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胸腔

顯示第 20121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240

母子無不良習慣 卻因遺傳接連罹癌

tCol 2018-05-08

健康醫療網

母子無不良習慣 卻因遺傳接連罹癌

一名57歲的莊姓婦人,是位不抽菸、不喝酒且生活規律的家庭主婦,日前接受健康檢查後,意外發現其右肺有個1.3公分小腫瘤,經進一步切片檢查,確診罹患肺腺癌第一期。在順利恢復後,莊姓婦人建議37歲的兒子也去做健檢,居然其左肺也有個約0.5公分的腫瘤,同樣是肺腺癌第一期。醫師在了解莊姓母子的生活習慣及居住背景,初步判定他們同患肺腺癌與遺傳因子有關,所幸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目前恢復狀況良好。

閱讀更多

家中長輩出現四症狀  小心肺炎奪命

tCol 2018-04-19

林思宇

家中長輩出現四症狀 小心肺炎奪命

名人余光中、洛夫,死因皆與肺炎有關。疾管署資料顯示,肺炎死亡人數年增十三%,其中九成是六十五歲以上長者,在台灣步入高齡化社會當下,該如何防治?

閱讀更多

癌症其實是自找的終極發炎!醫師證實:吃1類食物可抑制發炎

tCol 2018-03-28

時報出版

癌症其實是自找的終極發炎!醫師證實:吃1類食物可抑制發炎

愈來愈多證據顯示,維他命D在預防疾病和保持健康方面發揮關鍵的作用。我們的身體有約 3 萬個基因,維他命D可以影響超過 3 千個基因表現,以及身體細胞的各種訊號傳遞。

閱讀更多

人到中年,找回健康與生活之間的平衡!呼吸,體會以往從沒發現的快樂滋味

tCol 2018-03-28

大立文創

人到中年,找回健康與生活之間的平衡!呼吸,體會以往從沒發現的快樂滋味

從補校生變成日商愛普生(Epson)第一位台籍總經理,李隆安從工程師一步步走到管理階層,不僅在企業管理擁有獨到心法,連在「退休」階段的準備,都有自己一套的管理法則。他從聆聽身體的聲音,找回健康與生活之間的平衡,而他大方分享,他的第一步是先從我們往往容易忽略的「呼吸方式」下手。

閱讀更多

先動心臟手術,再治大腸癌 成功搶救七旬婦人

tCol 2018-03-19

林芷揚

先動心臟手術,再治大腸癌 成功搶救七旬婦人

家住台中的75歲許老太太,原本身體硬朗,沒有高血壓也沒有糖尿病,但偶爾會喝自泡藥酒。去年七、八月時,她因呼吸困難,就醫檢查發現是嚴重的心臟主動脈瓣膜狹窄,同時也因為貧血、解黑便而診斷出大腸癌第二期,整體病況相當棘手!

閱讀更多

胸悶、喘不過氣、呼吸困難?醫師:當心是「主動脈瓣膜狹窄」,嚴重恐猝死

tCol 2018-03-08

健康傳媒 - e 起 i 健康

胸悶、喘不過氣、呼吸困難?醫師:當心是「主動脈瓣膜狹窄」,嚴重恐猝死

編按:國標舞女王劉真因為嚴重主動脈瓣狹窄,於今年2月前往台北榮總接受傳統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術中由於心臟功能恢復不良,先後置放葉克膜及右冠狀動脈支架,後續因心臟功能遲未恢復,裝置心室輔助器。二月下旬及三月初,劉真腦部先後發生栓塞與出血,造成腦壓上升,院方為她進行開顱減壓手術後,雖一度有起色,最終仍因腦壓過高,於3月22日晚間不幸辭世,享年44歲,令親友與粉絲相當哀痛不捨。-----------------什麼是「主動脈瓣膜狹窄」呢?我們的心臟有四個瓣膜,每個瓣膜就像一扇門,正常的開關可確保血流以正確的方向通過心臟。「主動脈瓣」指的是左心室通往主動脈的瓣膜,也就是左心室的「門」,正常來說這扇門共有3片門片。所謂「主動脈瓣膜狹窄」,指的是這扇門的構造異常,門片無法完全打開,導致部分血液無法正常流通,進而影響全身血液循環。「主動脈瓣狹窄」的原因包含先天異常與後天退化,輕微者不一定有症狀。治療方法有風險較高的傳統開心手術,以及相對安全的「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主動脈瓣膜狹窄,平時有哪些症狀?就醫時要注意哪些事情?相關內容請見下文:(2020/03/23更新)

閱讀更多

一覺醒來沒聲音!檢查竟是肺癌上身

tCol 2018-03-01

林芷揚

一覺醒來沒聲音!檢查竟是肺癌上身

聲音沙啞竟然是肺癌?一名70歲的葉姓老先生近日起床後突然發現失去聲音,求助耳鼻喉科醫師後,轉介 胸腔 內科進一部檢查,才發現罹患肺腺癌,因為肺部腫瘤壓迫喉返神經,導致聲音沙啞。

閱讀更多

安妮醫師破解孕期姊妹迷思

tCol 2018-02-06

郭安妮

安妮醫師破解孕期姊妹迷思

時代變遷,很多舊有觀念也逐漸改變,不論是性觀念或是產後的保養,都有不同說法,但無論哪一面,大方向都是不變的,女人的子宮只有1個,一旦產生病變或是摘除,對女性的身體或是心理,都有很大的影響。

閱讀更多

肺癌年輕化 醫師建議做「這個」檢查揪早期肺癌

tCol 2018-02-05

林芷揚

肺癌年輕化 醫師建議做「這個」檢查揪早期肺癌

肺癌是台灣常見的癌症,許多患者沒有抽菸習慣,甚至年紀很輕,還是難逃肺癌侵襲!預防肺癌,究竟該怎麼做?

閱讀更多

報考人數剩19人!胸腔內科的三大崩壞

tCol 2018-02-01

賴若函

報考人數剩19人! 胸腔 內科的三大崩壞

在國內十個內科次專科醫生中,專攻 胸腔 科的人數,去年跌到史上最低,「錢少、事多、離監近」的高壓環境,讓重症醫療崩壞的問題浮上檯面。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