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3
蔡曉萱 整理
現代人工作忙碌、生活壓力大,難免有些腸胃問題,但你可知道,長期的胃腸不適可能隱藏著更嚴重的健康問題?台中慈濟醫院肝膽腸胃科主任廖光福指出,反覆的脹氣和火燒心症狀背後,可能是幽門螺旋桿菌在作祟。
閱讀更多
2024-09-02
照護線上
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是惡性度很高的淋巴癌,病程發展又急又猛。何謂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有哪些最新的治療進展與國際治療趨勢?照護線上請到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新竹臺大分院血液科李婉瑄醫師來解答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癌治療關鍵5問。
閱讀更多
2024-09-02
照護線上
剛診斷為第四期肺癌的患者都相當沮喪,但現在對於晚期肺癌的治療已有長足的進展!新光醫院血液腫瘤科林瑛珠醫師指出,以前第四期肺癌患者的存活期大約只有6個月,隨著標靶治療的進步,若能找到合適的藥物,便有機會讓病情得到長期穩定控制,患者的存活期便能有望延長。抗癌藥物的進展日新月異,如今抗體藥物複合體(Antibody-drug conjugate ; ADC)漸漸運用於具有HER2基因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像魔術子彈一般精準攻擊癌細胞,幫助提升治療成效,讓患者多一項選擇。
閱讀更多
2024-08-29
蔡曉萱整理
編按:曾多次登上中國春晚的48歲魔術師劉謙,近日驚傳罹患肺腺癌,並於今年2月完成手術,所幸只是零期。綜合媒體報導,劉謙是在年初春晚表演前發現肺部有陰影,但為了不影響演出而選擇在年後進行手術。他坦言,由於小叔前一陣子才因肺癌離世,推測有家族遺傳病史,加上自身有吸菸習慣,因此在醫生建議下決定盡快接受治療,也戒掉多年菸癮。醫師提醒,除了抽菸可能導致肺腺癌,空污與家族遺傳也是重要的危險因子,呼籲民眾應定期檢查,及早發現、治療是對抗肺癌最好的方法。
閱讀更多
2024-08-29
NOW健康
一般人感覺腹脹、腹痛時,通常會去掛肝膽腸胃科檢查是否罹患腸胃炎,或自行服用胃藥,卻不知這可能也是卵巢癌的初期症狀,雙和醫院婦產科温國璋醫師指出,在門診中就有許多腸胃科轉診過來的卵巢癌患者。
閱讀更多
2024-08-16
錢政弘 醫師
你是否曾經因為自己或親友生病而感到人世無常?尤其是當長輩罹癌,想積極治療怕徒增不必要的痛苦,若消極治療又於心不忍,所以有些人就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花大錢買抗癌神藥,如果沒效也就罷了,就怕成分不明反而更傷身!與其這樣還不如多吃一些蔬果汁補充營養,增加抵抗力,也許還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以下我分享一個真實的案例給各位,希望能鼓勵還在抗癌的病患。
閱讀更多
2024-08-16
照護線上
「有位40歲的女士,剛開始的症狀是手麻、走路不太方便,經過治療後,症狀改善,但是在幾個月後又出現手腳無力,並在3天內就進展到四肢癱瘓。」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免疫暨基因疾病科主任郭育呈醫師指出,「經過檢查後,診斷為泛視神經脊髓炎,且水通道蛋白(AQP4)抗體為陽性。接受高劑量類固醇與血漿置換後,患者的症狀漸漸改善。」
閱讀更多
2024-08-05
郭美懿整理
「喝咖啡、吃甜食,又讓你胃食道逆流了嗎?」據國健署統計,台灣25%人口罹患胃食道逆流,等於每4人就有1人有此困擾,且罹患率逐年增加。醫師指出,胃食道逆流難以根治,不僅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更可能有癌化風險,應積極治療。不過,臨床上常有患者因西藥治療效果不佳、無法耐受副作用或反覆發作,此時可配合中醫、飲食、作息與情緒調控多管齊下,有助於根治病症。
閱讀更多
2024-08-01
NOW健康
卵巢癌因早期症狀不明顯,症狀表現不具專一性,常因其症狀腹脹、腹痛、食慾不佳、甚至身體消瘦,容易與腸胃疾病混淆而忽略,往往發現異常時多偏向晚期,加上治療後 復發 率高,也是婦科癌症中相對棘手難治的癌症。不過,若能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預後較好亦可保有良好生活品質。
閱讀更多
2024-07-17
林暐鈞
根據最新2023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惡性腫瘤(癌症)排名第一,死亡人數為5萬3,126人,占總死亡人數25.8%,較111年上升2.2%,可見癌症的防治,需要更強而有力的戰將!深耕質子治療服務將近20年的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質子治療中心院長趙坤山表示,「質子治療是很有競爭力的!」他期盼這樣精準、副作用小的治療方式,能成為眾人,甚至宣揚國際遠離癌症的福音。
閱讀更多
5/ 30
第 5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