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研究所

顯示第 22123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300

放下「固執」,夫妻才能一起走下去!當另一半向你求救,絕不能馬上回這1句話

tCol 2020-07-15

黃柏威

放下「固執」,夫妻才能一起走下去!當另一半向你求救,絕不能馬上回這1句話

講到伴侶間的衝突,《愛的萬物論》(The Theory of Everything)裡的一幕,也是我常講的故事。

閱讀更多

曾被判只能再活半年,台大醫師罹癌後存活45年!奉行「生理時鐘養生法」,從此不生病

tCol 2020-07-15

李豐 醫師

曾被判只能再活半年,台大醫師罹癌後存活45年!奉行「生理時鐘養生法」,從此不生病

台大醫學院醫學系畢業的醫師李豐,赴加拿大進修,就讀 研究所 第3年時罹患淋巴癌。返回台灣後,曾任教台大醫學院及擔任台大醫院病理科醫師,專業是細胞病理。當年為她治療的醫師,有人已過世了,李豐卻還活得很健康。若問為什麼,可能的答案是:她現在每天的生活都很「尊重細胞」。李豐醫師說:「我的細胞病理專業讓我明白,生病都是咎由自取。是我們置自己的細胞於死地,讓身體沒有機會復原。罹癌後,我開始自我反省,改變了飲食、作息、運動與對生死的看法,朝對的方向堅持下去,至今已和我的癌細胞和平相處超過45年。」

閱讀更多

婚姻生活,最怕失去自我 雪兒:不管單身或結婚,要放自己「自由」,才能活得自在

tCol 2020-07-13

雪兒Cher

婚姻生活,最怕失去自我 雪兒:不管單身或結婚,要放自己「自由」,才能活得自在

蕭伯納曾說過,想結婚的就去結婚,想單身就維持單身,反正到最後你們都會後悔。

閱讀更多

罹患子宮癌不沮喪,邰肇玫重返校園讀碩士:完美幸福難求,追尋「第二線幸福」也不錯

tCol 2020-07-10

小虎文

罹患子宮癌不沮喪,邰肇玫重返校園讀碩士:完美幸福難求,追尋「第二線幸福」也不錯

「我相信『傾聽就是給予』。若是我們願意說出來,給出心裡的痛,人生就能有所不一樣。我們在傾聽的時候,是重新又在理解一次人生,而願意說出自己故事的人,又是一次又一次的重新建構與組織,心痛的感覺會慢慢不見,說到第十次,大部分的小痛就化掉了......」

閱讀更多

規畫按部就班,輕鬆月領6萬 建構人生保障的4階段,讓退休生活快樂、無憂

tCol 2020-07-07

今周特刊

規畫按部就班,輕鬆月領6萬 建構人生保障的4階段,讓退休生活快樂、無憂

華瀚保經台北行政中心副總經理陳棻煐,回顧這20年的業務生涯,非常感謝所累積的一千多位客戶,讓她快速成長,並體驗許多人生百態,特別是做好正確的規畫,才能擁有無憂無慮退休生活。

閱讀更多

確診乳癌第四期,她勇敢治療順利抗癌!醫師:預防這4件事很重要

tCol 2020-07-03

楊雅婷

確診乳癌第四期,她勇敢治療順利抗癌!醫師:預防這4件事很重要

42歲李小姐在三年前沐浴時,摸到左側乳房有個小腫塊,因無不適症狀不以為意,直到去年腫瘤擴散到皮膚表層,導致潰爛,發出惡臭才趕緊就醫,惡性腫瘤大小已達15公分,確診為乳癌第四期。一開始,李小姐因認定自己罹患絕症,已屬末期,拒絕接受治療,但在醫師鼓勵之下,她歷經半年的化療與兩年標靶治療,腫瘤已消去許多,最後再進行乳房部分切除手術,如今的她狀況穩定,順利回歸職場與家庭。醫師提醒,預防乳癌應特別注意飲食與運動,45歲後更要定期檢查。

閱讀更多

50歲後,別讓情緒輕易控制你!生氣前試著「這樣」轉換心情,擁抱快樂很簡單

tCol 2020-07-02

保坂隆

50歲後,別讓情緒輕易控制你!生氣前試著「這樣」轉換心情,擁抱快樂很簡單

不管是多穩重的人,還是會碰到不爽、或是想抱怨一兩句的時候,但是,抱著不爽的心情說出的話,或多或少還是會把氣氛搞砸,讓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閱讀更多

流汗是最好排毒管道!「汗大顆、有味道」竟是生病前兆…5方法判斷:你流的是好汗還是壞汗?

tCol 2020-06-30

五味常明

流汗是最好排毒管道!「汗大顆、有味道」竟是生病前兆…5方法判斷:你流的是好汗還是壞汗?

出汗是人類最重要的排毒代謝管道之一,汗腺甚至有「第二個腎臟」的稱號,要顧好身體代謝系統,我們絕對不能忽略排汗。

閱讀更多

慢活,才能感恩、得到更多!台大教授:時光留給最重要的人,是生活最美好的速度

tCol 2020-06-23

郭瑞祥, 陳建豪

慢活,才能感恩、得到更多!台大教授:時光留給最重要的人,是生活最美好的速度

曾經我在三十一、二歲時,有些自豪得意,我常是紅眼班機的空中飛人。為了陪伴當時的女朋友、後來的妻子小瑜,因我們兩人雖都身在美國,但相距數千里之遠,於是搭飛機來回成了最佳選擇,而我也總挑選那最晚的班機,依依不捨的離開。

閱讀更多

50歲後轉念就是幸福,再無法原諒的事,也有和解的一天!放下,心更寬

tCol 2020-06-22

朴民根

50歲後轉念就是幸福,再無法原諒的事,也有和解的一天!放下,心更寬

雖說如此,要歷經各種情緒之後,才會產生原諒的情緒。在浮現「好吧, 原諒他又怎樣」的念頭之前,得跨過無數的江水和沙漠。勉為其難並急著原諒他人是大忌,最穩妥的方式是,先沉浸於其他的好情緒中,直到產生原諒之心之後,再開始思考原諒。

閱讀更多