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8
郭美懿
過世家人留有債務時,常會產生「拋棄繼承」的狀況,但有些人為了減稅或其他因素而選擇拋棄繼承,卻因為沒注意箇中眉角,導致意想不到的結局。律師蘇家宏近日在臉書分享一個案例,一位婆婆為單獨繼承丈夫遺產,給了兒媳500萬元要求放棄繼承權,沒想到媳婦發現自己懷有遺腹子,收了500萬後再靠新生兒成功繼承,把婆婆「反將一軍」。
閱讀更多
2024-11-14
周冠男
荷蘭歷史學家羅格.布雷格曼(Rutger Bregman)指出,如果把現代人類出現的歷史化為六十分鐘,農業只出現在最後兩分鐘(3%的時間),而前面五十八分鐘(97%的時間)人類都處於採集和狩獵的漫遊全球生活狀態。野外求生充滿各式各樣危險因素,例如野獸、天氣、食物來源與地形等,所以貪婪與恐懼是人類演化過程中影響決策及行為最重要的因素。
閱讀更多
2024-11-13
恩蔵絢子
我母親與以前相比,坐在沙發上一動不動的次數變少了,但她主動外出的次數也更少了。
閱讀更多
2024-11-13
癌症希望基金會/呂宜螢
「我不知道為什麼那天特別的安定,內心沒有破很大的洞什麼的,只是想知道接下來要怎麼做,很快就安排開刀。」明瑤說。「我完全沒有人家說的悲傷5階段,事情就這樣來了,不會覺得不能接受,反而開始去安慰我身邊的人。」人如其名一般的明亮開朗、清澈豁達,明瑤總是把事情安排得很好,即使是連自己也感到有些訝異的胃癌突然闖進生活,讓人生稍微轉了個彎,但至今她也從來沒有慌亂過。
閱讀更多
2024-11-12
恩蔵絢子
認知的能力會因為得到阿茲海默症而衰退。再者,患者本人與家人,都會因為保護不了個人領域,而覺得自己的主體性與自由被剝奪了。這不只是阿茲海默症患者的問題,也是「期待患者能夠恢復到以前」的家人的問題。
閱讀更多
2024-11-07
王聖華/任林教育基金會諮商中心副所長
當我們聽到「靠爸一族」時,常會在心中把對方貼上負面標籤,直覺這個人的一身成就是因其背景,並非自身努力得來。然而,我們每個人都要「靠爸」才能出生、成長,因為從家族系統的角度來看,靠爸的「爸」字不是爸爸,而是家族有形跟無形的傳承。這些內涵不僅僅是個人的依賴,而是一個家族世代相傳的動力,藉由繼承前人的成就、經驗與資產,下一代可以站在前人肩膀上,尋求自我實現並貢獻社會。前陣子時常被提起的張國煒和齊廷洹事件,正是詮釋了如何正向看待「靠爸」的最佳例子。
閱讀更多
2024-11-01
卓良珍
目前臺灣對失智症的診療,以「神經內科」或「精神科」門診為主。由於失智症是一種症候群而非單一疾病,為了找出原因,醫師通常會探究以下問題:
閱讀更多
2024-11-01
彭蕙珍
「這是一個很重要、卻被遺忘的故事。」原本在大學教書的李靖惠,為了拍攝《愛子歸來》紀錄片,決定留職停薪,這2年則是離職,專注做好這件事,她強調:「人的時間很有限,我無法兼顧。」2013年認識紀錄片主角—楊媽媽時,她已經80多歲,李靖惠感受到來自時間的壓力,「長輩題材要和時間賽跑,如果再晚半年我就拍不到了。」花費10年才完成的《愛子歸來》,講的是一群90年代華人移民紐約,因誤入歧途被關在監獄。失去和家人聯繫的他們,遇到來自台灣的楊媽媽,雙方書信往返20年的故事。去年在美國各大影展播映、造成轟動,得到許多大獎肯定。她強調:「我想要還原移民者最單純的夢想,他們懷著美國夢,卻夢碎的境遇。」為了這個故事,10年來她投入億元,她自嘲道:「這些花費在紐約都可以買一間豪宅了。」
閱讀更多
2024-10-23
金熹暻
有個小故事讓我切身感受到,不婚不生的女性幾乎一生都會因為沒有孩子而被貼上負面的標籤。這是在二○一九年秋天,前公平交易委員長趙星郁( 조성욱 )舉行人事聽證會時發生的事情。某國會議員在提問過程中突然問道:「妳還沒有結婚吧?雖然個人發展很好,但還是希望妳能對國家發展有所貢獻。」趙前委員長當時是五十五歲的不婚女性。那位議員沒有停止無禮的行為,他繼續問道:「出生率低會毀掉我們的國家,如果像候選人這樣優秀的人有生育的話,我就認為是滿分的候選人。」
閱讀更多
2024-10-18
蔡曉萱 整理
秋冬來臨,不僅氣溫驟降,許多人的心情也隨之低落,這種依循季節轉換而出現與消失的憂鬱症類型,被稱為「季節性情緒失調」,因多發作於秋冬,所以也被稱為「秋/冬季憂鬱症」。秋冬日照時間較短、氣溫較低,容易引起情緒低落與憂鬱症狀,患者對日常活動失去興趣與樂趣、易怒、昏昏欲睡,甚至渴望碳水化合物、體重上升。心理師建議,這時候可以建立自己專屬的「情緒保健箱」,也可以透過飲食調整,度過秋冬的情緒低潮期。
閱讀更多
5/ 30
第 5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