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16
林芷揚
35歲的黃先生是家中老么,曾擔任餐飲業店長,薪水不錯,也有交往多年的女友,生活自由又快樂。沒想到,原本身體健康,還是馬拉松常勝軍的黃媽媽,64歲就被診斷罹患失智症,而且是退化速度極快的早發性失智。
閱讀更多
2018-07-16
邱璟綾
在台灣,無論喜歡心靈、自然旋律或原住民音樂,一定可以看見風潮音樂,創辦人楊錦聰在流行音樂領導的唱片界中,帶領風潮走出自己的路。他認為,自己就像洋蔥,愈旱熱的環境長得愈好,在潮來潮往之際帶著風潮站穩浪尖,為更多喜愛音樂的人 圓夢 。
閱讀更多
2018-06-11
時報出版
不要以為要留下多少遺產給孩子是有錢人的事,戰後嬰兒潮世代的退休人口,只要年輕時不吃喝嫖賭,努力工作,多多少少都會存下一些資產,若不先想好該如何分配給家人,孩子們為了遺產反目成仇者屢見不鮮,尤其是生前未變現或分割的不動產,最容易發生爭端。
閱讀更多
2018-04-13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很多人都希望能夠「活到老,學到老」,但我認為只是「學習」還不夠,一定要督促自己能有一個「成果」。不加上成果的驗收,你一定不容易有持續的熱情,甚至還會找很多藉口半途而廢。
閱讀更多
2018-03-01
今周刊編輯團隊
2月26日,掌理央行20年的彭淮南卸任,把掌門人的印信交給原副總裁楊金龍。台灣央行誕生了第一位由內部培養出來的總裁,卻也是產經界最陌生的總裁。
閱讀更多
2018-02-12
萬年生 研究員/陳虹宇
2018年,你立下新年願望了嗎?打算怎樣達到?不論是職場、財富、夢想、健康或公益的幸福目標,跟著史丹佛大學大受歡迎的正向心理學課程,踏出行動四步驟,就有機會改變,迎來一個全新的自己。
閱讀更多
2018-01-26
李偉文的幸福存摺
在即將退休或已退休時,盤點資產,算算自己這大半輩子賺來的錢,然後計畫往後的生活形態與開銷,是一件很重要的事。當然,這其中也包括了遺產的規劃。
閱讀更多
17/ 19
第 17頁,共 1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