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心肺疾病

顯示第 11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13

「天氣一轉變就爆發」!這種人染RSV死亡率增1倍…若感染「無抗病毒藥可用」,靠疫苗增8成抵抗力

tCol 2024-11-14

郭美懿整理

「天氣一轉變就爆發」!這種人染RSV死亡率增1倍…若感染「無抗病毒藥可用」,靠疫苗增8成抵抗力

「歌神」張學友6月在台舉辦演唱會,暌違6年與台灣歌迷見面,卻因感染RSV(呼吸道融合病毒)緊急取消,直到身體好轉才繼續進行後面3場小巨蛋演唱會。許多人都以為只有嬰幼兒才會感染RSV,事實上63歲的張學友也屬於高危險群,熟齡族一旦感染可能增加心血管風險,尤其是心臟衰竭;而若有心血管病史者,入住加護病房的風險更是高出50%,死亡風險增加1倍,因此千萬不可小覷。

閱讀更多

張洪量慟失愛妻!換肝1年後病逝…每次開車5小時回診不喊苦「當蜜月旅行」,演唱會淚崩追憶

tCol 2024-03-04

胡肇芳 整理

張洪量慟失愛妻!換肝1年後病逝…每次開車5小時回診不喊苦「當蜜月旅行」,演唱會淚崩追憶

知名歌手張洪量2008年和立陶宛籍體操選手吉卡特麗娜瑟爾烏(Jekaterina Servut,暱稱Kate)結婚,育有一對子女,Kate在2021年底因肝功能惡化,於高雄長庚醫院進行換肝手術成功。不料傳出她在換肝1年後因肝臟發生異常,於2022年不幸病逝,而張洪量去年在馬來西亞舉辦演場會,提到妻子時數度泣不成聲。根據榮總衛教資訊,肝臟移植手術的成功率大約7到9成以上,成功率的高低,主要取決於受贈者當時病情的穩定度。如果病情危急,相對的手術風險就會高,成功率就比較低。如果手術一切順利,又沒有排斥、感染或其他併發症發生,平均在3週到1個月內就可以出院。

閱讀更多

杵狀指是肺癌前兆?肢端末梢肥大不代表罹癌,應做檢查

tCol 2024-02-16

NOW健康

杵狀指是肺癌前兆?肢端末梢肥大不代表罹癌,應做檢查

近期網傳杵狀指有可能是罹患肺癌的前兆,讓許多民眾人心惶惶,對此,北投健康管理醫院主任醫師沈彥君表示,杵狀指不能當作罹患肺癌的絕對關鍵指標,大家想知道是否患有肺癌,還是要透過影像檢查才能確認!

閱讀更多

突然間「喘不過氣」怎麼辦?醫解析「這些原因」導致呼吸困難,4招緩解症狀:解除空氣飢渴

tCol 2023-06-29

台大雲林分院 黃心怡護理長

突然間「喘不過氣」怎麼辦?醫解析「這些原因」導致呼吸困難,4招緩解症狀:解除空氣飢渴

呼吸困難是一種呼吸不舒服的主觀感受,可能受個人生理、情緒或環境等相互影響而產生,經歷過呼吸困難的人,將其描述為一種對空氣飢渴、胸腔強烈收縮的狀態,最糟的時候甚至會讓人感到窒息、恐慌。當感到呼吸困難時常會同時產生焦慮,這可能會使呼吸困難的情況惡化,保持冷靜,並學習控制呼吸困難的方法將有幫助於改善情況。

閱讀更多

真正的仁慈,是快樂付出!50後,最有可能尋得無限喜樂的,正是那些心裡有別人的人

tCol 2021-01-15

皮耶洛‧費魯奇

真正的仁慈,是快樂付出!50後,最有可能尋得無限喜樂的,正是那些心裡有別人的人

有沒有一種人可以稱為喜樂專家的?我相信有而在我認識的人當中,最當之無愧的就是羅貝托·阿薩吉歐力。綜合心理分析的創始人。

閱讀更多

過了50歲,不要亂減肥!配合「這1個」營養素,吃點肉更健康,未來還要一路玩下去!

tCol 2020-01-17

江坤俊

過了50歲,不要亂減肥!配合「這1個」營養素,吃點肉更健康,未來還要一路玩下去!

肌肉缺少症是年長者的隱形殺手,有肌少症的老人日常生活常常會受到限制,久了就會有 心肺疾病 。因為不愛活動,憂鬱症的發生率也會提高,更可怕的是,因為肌肉無力,老人家常會跌倒,萬一同時有骨質疏鬆,骨折的機會就很高,特別是髖關節,一旦骨折,一年的死亡率就有20%。

閱讀更多

心悸、盜汗不見得是更年期!13大症狀告訴你,其實很有可能是「恐慌症」

tCol 2020-01-10

彰基院訊

心悸、盜汗不見得是更年期!13大症狀告訴你,其實很有可能是「恐慌症」

「小美為上班族,最近公司簽約業務忙得團團轉,好勝心強而壓力漸增,有一天開車上高速公路上,突然發生呼吸困難、心悸、胸悶、手抖,只能把車停在路肩,叫拖吊車下交流道。小美到醫院急診檢查,醫師告知沒有心肺異常就辦出院,但是回去之後上高速公路又有發作情況,每次約30分鐘,小美現在開車都會擔心隨時再發作,到門診重新檢查才發現是恐慌症……」

閱讀更多

遠離癌症就靠它!中醫師揭露「日常防癌」的7個秘訣,不讓癌上身

tCol 2019-07-30

華人健康網

遠離癌症就靠它!中醫師揭露「日常防癌」的7個秘訣,不讓癌上身

隨著知名藝人賀一航、馬如龍相繼罹癌逝世,除了讓人不勝唏噓,也喚醒民眾對防癌的重視!事實上,根據國民健康署「105年台灣癌症登記報告」發現,癌症時鐘又快轉2秒,平均每4分鐘58秒就有1人罹癌!究竟不想癌症敲門,該怎麼做?中醫師表示,日常生活做好7件事,養足正氣自然有助百邪不侵,達到防癌、養生目的。

閱讀更多

體重減輕、走路變慢  都是失能前奏

tCol 2018-11-14

楊雅馨

體重減輕、走路變慢 都是失能前奏

年齡不能作為判別老化程度的重要指標,衰弱症才是評估身體功能是否衰退的依據。當長輩出現五個徵兆,未來容易有跌倒、失能的風險。

閱讀更多

母子無不良習慣 卻因遺傳接連罹癌

tCol 2018-05-08

健康醫療網

母子無不良習慣 卻因遺傳接連罹癌

一名57歲的莊姓婦人,是位不抽菸、不喝酒且生活規律的家庭主婦,日前接受健康檢查後,意外發現其右肺有個1.3公分小腫瘤,經進一步切片檢查,確診罹患肺腺癌第一期。在順利恢復後,莊姓婦人建議37歲的兒子也去做健檢,居然其左肺也有個約0.5公分的腫瘤,同樣是肺腺癌第一期。醫師在了解莊姓母子的生活習慣及居住背景,初步判定他們同患肺腺癌與遺傳因子有關,所幸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目前恢復狀況良好。

閱讀更多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