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父母,就是照顧未來的自己!吳若權:生命的「5階段」教導我把握當下、愛要及時

照顧父母,就是照顧未來的自己!吳若權:生命的「5階段」教導我把握當下、愛要及時

所謂的「自己照顧自己」,不只是飲食作息、身體健康、情緒穩定,還包括讓自己的身心靈不斷維持動態的平衡,用愛與寬恕對待世界,以勇氣面對挑戰。

從2003年開始,很榮幸有機會擔任花蓮門諾醫院「壽豐老人照顧社區計畫」推廣代言人,並在2009年擔任慈善大使,為該計畫第二期工程接續募款工作。

 

在歷次的記者會中,我有感而發地談到:「照顧銀髮長輩,就是照顧未來的自己。」每個人都會老,所有老人都有過年輕美好的歲月,我們就像是他們曾經歷的過去,而這些老人也將會是我們未來的縮影。好好對待老人,就像是認真對待自己的未來一樣。

 

此後,「照顧銀髮長輩,就是照顧未來的自己。」常被很多公益活動拿去當作宣傳口號,幾位熟知內情的好朋友常開玩笑對我說:「他們有沒有跟你簽訂授權同意書啊?」而交情更深一點的好朋友,還會好奇地問我:「你是有過怎樣的體會,才能在記者會中講出這麼動人的一句話?」

 

其實追溯到2003年,我擔任居家看護已超過六年,歷經每天陪伴媽媽進出醫院看診拿藥、中醫針灸、肢體復健、心理治療……比起相同年齡的人,對生老病死有更深的體會

 

加上協助我一起照顧家母的父親,原本健康狀況不錯,卻突然在2002年病倒臥床,幾個月後辭世,令我在震驚之餘,感到無限的孤單遺憾,對於「把握當下」、「愛要及時」等老生常談的說法,有非常痛楚的覺悟。

 

「生命的苦難,讓心智早熟。」——

 

這只是我在長期照顧父母的過程中,得到的眾多紅利之一;對於身體健康與醫療方面的認識與了解,也有很多收穫。

 

我常覺得父親犧牲了他的肉身、母親忍受著她的病苦,如菩薩般在我面前顯化,教導我要愛惜生命的一切。

 

久病未必成良醫,醫療管道多元化,要更理性判斷

 

有句話說:「久病成良醫。」陪伴父母病老多年,才發現這句話的字面上,省略掉幾個很關鍵的邏輯,必須要有豐富的經驗與深刻的體會,才能了解其中的深意。

 

否則,久病未必成良醫。如果有病不醫,或是找錯醫師、看錯門診、講錯症狀、吃錯藥,病情只會愈來愈惡化。如此這般的久病,只會變成誤人誤己的庸醫,不會成為良醫。

 

尤其當今的社會,醫療管道愈來愈多元,除了西醫、中醫,還有很多民間療法,只要在網路上搜尋一下,斷食療法、尿療法、順勢療法、灌腸療法、自然療法、飯水分離療法……琳琅滿目,每一種療法都有許多親自見證的個案,連癌症都能不藥而癒。

 

有些朋友當自己或親人罹患重症,若對傳統西醫或中醫的治療信心不足,又有機緣碰到這些另類療法,很熱衷於嘗試各種不同的療癒方法,只希望可以重拾健康或延緩病情惡化。

 

但是,以上所有另類療法,有各自的適用對象,以及嚴謹的定義與操作方式,也需要更長的時間來驗證它的效果。取捨之間,除了憑運氣,還需要仰賴更多資訊協助判斷,不能道聽塗說,以免延誤病情。

 

萬病都從情緒起,讓心念回到完美的「原廠設定」

 

綜合照顧爸媽這將近二十年的經驗,我對於各種病痛的根源,有很具體的認識。我深深體認也同意「萬病都從情緒起」這句話的意義,即使是基因遺傳,也是一種細胞記憶。

 

從個性習慣累積的習氣,是會世代相傳的。必須時時觀照,常常調整,讓自己的心念,回到完美的「原廠設定」,也就是愛與寬恕,放下憤怒與抱怨。

 

通常人們在談養生時,很重視生理的排毒,卻忽略了另一項重要的觀念,情緒也需要排毒。而情緒排毒,並不只是做好情緒管理就好。錯誤的情緒管理,只會更加壓抑情緒,無法排解負面情緒。

 

有幾個簡單有效的情緒排毒方法,可以在家靠自己實做,就立刻得到很好的效果。例如:運動、靜坐、調整呼吸。此外,從事自己真正有興趣的活動,也能排憂解勞。

 

除了觀照自己的情緒,飲食作息與生活習慣也很重要。

 

通常我們最喜歡的食物,對身體都是最有害的。愛吃甜食的人,多半有糖尿病。喜歡海鮮的人,膽固醇都偏高。無肉不歡的人,心血管疾病容易伴隨而來。

 

美食,妨礙健康?其實美食問題不在於食物的本身,而是人們對於所偏愛的食物,都有執念。吃得太多、難以割捨。過度不均衡的飲食,身體立刻給了宇宙無敵的答案:世間所有的貪愛,都會是障礙。

 

調整自己,學習與疾病和平共處

 

疾病,也伴隨恐懼與憤怒而來。

 

追求完美的人,消化器官容易有問題,尤其胃痛、胃潰瘍,是最明顯的症狀。根據西醫的研究,多數胃潰瘍患者,是因為被幽門桿菌傳染,若沒有及早治療,百分之八十五的嚴重胃潰瘍,會轉移成為胃癌。

 

但西醫尚無定論的是:為什麼這些人的胃裡有幽門桿菌?透過不潔的飲食,或是餐具、接吻,都有可能;另一個比較難解釋清楚的問題是:為什麼有些人會被傳染,另一些人卻不會?

 

醫學尚未找到解答,靈學早就給出答案。當我們過度追求完美,情緒長期處於緊張的狀態,一直害怕會失敗,就會導致免疫力降低,讓細菌與病毒趁虛而入。

 

透過醫學的診斷與用藥,可以治標;佐以靈學的修行與精進,才能治本。醫學的目標,在於治癒疾病,至少要能延緩疾病的惡化。但靈學有更重要的使命是:學習與疾病和平共處。

 

陪伴父親走完他人生的最後一站,臨終前他以顫抖的手,緊緊握筆寫下:「妻賢子孝,此生無憾。」這是他留給我最豐富、最珍貴的遺產。

 

因為積勞成疾、器官衰竭,八十歲前從來沒有生過大病的他,竟在急診住院四個月後逝世。我們都不太能夠接受的事實,他比我們更早接受。他的病痛,沒有被醫院治癒;他以慈悲,治癒了我們的哀傷。

 

陪伴媽媽的這二十年來,我們的人生有一半以上的時間,花在醫療與復健上。初期,媽媽以無比的意志力,要讓自己澈底痊癒;後來,她在挫折中學習調整自己,漸漸接受身體的狀況。

 

我在這個過程中領悟一個道理:

 

有些疾病,確實不會完全康復,

 

但只要這些病痛,不再是個困擾,病患能夠與疾病自在地相處,就跟沒有這個疾病的時候,也沒有兩樣了。

 

看遍人生病死,學習解脫的智慧

 

對於爸媽的病老,我在心疼不捨中,學會珍惜與感恩。從三十幾歲開始,頻繁地陪他們進出醫院,提早而密集地看遍人生病死,與有情眾生一起學習解脫的智慧。

 

尤其在大型教學醫院的一樓大廳,病患與家屬熙熙攘攘,有時候真會誤以為自己來到百貨公司或大賣場。所有的「想要」與「需要」交錯堆疊,我們彷彿可以覺醒,原來人生最終想求得的,只不過是平安與健康。

 

然而,當我陪伴長輩經歷人生的衰老,甚至一葉知秋地倒數著我們僅能擁抱的有限時光,就會真切明白:所謂的平安健康,有時候也是一種奢求。於是,我們懂得退而求其次地,再次閉目合掌,恭請上天賜予我們面對病苦的勇氣,而不只是貪婪地戀棧健康平安。

 

維持體力與活力,才能承擔父母的晚年

 

從三十幾歲開始,我持續晨泳、跑步,每週至少四至五次,不刻意但盡量自然地維持規律的作息,在粗茶淡飯中安頓身心,習慣割捨不必要的物欲,讓自己享受簡樸與平凡。老實說,我不是努力要自己活得多健康,而是因為必須照顧家中長輩,不能讓自己病倒。

 

許多讀者好奇地問:「為什麼你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年輕,不太像五十幾歲的人?」老實說,我不知道如何回答這個問題。

 

在為了照顧爸媽晚年而奔波的年歲裡,因為忙碌而無可挽留地讓時光過得太匆促,我漸漸變得對自己的年齡沒有太多感覺,所謂的「無齡感」確實在我身上發生。每次要填寫表格,註記生辰日期,換算真實年紀時,我都得認真想一下,用紙筆再精算一次,才能答出正確的年齡。

 

影劇版新聞常說哪個明星凍齡,彷彿永遠停留在二十八歲。我的心理年齡倒倒沒有那麼年輕,隨意推想一下,應該是停留在母親中風倒下的那一年。我讓自己的體力與活力,維持在那個時刻,因為知道我必須承擔這一切。

 

我在生活中學會自己照顧自己,連工作上也盡量不要依賴助理。我向自己證明可以活得很獨立,也讓媽媽放心,我一個人可以過得很好。

 

在我的定義中,所謂的「自己照顧自己」,

 

不只是飲食作息、身體健康、情緒穩定,還包括讓自己的身心靈不斷維持動態的平衡。

 

快樂時盡情享受快樂,悲傷時完全接納悲傷,敏銳地覺察自我,隨時向內自省,每天以懺悔感恩,淨化心靈。

 

觀照自己的心念,看顧自己的行為

 

自己照顧好自己之後,如果行有餘力,就幫助別人吧!

 

我很慶幸能夠以書寫、演講、課程,或是影音內容,分享心得與所學。朋友溢美地誇獎說,我是一個跨領域、跨世代、跨性別的多職人,起初我不敢承擔這樣的美譽,但現在我願意把它當作後半生的目標。

 

這些縱橫跨界的比喻,只是說明我涉獵多元的主題,以及呈現不同學習的型態,但在我心中非常明白,看似五花八門的樣貌中,我只專注於一個核心價值,就是:鼓勵每一個人活出自己。

 

人生,真的很像是電玩。每個人身處不同的背景,猶如每種電玩遊戲不同的主題,但每一步的精進,都來自跨越障礙,勇往直前。

 

我認為每個人來到世間的這一生,學習整合身心靈的五個階段,分別是:

 

1.認識自己;2.肯定自己;3.發展自己;4.奉獻自己;5.放下自己。

 

而所謂的「自己照顧自己」,就是在每個階段保持觀照自己的心念,看顧自己的行為,用愛與寬恕對待世界,以勇氣面對挑戰,就能度過每一關,迎向下一關。

 

在來到旅行的終點站之前,一切都是未知,隨時都是無常,我們要自己照顧自己,謹慎而自在地踏穩每一個步伐的節奏,接納每一個挫折的禮物,享受每一個驚喜的幸福。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本文摘自《換我照顧您:陪伴爸媽老後的12堂課》,遠流出版,吳若權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