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喜樂

顯示第 314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65

吾齡主張 成功老化- Successful aging

tCol 2021-10-02

張育美 天成醫療體系創辦人

吾齡主張 成功老化- Successful aging

幾年前我提出的「吾齡主張-我說自己幾歲,就是幾歲」,高希鈞教授說我是多麼自信,多麼帥氣!吾齡人生,除了是自認自己是幾歲之外,更是指人生來到「我的時代-It’s my turn」。此時孩子都已長大,事業已略有所成,夢想逐漸實現,我們才正要開始進入美好的人生黃金階段,我稱之為金色年代!

閱讀更多

開始欣賞苦痛的美,它便會開始轉化!現在,只感覺到生命正向的因子、無限的感恩

tCol 2021-05-24

提姆・戴斯蒙

開始欣賞苦痛的美,它便會開始轉化!現在,只感覺到生命正向的因子、無限的感恩

不完美的美是艱難時刻的救生圈。那時安妮才剛從醫院回家,一開始她也是在夜裡不適所以去了趟急診室,沒想到這一待就是七天。過去一週,我白天在醫院照顧安妮,看著她的身體努力承受難以忍受的疼痛;夜裡舟車勞頓回家照顧兒子,哄他入睡。我每一天的生活都是付出所有的自己,然後看著自己無法保護所愛之人免於苦痛。那七天真他媽的苦不堪言。

閱讀更多

凡事不是面對就能改變,但不面對就不能改變!意識自己在受苦,才能妥善回應苦痛

tCol 2021-05-21

提姆・戴斯蒙

凡事不是面對就能改變,但不面對就不能改變!意識自己在受苦,才能妥善回應苦痛

凡事不是面對就能改變,但不面對就不能改變。—二十世紀美國作家 詹姆斯.鮑德溫(James Baldwin)

閱讀更多

放手讓孩子飛,不是不愛他而是更愛他!認清10個真相,彼此才能共創新生活美好回憶

tCol 2021-05-07

麗莎.霍夫曼, 瑪莉.戴爾.哈靈頓

放手讓孩子飛,不是不愛他而是更愛他!認清10個真相,彼此才能共創新生活美好回憶

放手讓孩子獨立幾乎是一個備受爭議的問題,從思考角度的兩端來看,有一派父母認為緊黏著青少年孩子不放,是一種自私的行為,會阻礙青少年的成長。另一派父母則堅持我們對孩子的愛永遠不會過度,而知道父母永遠會支持、陪伴他們的青少年,擁有更堅定的信心來面對成人的現實世界。

閱讀更多

年紀愈大後才明白,自律才有自由!中年婚姻就是學習在愛與不愛間,都要讓愛自由

tCol 2021-05-03

沈中元, 張雪芳

年紀愈大後才明白,自律才有自由!中年婚姻就是學習在愛與不愛間,都要讓愛自由

我們堅信走過風雨必有陽光,所以繼續牽手,自由的向前走。自律才有自由,婚姻就是學習在愛與不愛間,都要讓愛自由。

閱讀更多

死亡是真愛告別,生命旅程相送的笑容!希望老公比我多活幾年,讓我早些優雅離去

tCol 2021-04-29

沈中元, 張雪芳

死亡是真愛告別,生命旅程相送的笑容!希望老公比我多活幾年,讓我早些優雅離去

婚姻的生死觀,我們不是英雄,但是可以試著在有生之年,愛自己,愛家人,愛健康,愛夢想,離開人世時的相送,自會留下生命旅程的笑容,留有「回施有情的春風」。

閱讀更多

最好養生之道,是身心平衡!50後保持謙卑、敬重萬物、放下執念,才能真正享受人生

tCol 2021-04-21

吳若權

最好養生之道,是身心平衡!50後保持謙卑、敬重萬物、放下執念,才能真正享受人生

在生命面前,沒有人是強者。現實生活裡愈是意志堅強的人,將愈早體驗這個無奈。承認自己的極限,順服於生命,我們才會開始學習如何和自己相處,讓種種壓力來去自如。

閱讀更多

我們都想做自己,為什麼別人就不能?放手,讓彼此真正做自己,這也是最好的相處之道

tCol 2021-03-12

何權峰

我們都想做自己,為什麼別人就不能?放手,讓彼此真正做自己,這也是最好的相處之道

辦公室新來了一個工友,做事非常「徹底」,只要做一件事,她都想要全部做好。

閱讀更多

真正的仁慈,是快樂付出!50後,最有可能尋得無限喜樂的,正是那些心裡有別人的人

tCol 2021-01-15

皮耶洛‧費魯奇

真正的仁慈,是快樂付出!50後,最有可能尋得無限 喜樂 的,正是那些心裡有別人的人

有沒有一種人可以稱為 喜樂 專家的?我相信有而在我認識的人當中,最當之無愧的就是羅貝托·阿薩吉歐力。綜合心理分析的創始人。

閱讀更多

別人看不見的成長,都在獨處時!傾聽自己,釐清什麼該放下、什麼該繼續提起前進

tCol 2021-01-15

蔣承縉, 李小光

別人看不見的成長,都在獨處時!傾聽自己,釐清什麼該放下、什麼該繼續提起前進

曾經從「兩個人」回到「一個人」的狀態的人,應該都懂得我所說的「孤獨」。而且,我們不是漸漸淡出彼此的人生,我們是突然從生命失聯。而我也不只是從兩個人變成一個人,我是突然失去了一個「家」,突然失去了我已經擁有了十六年的生活。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