,因為大腦是不會多工任務的,只會很快的從一個任務(我的工作)切換到另外一個任務(那些好笑的影片、朋友的新消息、逼人的簡訊)。每一次轉換,我們的注意力強度就大大減低了,有時候要花幾分鐘,才能夠重回原本專注的深入程度。

閱讀更多

每5名老人即有1人失智!逆轉失智初期10症狀,善用氣味喚回記憶,用營養療癒大腦

tCol 2023-06-14

趙閎毅

每5名老人即有1人失智!逆轉失智初期10症狀,善用氣味喚回記憶,用營養療癒大腦

想不起來別人的名字、翻遍包包找不到鑰匙、忘記今天跟朋友有約...每個人的記性都可能「凸槌」,會是失智症嗎?國際失智症協會提出十大警訊,提醒民眾及早注意!

閱讀更多

退休老師外表如常,竟因「這件事」發現失智!1方法揪出「阿茲海默症」,及早因應仍有希望

tCol 2023-05-16

莊宜芳醫師

退休老師外表如常,竟因「這件事」發現失智!1方法揪出「阿茲海默症」,及早因應仍有希望

70歲的金先生過去是高中老師,退休後便在醫院擔任志工,最近同為志工多年的張阿姨發現,金先生有時會對來櫃檯詢問的病患或家屬給予錯誤指引,尤其是最近新增的醫療服務,金先生會搞不清楚在何時、何地提供這項服務,而給予錯誤資訊。張阿姨看到我們在醫院進行失智症研究的受試者召募海報,建議金先生可以參與研究,接受認知功能平估與大腦影像檢查,以了解自己的大腦功能。

閱讀更多

工時變長、工作效率越來越差...養成1個「好習慣」讓大腦脫胎換骨,腦力回春到25歲超簡單

tCol 2022-09-08

山田知生

工時變長、工作效率越來越差...養成1個「好習慣」讓大腦脫胎換骨,腦力回春到25歲超簡單

史丹佛大學教授紐森(Eric Knudsen)數十年來的研究顯示,只要改變「面對事物的方法」,即使過了25歲,仍能和兒童或25歲以前的年輕人一樣,甚至擁有更好的成長空間。在25歲之前,學習新知是人的本能,就算不用刻意練習,人也會自然而然地學會許多新知識;然而成人會因為大腦「偏愛簡化」的機制,盡可能選擇已知的事物、排斥變化,為了不受限於大腦本能,成人更需要有意識地專注、行動與休息。

閱讀更多

肌肉不會背叛你!林靜芸:30歲開始做「這件事」,抗三高、失智風險,大腦更年輕

tCol 2022-03-30

林靜芸醫師

肌肉不會背叛你!林靜芸:30歲開始做「這件事」,抗三高、失智風險,大腦更年輕

根據109年12月體育署的資料,台灣規律運動人口只約33%,也就是說台灣大部分的人沒有良好的運動習慣,尤其是忙著賺錢生活的年輕人。小莉就是典型沒運動的病人。她37歲,被公司派到大陸,抛夫棄子工作了三年。期間她月經變亂,該來的時候不來,來了就停不住。接著發生心悸、失眠、腸躁、憂鬱、蕁蔴疹、肥胖等等困擾。小莉不得不請求調回台灣。

閱讀更多

離職後才發現,3萬生活費根本不夠用!她42歲提早退休:老後花錢速度驚人,退休金至少1千萬

tCol 2022-02-07

孫悟天, 孫太

離職後才發現,3萬生活費根本不夠用!她42歲提早退休:老後花錢速度驚人,退休金至少1千萬

到底需要多少錢才足夠支應退休生活所需?先讓我做個譬喻。

閱讀更多

查不出病因的不舒服,都是心病了!許瑞云醫師:每個心念都會影響細胞,訓練「自癒力」很重要

tCol 2021-10-07

李易紓

查不出病因的不舒服,都是心病了!許瑞云醫師:每個心念都會影響細胞,訓練「自癒力」很重要

《今周刊》周四(10/7)舉辦第五屆幸福熟齡臺日交流論壇,邀請心能量管理中心執行長許瑞云醫師,以「心念自癒力」為題,分享如何能夠療癒自己、解決疑難雜症和慢性疾病。

閱讀更多

有能力幫助別人是福氣!50歲後學著做貴人,修補一顆受傷的心,不是你說了什麼,而是做對「這件事」

tCol 2019-10-07

留佩萱

有能力幫助別人是福氣!50歲後學著做貴人,修補一顆受傷的心,不是你說了什麼,而是做對「這件事」

我有好幾位個案這樣告訴我:「我不敢和我的爸爸/媽媽/朋友/伴侶表達情緒,因為我很怕他們會評價我、不接納我。」當他們好不容易鼓起勇氣和對方分享,卻意外發現對方的回應比預期中來得好。

閱讀更多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