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8
嫺人
回想起來,為什麼我剛退休的頭2、3年對於退休準備金會有高度的緊張感,是因為我雖然有理財的習慣,但有4件關鍵的事我從來沒有具體思考過:
閱讀更多
2022-10-14
好房網News記者林清坤/綜合報導
現今房價高漲,不少資金不足的民眾便會採取租房的方式以維持生活,不過隨著年齡越來越大,恐面臨房東不願出租給年長族群的窘境!
閱讀更多
2022-09-25
翁申霖
現今物價、房價持續飆漲,卻不見薪水有明顯漲幅,讓不少上班族肩上的重擔日益增加,若是再加上有結婚、購屋等規劃,可想而知存錢的壓力有多大,還要擔憂日後退休養老的問題,一般上班族真的有辦法存到養老金,甚至提前退休嗎?
閱讀更多
2022-08-15
蔡碧月
55歲的賴勝德原是外商高階經理人,負責百億標案,因為母親失智,在2年前主動申請退休。離開科技業,他成了三鐵達人,3年跑步距離累積達3個台灣,打拳、打桌球、騎腳踏車,樣樣出色。有人質疑他整天玩樂,他反問:照顧家人不等於要活得悲情,年過半百還要讓自己活得不快樂嗎?
閱讀更多
2022-08-10
翁申霖 整理
還記得2019年12月一名在竹科工作的退休勞工,月領4萬9561元,3年來穩坐「勞保年金王」,如今這個響噹噹的名號換人當了!據悉,一名高齡83歲的勞工,一個月竟然能領多達5萬2035元的勞保年金,成為新的「勞保年金王」,也是全台唯一一名勞保年金月領超過5萬的勞工。
閱讀更多
2022-07-27
夏韻芬
很多人談到退休金,大概都是報章媒體常出現的數字:至少3,000萬元。其實退休的生活規劃豐儉由人,不一而足,如果能夠符合心中的安全數值或是能夠算出每個月的現金流入,這樣才能夠舒心地過著退休生活。
閱讀更多
2022-07-10
郭美懿整理
「養兒防老」觀念已逐漸改變,許多人覺得晚年就該照顧好自己,別給兒女添麻煩。但日前有一位婆婆在《匿名公社》發文,表示年輕時也曾苦於婆媳問題,所以老大結婚後就不干涉他們生活。沒想到丈夫過世後,兒子和媳婦買房搬出去住,竟因她只資助100萬頭期款而讓媳婦不開心,在背後控訴她「控制兒子、霸佔公公遺產」!
閱讀更多
2022-06-21
今周學堂 陳若雲
55歲開始,我花五年來為退休理財,從原本月領 勞退 3萬,變成一個月有5萬元現金流,重點是我已摸索出一套適合自己的懶人理財法,60歲後開始過著半退休生活
閱讀更多
2022-06-18
翁申霖 整理
大家是否有算過,待退休後每個月能拿到多少退休金?是否能足以應付晚年生活?有專家指出,只要勞工有做到「自提」這點,透過時間及複利的效果累積,往後的退休生活幾乎無虞。「累積退休金是要以理財的角度、而非投資角度去看,穩健中求成長才是正確的。」
閱讀更多
2022-04-29
陳重銘
努力研究股票,就一定會成功賺大錢嗎?如果投資靠的是聰明才智(IQ),那麼教導投資學的教授們,早就統統住進帝寶豪宅了。能否藉著投資股票而致富,最主要的還是靠心理因素(EQ)。
閱讀更多
6/ 11
第 6頁,共 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