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05
莉迪亞.阜蘭
我們在任何年紀都有可能會變成無父無母的孤兒。就算已經過了童年,失去 雙親 ,並不會因此而變得較不嚴重。若這種事情還沒被我們碰上,也是遲早的問題而已。即使大家都知道誰也躲不掉,但就如同我們自己的死亡彷彿還很遙遠一樣──其實,是根本無法想像。
閱讀更多
2020-01-03
小田桐あさぎ
我認為這是很重要的一點,也希望各位銘記在心的是:疲憊的人肯定不會受歡迎。人處在疲憊的狀態下, 會迫切渴望被療癒。我認為這不只是自然法則,更是人之常情。
閱讀更多
2019-11-27
林芷揚
年約50歲的N先生,每天在工作中突然昏倒,並摔倒撞到額頭,同事趕緊將他送醫。當時N先生一度醒來,又再次陷入昏迷狀態,最後確認N先生腦中有一顆「腦動脈瘤」,已經破裂出血,並併發急性水腦症。值得注意的是,腦動脈瘤好發於四、五十歲以上的成年人,而且在破裂之前,通常沒有任何症狀!
閱讀更多
2019-10-28
吳錫昌正念照護講師
我們都應敞開心靈去領受這個禮物,以無限感恩的心去接受它。並讓這祝福充滿你。直至你遇見的每一個人,都能被你祝福、被你的眼神、你的笑容、你的觸摸所愛。只要有你存在,就讓感恩滿溢,讓祝福圍繞你。這便真的成為美好的一天。
閱讀更多
2019-10-21
小虎文
「看著小時候的照片,都是悶悶不樂的我在想些什麼呢?總是不笑的我,總是身體不舒服容易嘔吐的我,是什麼讓我失去笑容呢?有些事情要等長大才明白,小時候的我,就感受到活著的壓力。」
閱讀更多
2019-09-10
鈴木大介
年輕人應該是日本這個國家的重要資產,卻被犯罪組織吸收、消費,即使如此還是有年輕人前撲後繼投入、創立新的組織,而專騙老人的產業也絕對不會消失。
閱讀更多
2019-09-05
羅勃‧伯恩斯坦, 瑪麗‧朗古蘭
你已經知道如何處理對父母的過度依賴,有許多原則同樣適用於疏離的情況,包括同樣的過程:改變功能不良的角色,解除阻礙改變的隱性聯盟。在抗拒發生時,對抗它,便創造了可以重建關係的情境。
閱讀更多
2019-09-03
李雪雯
儘管有人認為,「孝順不可外包」是台灣社會的普世價值,但石藏文信便再三提醒「遠離《家人這種病》」的七大守則之一就是:不要為了家人犧牲自己,不行的事情就明確主張「不行」!石藏文信特別強調,如果要預防照顧者憂鬱症,或防止親子關係因照護而惡化,最佳對策就是「不要一個人獨自擔負照護工作」。
閱讀更多
2019-07-16
湯瑪斯・史丹利, 威廉・丹柯
這本書是作者根據過去20年所做的研究與統計,跟超過500位富人面談,以及與11,000名高收入或高資產人士所做的問卷調查。透過研究,作者開始找出有錢人是什麼樣的人?有什麼共同特點?例如,有錢人開什麼車?住什麼房子?穿什麼衣服?日常的消費習慣如何?從這些調查中,找出有錢人的特徵,繼而使讀者可以從中學習,靠著自己的力量,翻身做個有錢人。
閱讀更多
9/ 12
第 9頁,共 1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