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蔬菜類

顯示第 213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55

癌症與「吃」有關係!營養專家傳授防癌5秘訣,教你吃這些食物抗發炎

tCol 2020-06-24

林芷揚

癌症與「吃」有關係!營養專家傳授防癌5秘訣,教你吃這些食物抗發炎

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不健康飲食、身體活動量不足、吸菸與喝酒為非傳染病的重要危險因子,21%-25%乳癌及大腸癌與這些重要危險因子有關。癌症已連續38年蟬連我國十大死因之首,108年癌症死亡人數占28.2%。根據國健署近期發布的「106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我國106年每約5分鐘,就有1人罹患癌症,其中大腸癌發生人數已經連續12年為臺灣癌症發生人數第1名。不過,WHO也指出,有30-50%的癌症是可避免的,透過每日攝取足夠6大類食物及少油、少鹽、少糖及適當的身體活動,可有效預防癌症及慢性疾病的發生。

閱讀更多

怎麼吃才不會面臨「洗腎」風險?5大類護腎食物,減少30%慢性腎臟病機率

tCol 2020-06-16

生活i健康

怎麼吃才不會面臨「洗腎」風險?5大類護腎食物,減少30%慢性腎臟病機率

「怎麼吃、吃什麼,才不會面臨洗腎風險?」營養師解釋,腎臟是身體排除毒素的器官。因此,日常飲食盡量挑選天然食物,少加工、醃漬、油炸等易含毒素的食物,就能達到保護腎臟的作用。

閱讀更多

便祕、痔瘡難解?醫師:5技巧吃對高纖低脂飲食,穩定排便、遠離痔瘡

tCol 2020-05-29

華人健康網

便祕、痔瘡難解?醫師:5技巧吃對高纖低脂飲食,穩定排便、遠離痔瘡

老是「嗯」不出來?一用力大便就「爆菊」,馬桶遍佈鮮血?惱人的便祕、痔瘡是許多人常有的困擾,到底想要避免上述症狀頻繁發生該怎麼做才對呢?醫師表示,民眾第一步應從改善腸道環境著手,尤其是掌握5大飲食技巧、落實「高纖低脂」概念,就是有效穩定腸道、擺脫不穩定排便狀態的關鍵。

閱讀更多

是血便還是痔瘡?50歲後慎防大腸癌 醫師:常見6症狀要知道

tCol 2020-05-27

林芷揚

是血便還是痔瘡?50歲後慎防大腸癌 醫師:常見6症狀要知道

62歲張姓男子,近幾個月來覺得胃口變差、體重減輕、消化困難,甚至血便情況頻繁,本以為是痔瘡又發作,沒想到某天夜裡腹痛如絞,緊急就醫。經醫師詳細檢查後,發現大腸有腫瘤造成管徑狹窄,做了大腸鏡並進行切片後,證實罹患大腸癌。

閱讀更多

提升免疫力!蛋白質、維生素D、益生菌不可少,營養師教你吃出抵抗力

tCol 2020-02-27

林芷揚

提升免疫力!蛋白質、維生素D、益生菌不可少,營養師教你吃出抵抗力

因應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除了勤洗手、適時戴口罩之外,營養師提醒,提升自身免疫力也是重要的防疫措施。

閱讀更多

膳食纖維很重要!營養師推薦3類高纖食物,幫你穩定血糖、調節膽固醇

tCol 2020-01-30

林芷揚

膳食纖維很重要!營養師推薦3類高纖食物,幫你穩定血糖、調節膽固醇

春節假期民眾開心享受美食,但年菜多為大魚大肉、少蔬菜,加上年節常吃的零食和飲料多為高油、高鹽、高糖,許多民眾收假後開始擔心,自己的膽固醇和血糖恐怕早已飆升。該怎麼辦才好?

閱讀更多

圍爐呷健康,營養師聯手中醫師!6款火鍋沾醬,過年無負擔

tCol 2020-01-22

華人健康網

圍爐呷健康,營養師聯手中醫師!6款火鍋沾醬,過年無負擔

台灣人愛吃鍋,尤其是年節將屆,團圓圍爐當然少不了火鍋的存在。但市售常見火鍋沾醬,不僅有隱藏熱量的問題,更是導致鈉攝取量超標的罪魁禍首,吃多恐造成人體負擔!有鑒於此,臺南市立安南醫院在年節前夕,特別請中醫師和營養師聯手,推出6款運用新鮮食材製作的健康圍爐沾醬,提供給民眾做為料理參考。

閱讀更多

喝咖啡會鈣質流失?醫師:3招遠離骨質疏鬆

tCol 2019-12-12

林芷揚

喝咖啡會鈣質流失?醫師:3招遠離骨質疏鬆

咖啡對許多人來說,是一天的精神來源,也是品味生活的方式!不過,網路上常流傳,喝咖啡會造成骨質流失,到底是真是假?如果咖啡中加入牛奶,是不是就能補充鈣質呢?

閱讀更多

遠離骨質疏鬆,更年期補鈣超重要!推薦10種高鈣蔬菜,「這樣吃」還能增加吸收率

tCol 2019-12-08

彰基院訊

遠離骨質疏鬆,更年期補鈣超重要!推薦10種高鈣蔬菜,「這樣吃」還能增加吸收率

編按:更年期後,骨質疏鬆機率增加,若不慎跌倒骨折,有失能甚至臥床的風險。不過,只要平時正確補充鈣質,配合規律運動,即可減少骨鬆威脅!除了一般熟知的牛奶、乳製品之外,許多蔬菜也富含鈣質;以下整理10種高鈣蔬菜,提供民眾參考。

閱讀更多

40歲後肌肉流失加速!中年開始預防肌少症,補充2大營養素

tCol 2019-11-15

林芷揚

40歲後肌肉流失加速!中年開始預防肌少症,補充2大營養素

研究指出,40歲之後,肌肉質量流失速度加快,肌力、肌耐力也跟著下降,當出現行動緩慢、吃力,可能是肌少症的徵兆,會影響一個人的行動能力、生活品質,甚至增加跌倒風險及死亡率。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