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04
Melody殷悅
大家都知道,我是個十分努力的人,不管遇到任何事,常對自己加油打氣說「I can do it! I can do it!」完全是人定勝天的實踐者。也因如此,當年新婚求子路上,才會那麼沮喪、那麼挫敗。畢竟,我們土象星座就是實踐者。
閱讀更多
2021-05-19
萬特特
特語錄馬東說:「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終究會原諒傷害過我們的人。」蔡康永回道:「那不是原諒,那是算了。」如今道歉似乎成了「護身符」和「滅火器」,但做錯事並不是認錯並道歉就可以結束,你要在道歉之後,接受對方負面情緒的反撲,哪怕結果是不原諒或從此斷絕關係,你都要接受這個結局。
閱讀更多
2020-08-31
李維文
人們常說:「思路決定出路,格局決定結局。」一個人思路錯了,可以及時糾正,但一個人若是格局太小,那往往就是致命的。格局小的人,目光短淺、不懂變通,對人總是提防,做事畏首畏尾。有時機會擺在面前,他們也會因猶豫而與它失之交臂。一個人想要有好的發展,就要提升格局,而首先就要弄清楚什麼是格局。(*處世靈活,隨機應變而又不忘初心。)
閱讀更多
2020-08-13
今周特刊
無常往往比明天更快就到。知道人是怎麼死的,就會知道怎麼活。如果不想在生命進入尾聲時痛苦、遺憾、後悔,現在要做什麼?從終點看,答案變得簡單明瞭。
閱讀更多
2020-06-05
蘿拉.李普斯基, 康妮.柏克
同情心讓我們有餘地呼吸,才能繼續奮戰到底,也讓我們得以進步,獲得能力建構與自己、與他人、與生命的關係。
閱讀更多
2020-05-08
丘榮襄
兩位住在廟裡的朋友,提點了我老人該有的智慧,讓我以更寬容和慈悲的心態,面對自己與晚輩的生活。
閱讀更多
2020-05-08
吳若權
所謂的「自己照顧自己」,不只是飲食作息、身體健康、情緒穩定,還包括讓自己的身心靈不斷維持動態的平衡,用愛與 寬恕 對待世界,以勇氣面對挑戰。
閱讀更多
2020-05-04
吳若權
適時對外舉手求援,並非懦弱的行為,而是開放機會,讓大家可以一起參與照護長輩,並在這個經驗中學習。
閱讀更多
2019-12-26
黃啟團
在二十多年心理培訓生涯中,我看過各種各樣的故事:戀愛失戀、結婚離婚、相聚分離……其中有個案例最讓我震撼,雖然事隔多年,每每想起依然心神未定。
閱讀更多
2019-12-12
陳俊欽
我也時常在想:我們的這個環境,為什麼這麼吝於給予受害者一些悲傷與憤怒的權利?為什麼這麼無法忍受受害者那人性的反應,卻迫不及待地想要受害者「好起來」──就像刀子都還沒拔出來前就把傷口給包紮妥當?
閱讀更多
2/ 3
第 2頁,共 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