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29
郭美懿
癌症是目前全球死因首位,每年導致逾880萬人死亡,且人數逐年成長;而在台灣,癌症自1982年起即盤據國人死因第1名,僅2022年就有近5.2萬人癌逝,平均每4分19秒就有1位國人罹癌。儘管生醫技術日新月異,癌症已非不治之症,但在醫療生技的開發上,卻因高風險而往往面臨資金斷炊的窘境,也延緩癌症醫療的相關進程。中央研究院院士、世界知名金融工程學者及生物金融學創始人羅聞全(Andrew Wen-Chuan Lo)日前受邀來台,他以「金融科技如何幫助癌症醫療」為題發表演說,分享如何運用金融工程與數據分析,提出創新的生物製藥商業模式,突破醫藥科研界的資金瓶頸,也為資金投資尋找新出路,讓更多新藥有機會問世。
閱讀更多
2023-12-29
NOW健康
現代人手機、平板不離身,加上工作或學習又以電腦為工具,長期下來導致用眼過度,眨眼頻率變少、淚液分泌降低,使得乾眼族群愈來愈多。許多人會選擇點人工淚液來 改善 乾眼症狀,但人工淚液治標不治本,如果乾眼症已達中重度或已損及角膜,那麼可考慮使用自體血清點眼液或羊膜手術來 改善 。
閱讀更多
2023-12-29
瑞克‧韓森
想像一下,一條平靜的河流,你和朋友坐在一艘獨木舟上,你們穿著漂亮的衣服,享受著週日的野餐時光。突然間,獨木舟旁發出一聲巨響,被撞翻了。水很冷,你們掙扎慌亂地浮出水面。這時你看到了什麼?有兩個青少年正在嘲笑你們,因為他們悄悄地靠近,將你們撞翻到河裡。此刻你心裡做何感想?
閱讀更多
2023-12-29
照護線上
「根據研究,巴金森病(帕金森氏症)患者可能有四成到六成,都有心情低落、焦慮等問題。」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神經部巴金森暨動作障礙科敖瑀醫師指出,「曾經有位女性患者在用藥之後動作症狀明顯 改善 ,但是每次回診的時候,沒講幾句話就會開始流眼淚。在進一步了解她感受到的壓力後,我們調整藥物,也邀請家屬一起了解巴金森病,化解誤會。」另外在藥物方面,除了使用傳統的左多巴胺之外,也可以考慮加上多巴胺受體促效劑或其他機制之藥物,敖瑀醫師說,多巴胺受體促效劑能 改善 動作症狀,同時也對非動作症狀有幫助。後續,上述患者的反應良好,情緒有 改善 ,且沒有明顯副作用。
閱讀更多
2023-12-29
照護線上
「醫師,我的心跳好慢。」王女士說。「有感到不舒服嗎?」醫師問,一邊把手搭在患者的手腕上計算心跳速率。「就覺得很沒力,經常會頭暈。」王女士說。「你的心跳每分鐘才40幾下,要趕緊檢查喔。」
閱讀更多
2023-12-29
照護線上
40歲的時尚工作者林小姐(化名),長期受氣喘所苦,不僅每週跑急診2至3次,且類固醇藥物導致體重大增十公斤,嚴重影響時尚工作、 打擊自信。振興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曾敬閔指出,若使用2至3種藥物仍無法有效控制病情,就須進一步透過抽血或肺功能檢測,確認是否屬於嚴重型氣喘。
閱讀更多
2023-12-28
照護線上
「醫師,這次的抽血報告還好嗎?」30多歲的陳先生問。「數值又進步了!」醫師翻開病歷說,「這次的血小板是16萬/UL,已經在正常範圍。」「肝硬化的狀況呢?」陳先生問。「肝臟也有漸漸 改善 喔。」
閱讀更多
2023-12-28
照護線上
「醫師,我最近體力變很差,食慾也不好,只要吃一點東西就覺得很飽。」60多歲的王先生抱怨。「還有其他不舒服嗎?」「骨頭都會痛,不曉得是不是因為年紀大了。」王先生捶了捶大腿。
閱讀更多
2023-12-26
郭美懿
台灣逾4成高齡人口罹患3種以上慢性病,每3人就有1人同時服用5種以上藥物,「多重用藥」不僅造成身體負擔,還可能因為交互作用讓藥效適得其反。花蓮有位55歲女病患,就因為患有高血壓、高血脂、高尿酸、糖尿病等慢性病,每天要吃逾50顆藥物。經高齡整合照護門診協助,進行「藥物瘦身」,減去有相似作用、還有已產生不良副作用的非必要性藥物,現在每天吃的藥只有之前的三分之一,精神與身體狀況卻大為 改善 。
閱讀更多
2023-12-26
郭美懿整理
入冬後天氣轉涼溫差大,手腳冰冷讓人凍未條,甚至凍到晚上難以入睡,或是招身邊人抱怨,究竟在飲食上,可以怎樣 改善 這情形?營養師指出,有些人即使天氣不冷,手腳一樣冷冰冰,所以也可能是貧血、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低下等毛病使然。不過這些幾乎都與血液循環有關,因此飲食上可多補充鐵、鎂、B群、維生素E等四大營養素,提升血液循環,也就能 改善 手腳冰冷問題。
閱讀更多
25/ 30
第 25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