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6
多琪.柯恩
每個人都會經歷悲傷、空虛、無聊等不適的情緒,但不一定會患上憂鬱症。經歷到這些情緒時,我稱之為「沮喪感」(the blues),它雖然很擾人,但終會過去。憂鬱症的類型很多,但跟沮喪感完全不同。憂鬱症的發作可能持續好幾個月,在這段時間,患者會感覺自己生活在黑暗之中。
閱讀更多
2024-07-26
有川真由美
有個朋友告訴我:「好像很多人聽到『緣分』這個詞都會覺得是一種壓力。」在現代社會,人們能與各式各樣的團體交流,藉由社群網路與許多人產生連結,如果我們試圖珍惜所有與我們有緣相遇的人,那麼很快就會超出我們所能承受的能力範圍,讓 人際 關係成為負擔。
閱讀更多
2024-07-26
有川真由美
我看了一部大河劇,內容是女城主在險惡的戰國時代,靠著不戰而勝的方式存活下來,看完後心情十分愉快。我想,他的人生態度就是女性以柔克剛的理想典範吧!劇中,女城主為了讓居民過和平的生活,於是想方設法,避免發生戰爭,即便認輸、逃避、欺騙、讓利,也都在所不惜。對他來說,輸贏並不重要,重點在於「要讓事情朝自己期望的目標發展」。結果,原本的敵人成了助她一臂之力的盟友,甚至被他玩弄於股掌之間。
閱讀更多
2024-07-26
有川真由美
遇到意見不合的人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為了避免爭論,而試圖打造意見一致的「同溫層」環境。
閱讀更多
2024-07-24
有川真由美
與人進行討論時,基本上可依序進行下列三個步驟:「聆聽對方的觀點」、「表達意見」、「解決問題」。換句話說,傾聽是溝通的起點。當我們願意敞開心房聆聽,對方也會願意聽你說話。
閱讀更多
2024-07-24
有川真由美
《心態致勝》的作者,心理學家卡蘿.杜維克,花了二十年的時間研究,發現人分成「定型心態」與「成長心態」。所謂「定型心態」,就是認為一個人的能力與天賦是有限的,即使再努力也無法獲得或增加;相對地,「成長心態」的人則認為,能力是可以刻意練習、經由後天培養的。
閱讀更多
2024-07-19
丁菱娟
說這個議題有些沉重,但就像日本作家吉澤久子所說的,人生到最後都是一個人,不管是單身、離婚或喪偶,最終我們都是一個人離去。所以每個人最好都要具備孤獨的能力,還有讓自己快樂的能力。
閱讀更多
2024-07-16
克利斯.瑪慕拉, 布萊德.巴瑞特, 喬納森.曼德沙
你是社畜、月光族、小資族、窮忙族或三明治世代嗎?拼死拼活上班,覺得被工作綁架?背車貸、房貸好辛苦?嚮往早早退休享受自由人生,卻不知從何著手?克利斯擔任物理治療師16年半,最後在2017年、41歲時實現財務自由。實踐財務自由、成為FIRE理財族不代表要極度節儉、擁有超高收入,或有天才般的投資眼光,書中由儲蓄原則、投資心法到加值人生的技巧等,一步一步地幫助讀者打穩FIRE基本功,樂享資產累積的碩果。
閱讀更多
2024-07-10
草薙龍瞬
經常聽到有人說:「 人際 關係是煩惱的原因。」但如果依據佛陀的思想,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因為,「因情感而煩惱」與「應該如何跟對方相處」是兩件不同的事。「情感」是自己這方的問題,不妨與「如何跟對方相處」分開來思考。首先來學學佛陀解決「情感」的方法。
閱讀更多
2024-06-26
偉文隨筆
2018年任職日本健康長壽醫療中心的飯塚醫師,在國際知名的醫學期刊中發表了一篇論文,證明下圍棋對於抑制認知機能衰退,也就是在失智症的預防及治療都有效果。
閱讀更多
7/ 30
第 7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