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6
林芷揚
隨著年紀漸長,當長輩出現個性、情緒上的明顯變化時,不少民眾都認為是「老頑固」,誤以為年老後都是如此。事實上,許多變化可能是失智的警訊,而非正常老化現象,提醒民眾提高警覺,並調整生活習慣、降低失智風險,才能享有健康、精彩的老年生活。
閱讀更多
2020-04-09
崔仁哲
過去我們都將「時間就是金錢」(Time is money.)奉為圭臬,拿寶貴的時間去換取金錢。但現在,我們必須接受「金錢就是時間」(Money is time.)這句新的至理名言,改用金錢去換取時間。深入了解之後才會發現,其實幸福的人一直都過著這樣的生活。
閱讀更多
2020-02-04
古川武士
把一個最簡單的問題拋向我們的內心深處,「你做這件事是興致勃勃,還是興致缺缺?」養成習慣去感覺,並順著你的感覺。多做些你內心深處回應「YES」,感到躍躍欲試的事,同時對那些你不感興趣的事放手。如此一來,你的人生和習慣的養成都會愈來愈順。
閱讀更多
2020-01-17
彭芃萱
美女中醫田宜民雖已邁入40歲,靠著勤勞保養及運動,維持40多公斤纖細的身材,和一張吹彈可破的臉蛋。她說,自己並不是吃不胖的體質,「我不是仙人,是靠著規律的生活和飲食做到的。」另外,要多愛自己、學習感恩,「遇到挫折是讓我們前進和成長的機會。」
閱讀更多
2020-01-16
陶曉清
當時我最重要的三個身分,是太太、媽媽、青春網的主管。在同事或朋友的眼中,我的家庭美滿、事業成功,是許多人羨慕的對象。其實只有自己知道,我的心裡有某個地方是空的。
閱讀更多
2020-01-08
馬汀.塞利格曼
快樂的人有比較大的社交圈,而社交網絡的大小又跟老年的健康很有關係。憂愁的人可能想要朋友,但是朋友卻不喜歡憂愁的人,悲觀者的寂寞可能是走向疾病的路徑。
閱讀更多
2020-01-06
小虎文
潛意識溝通專家沈唐說「活在未來會焦慮,活在過去會憂鬱,活在當下會快樂!」可是她也曾離婚不敢跟任何人說,自我逃避了好多年,才有勇氣為自己而活,她也特別容易理解「女人為何很難走出來?」
閱讀更多
2019-12-13
沈智恩
只要跟那個人見面就會覺得開心、興奮,那對方就是VIP。如果不想跟他們分開,希望經常見面的話,就不要吝於主動聯絡、表達自己的關心之情。
閱讀更多
2019-12-11
沈智恩
要清掉的物品應該盡快拿到外面去丟掉。想著「之後要捐出去、要送給誰」先堆放在一邊,就會沒有進展、妨礙整理工作。
閱讀更多
2019-12-02
廖文君
我們需要看見的是每一個動作、每一個想法裡的緣由,這樣的覺察就會變成智慧。整理不是看起來舒適而已,而是一趟神聖的旅程,是每一個當下與自己、與萬物、與宇宙的相逢。
閱讀更多
3/ 5
第 3頁,共 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