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19
林芷揚
農曆新年即將到來,數天的慶祝活動都與吃有密切關係,尾牙、春節團聚和春酒,若連續每天都放縱大吃,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恐怕會大幅上升。
閱讀更多
2020-01-07
楊雅馨
你的身高有多高?大腸全長約有150公分長, 是由盲腸、結腸及直腸所組成,由右下腹起往上,在肝臟下緣形成直角後,朝左側水平橫向前進,再於脾臟下方形成直角往下行,呈ㄇ字形占據了整個腹腔的周邊以至骨盆腔的後方。而外科有其歷史淵源,和信治癌中心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陳建志說:「早期台灣依循日式醫療體系,將大腸直腸歸屬在一般外科,然而,隨著醫學發展,一直到1970年臺北榮民總醫院將其獨立分科,各大醫院也紛紛跟進。」
閱讀更多
2020-01-05
彰基院訊
大腸癌早期沒有明顯症狀,提醒民眾提高警覺!建議保持清淡飲食,盡量以汆燙、水煮方式料理,減少油炸物、燒烤、 加工肉 與紅肉的攝取。另外,定期篩檢也能有效降低大腸癌死亡率。
閱讀更多
2020-01-03
NOW健康
中年後都該注意!當眼睛的黃斑部出現病變,眼睛視線會出現異常,如視線變暗、物品或線條扭曲,以及辨識顏色能力減弱等等,像是對顏色辨識能力下降,如黃、紅、藍、綠色等。另外,黃斑部病變還伴有視線模糊(視野中心變得灰暗,與人對談時看不清對方長相),抑或看到的東西扭曲變形(原本筆直的物體,呈現扭曲、不自然症狀)等症狀。醫師提醒,若出現上述症狀,應立即就醫檢查。
閱讀更多
2019-12-27
彰基院訊
硝酸鹽(Nitrates)是蔬菜和馬鈴薯的成份之ㄧ,也是一種食品添加物。硝酸鹽和食鹽混合可成為醃肉的醃汁,常使用在醃製臘肉、香腸、培根、火腿、熱狗。雖是古老的製作方式,但最近才了解火腿中的「硝酸鹽」有特殊的抗微生物特性,可抑制肉毒桿菌生長、防止食品腐敗變質,有預防食物中毒的好處。
閱讀更多
2019-12-24
照護線上
雖然會致癌聽起來很危險,但這並不代表我們無論如何都要避免這項致癌物!畢竟,雖然太陽光裡面的紫外線可能導致皮膚癌,但我們也需要定期曬點太陽,體內才有足夠的維生素D生成。 討論致癌物的目的不是要大家不能出門、不能工作、無法吃飯,而是希望大家在獲取更多知識後,能為自己的健康做出更多正確決定。
閱讀更多
2019-12-13
NOW健康
根據衛福部統計資料顯示,國人最新十大死因當中,癌症已經連續多年位居榜首,屹立不搖,因此,如何預防癌症上身,更是民眾所需要了解的。研究表示,不良的生活習慣如抽菸、酗酒、體重過重等,將導致罹患癌症的風險提高,研究刊登在《臨床醫師癌症期刊》(CA: A Cancer Jour)。
閱讀更多
2019-12-10
林芷揚
膀胱癌分布的年齡層以40歲以上中老年為主,男性罹癌的比例較女性稍高一些,男女比率約為55:45。提醒民眾,平日生活中應遠離危險因子,一旦出現頻尿、急尿、血尿、反覆泌尿道感染等症狀,應提高警覺。
閱讀更多
2019-12-10
華人健康網
黑心油風暴讓人「食」在不安,而近年風行自美國的「原始人飲食法」(Paleo Diet),也開始受到矚目!原始人飲食法是梅根福克斯(Megan Fox)保持火辣身材的秘訣,也是NBA球星「雷射槍」艾倫 (Ray Allen)減重訓練出精壯體格的飲食妙方。除了甩肉效果絕佳外,美國最新研究更顯示,原始人飲食法更能降低大腸癌機率一半。
閱讀更多
5/ 11
第 5頁,共 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