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指導

顯示第 25126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300

曾因丈夫過世而過度悲傷,現在才領悟:以後的日子,可以自在的活著

tCol 2019-02-12

太雅出版社

曾因丈夫過世而過度悲傷,現在才領悟:以後的日子,可以自在的活著

先夫五十八歲時因急性腎衰竭而被送到急救醫院,就這樣成了不歸之人。那年我五十六歲。

閱讀更多

過了40,一定有些東西是往下拉!劉若英:每個年齡都有它美好的地方,只要享受當下就好

tCol 2019-02-01

Marie Claire美麗佳人/廖崇捷

過了40,一定有些東西是往下拉!劉若英:每個年齡都有它美好的地方,只要享受當下就好

2018年首次執導電影《後來的我們》,就讓劉若英成為華語片最賣座女導演,帶著導演處女作面對媒體,劉導演這回心情顯得格外輕鬆。採訪的這個午後,她說上午才剛剛參加完兒子的園遊會,面對生活,劉若英坦言:「現在比較能夠享受放鬆這件事情了,東摸摸西摸摸好像也是種幸福。」

閱讀更多

面對外人批評、指手指腳,5個絕招使出來!別忘了,你永遠是自己生活的主人

tCol 2019-02-01

林靜君談心室

面對外人批評、指手指腳,5個絕招使出來!別忘了,你永遠是自己生活的主人

沙特 (J.P. Sartre) 說,「他人即地獄」。雖然不確定有沒有誤解這位法國哲學大師的意思,但每次看到一些完全不顧及聽者感受,一味強迫他人接受自己關心的場面,那被強迫接受者的神色,總讓我想起這句話。

閱讀更多

退休後,你就是自己的老闆!每天早晨這樣做,夢想漸漸實現,邁向美好第二人生

tCol 2019-01-30

大好書屋

退休後,你就是自己的老闆!每天早晨這樣做,夢想漸漸實現,邁向美好第二人生

步入退休生活,我們就成為自己的上司。由於我們以往完成的目標,可能都由他人所設定,或是那些目標,至少都與旁人有關,以至於我們往往不習慣設定只和自己有關的目標。當我們著手練習寫晨間隨筆,或許會發現自然而然就決定目標何在。

閱讀更多

過年沒事就是要追劇!盤點20部必看好劇都在這!

tCol 2019-01-28

蘇君薇

過年沒事就是要追劇!盤點20部必看好劇都在這!

過年不追劇要幹嘛?去年(2018)台灣、中國、日本及韓國都推出不少精彩戲劇,平常沒時間看的好劇,就趁現在一次補齊吧!另外,本刊也特別挑選幾部即將播出或正在熱播的戲劇,提供給大家參考。

閱讀更多

【難得的幸福】因為照顧媽媽,我才有機會幫她剪頭髮,用雙手確認她的存在

tCol 2019-01-25

新自然主義

【難得的幸福】因為照顧媽媽,我才有機會幫她剪頭髮,用雙手確認她的存在

照護媽媽以來,為了跑市公所的申請流程和家中進行的改建工程,每天忙得不可開交。直到有一天回過神,才驚覺老媽媽的頭髮好長了。只因為眼前有緊急作業要處理,所以時間和精神都十分緊迫,根本無暇關照到她老人家的門面問題。再這樣下去,媽媽就要成為古老傳說中深山怪姥的模樣了。我為自己的疏忽而頻頻道歉反省。

閱讀更多

林靜芸/50歲後,是人生的第三樂章!把握退休生活5個特色,讓生命更精彩快樂

tCol 2019-01-14

林靜芸醫師

林靜芸/50歲後,是人生的第三樂章!把握退休生活5個特色,讓生命更精彩快樂

王教授依規定在65歲退休。離開他的職位後,在家裏沒事作,因為小中風休養了五年。70歲再出現的時候,居然變了個人。沒人喜歡從前的王教授,現在變成「王聖人」,受到大家的尊崇!

閱讀更多

年輕人投入長照第一線!把對奶奶的愛,轉為對其他長輩的照顧

tCol 2019-01-14

愛長照

年輕人投入長照第一線!把對奶奶的愛,轉為對其他長輩的照顧

要破除年輕人不願意投入長照的緊箍咒,阮傳堯的方式,是豐富自己的「裝備」,讓自己的照顧職涯充滿選擇權。這些年輕有朝氣的照顧新血,懷著信心與專業素養,正在一點一滴地改變大眾對「照顧工作」的成見。

閱讀更多

劉黎兒/這輩子不是來還債的,對自己好一點!懂得體驗美好事物,才能活出優雅熟年

tCol 2019-01-12

我年過60,又怎樣?-劉黎兒

劉黎兒/這輩子不是來還債的,對自己好一點!懂得體驗美好事物,才能活出優雅熟年

日本社會已成老人大國,大家也懶得再談什麼少子、高齡化問題,因為談了30年了,沒大進展,只是老人比率越來越高而已,所需的社會保障支出越來越高,讓許多年輕人開始受不了,覺得老人掠奪資源,讓自己陷入貧困地獄。雖然年輕人也自覺,這跟自己不去投票有關係,國家預算都傾向老人,不過這是社會全盤大問題。

閱讀更多

對抗類風濕性關節炎!每天吃12種食物抗發炎,還能遠離癌症、慢性病

tCol 2018-12-28

黃詩絜

對抗類風濕性關節炎!每天吃12種食物抗發炎,還能遠離癌症、慢性病

體內若長期處於慢性發炎的狀態,容易增加癌症、心血管疾病等各種慢性病的風險,而類風溼性關節炎也是體內發炎的一種。建議平時多補充抗發炎飲食,不但有助控制症狀,也有防癌、養生的效果!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